类似下面的情况,做父母的都遇到过:儿子与母亲一起在街上走,儿子看中了一辆电动玩人火车,
于是央求母亲给他买一个。母亲不答应,儿子便站在柜台前不肯走,母亲拉不动他,就假装着自己走了。于是,儿子放声大哭并赖在地上,引来很多人侧目,母亲碍于情面,回来给儿子买了玩具。以后,每当儿子的一些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他就用号啕大哭和赖地不走来威胁母亲,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总会遇到各种性质的刺激或是产生各种要求,这些刺激有些是孩子喜欢的,有些是孩子所厌恶的。如果一种刺激是孩子喜欢的,能够满足他的要求,那这个刺激就可以增加行为的出现率。这种刺激就是奖赏物。而父母运用奖赏物来增强孩子某种受欢迎行为的倾向,就是奖赏。一般来讲,奖赏是指当一种行为在某种情况下出现后即时得到某种奖赏物,如果这种奖赏物能满足行为者的需要,则以后在那种情况下,这种特定的行为出现的机率就会升高。上面所举的例子就是母亲用满足儿子的要求(买下玩具)奖赏了儿子哭的行为,误用了奖赏,导致在此种情况下(儿子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母亲不希望儿子出现的行为(哭)的频率增加。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奖赏的误用实质是强化了不良行为,使不合需要行为的出现频率增加。事实上,日常生活中,大多数幼儿的不良行为和习惯正是由于父母或其他人的不恰当注意及妥协所引起的。因此,父母应尽量小心、尽量避免或减少奖赏的误用现象。
由上分析可知,奖赏看似简单,但要真正地掌握它并能得心应手地应用,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父母在实施奖赏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正确选择幼儿的行为
父母应对幼儿具体的行为给予奖赏,如,幼儿乖乖地坐在饭桌前吃饭,幼儿能在游戏之后将玩具收好等等。具体的行为便于家长客观地控制、观察与评价行为的改变,能够反复对同一行为进行奖赏,直到该行为明显增加为止。
(2)正确选择奖赏物
用来增强幼儿行为的奖赏物必须是有效的。它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是幼儿需要、喜欢的;易于使用,在所需要行为发生后能立即呈现;多次使用不至于引起幼儿的迅速满足。为较好满足上述要求,家长平时要留意孩子的兴趣,看孩子对哪些东西比较感兴趣又容易提供。奖赏的实施过程要注意:奖赏实施前,可以把自己的打算告诉孩子,以使孩子能明确自己的行为。如,父母可以对孩子说,你乖乖地吃饭之后,就允许你看动画片;在所需要的行为出现后立即给予奖赏,不要延迟太久,以免孩子不能意识到父母要奖赏的行为;在给予奖赏时,父母要向孩子描述被奖赏的具体行为。如,表扬时应当说“你把玩具收好了,真不错!”而不是仅仅说“你是个好孩子。”这样,能让孩子明确自己以后该怎么做;在给孩子奖赏时最好能结合其它奖赏,如拥抱、表扬等。当然最好用不同的表扬语言来表达,不要仅使用一种词语;为了防止孩子对某一种奖赏物过于满足而不再起作用,父母应在每次奖赏时只给予较少的奖赏物。让孩子逐渐脱离奖赏物。当一个行为多次出现时,父母应逐渐消除物质奖赏,而用社会性奖赏,即关怀、赞美的动作、语言、表情等来使孩子继续这个行为。
为了让孩子保持已经获得的良好行为,家长应注意周期性地对孩子的行为做出评价,而不能立即停止对孩子良好行为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