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父母对孩子所提的要求应具体明确,不要笼统。幼儿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因此父母在对孩子提要求时,必须注意要求的对象要具体明确,便于孩子理解。如日常生活中,父母常常会要求孩子“请收拾好你的房间”,年幼的孩子可能会理解为“把所有的东西都放进壁橱里”,而父母的要求则是“把图书放在书架上,玩具放入箱子中”。笼统、含糊的要求极易造成孩子理解的偏差,妨碍父母与孩子的交流。
第二,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不要消极否定,随意批评。当孩子把玩具撒落一地也不去收拾时,有的父母就会说:“你把这儿弄得这么乱,不会玩玩具就别玩了!”当孩子为了看动画片而不理会父母要他画画的要求时,父母常会说:“你没听到我跟你说话吗?不许看电视。”当孩子因为聚精会神地摆弄新玩具,没有听到父母的招呼赶紧吃饭时,父母就会生气地说:“就知道玩,看书时怎么不这么认真。”父母这些看似不经意的言语,却明确地表达了对孩子的不满,而经常受到父母否定的孩子往往会拒绝听从父母的任何要求。中国幼儿网
第三,父母要经常给孩子以表扬和鼓励。由于受能力所限,孩子还不能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恰当的自我评价,而成人的评价对孩子的自我认知就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孩子把在幼儿园学会的故事讲给父母听,父母就要及时表扬:“你讲的故事真棒,明天能讲给小朋友听吗?”得到了家长的表扬,孩子就会在以后的生活中更主动地讲述在幼儿园学到的知识。因此,父母要经常对孩子的积极行为给予表扬和鼓励,从而强化其行为动机。此外,表扬所带来的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也会使孩子自觉地听从父母的要求,配合父母的行动。
第四,给孩子选择的机会。父母在对孩子提要求的同时,可适当地给孩子选择的机会。因为选择是权利的体现,这能使孩子在无压力的情况下自觉地服从要求。一旦孩子做出自己的选择,他就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以达到目标。但父母在提供选择项时,要注意不要超出自己预期的范围。如希望孩子喝点东西时,就可以说:“你喝牛奶还是果汁?”孩子无论选择哪一项,都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再如孩子想看动画片,为了控制其看电视的时间,就可以说:“你想看五分钟电视呢,还是十分钟?”有时候,孩子可能不愿对父母的要求做出一定的选择,因为父母所提供的选择项都不符合他的意愿。此时,父母要“迫使”他选择,可以问他:“是你自己选呢,还是我替你选?”如果孩子仍不愿意选,父母可以继续说:“我想你是希望我替你选。”并替他做出一项选择。
第五,提前给孩子留出结束活动的时间。我们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在公园或游乐场里玩,到了该回家的时间了,可孩子正玩得起劲,不肯回家,父母只得强行拖着眼泪汪汪的孩子离去。如何有效地应对这样的问题呢?父母可打个提前量,事先给孩子留出结束活动的时间。如预先告诉孩子:“十分钟后我们就要走了。”几分钟后,再次提醒:“再过会儿我们就要回家了!”时间一到,以不容商量的语气说:“我们该走了!”由于有了一定的时间缓冲和心理准备,孩子对活动的结束就变得易于接受了。但父母在使用该策略时必须要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如说“该走了”就立即走,不能有任何的妥协,否则,孩子以后就不会听从父母的要求了。早教知识
中国幼儿网温馨提示:父母在对孩子提出要求时,有的家长不得不软硬兼施,用尽了哄劝、诱导、命令、贿赂、惩罚等各种方式,孩子仍然不积极配合,那么父母应该按上述的办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