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目前据调查得知,孩子们究竟能不能教育的好与其“隔代”并没有必要的联系,最重要的是与其家长们的教育方法有关,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结合几个生活中的小实例来体验下吧!
老人带孙最可靠
得知怀孕消息时起,余芳就为是做全职太太带孩子好,还是继续上班拥有自己的事业而纠结不已。在她看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父母能参与到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中,将是最好的教育。迫于生活压力,产后的余芳还是重返了工作岗位,繁重的工作让她和丈夫无暇照顾女儿。最终,他们把孩子交由老人来带,认为相比起担心保姆或是托管机构,只有老人帮忙带孩子才最让人放心。
迫于当前城市的生活压力,很多像余芳一样的年轻父母把孩子交给祖辈,因为他们觉得相较于保姆照看、机构托养等,这是最可靠的办法。“果果妈”说,老人不仅帮我们照顾孩子,我们下班也能吃到现成饭菜。再说家里也热闹,孩子不会孤单,很开朗。”曾小姐也表示,老妈喜欢唱歌跳舞,培养了儿子的音乐兴趣,真好。
当公务员的姚女士认为,让老人带孩子,比送到托管所还好。“一对一的教育,让孩子从小就养成学知识的好习惯。闹闹3岁多,会认字,会朗诵古诗,都是爷爷教的,我和老公都很高兴。要是送到托管所,老师肯定不会这么用心。”
问题学生祖辈“造”?
担任二年级班主任的李老师说,班里约一半以上的学生每天由老人接送上学,在家里几乎是同老人朝夕相处,父母很少露面,连开家长会都没空来。她的最大感触:很多问题出现在由祖辈们带的孩子身上。这些隔代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对老人的“权威”似乎并不那么在意,也不尊敬老师。
此外,在班集体活动上,爸妈带的孩子和老人带的孩子的差距就更大了。父母带的学生,会把握住学校的每一次机会和活动,父母鼓励孩子参加并积极为孩子准备,这样的孩子很自信,同时也很有成就感。
早期教育,根据教育学的一般规律,小学前三年至关重要。因为在这三年里,孩子们将会形成影响他们一生的日常行为习惯,他们的性格、兴趣会在这个时期基本稳定下来。她呼吁,“不管父母多忙,事业多么重要,我真诚希望他们能从孩子入学第一天起就花点心思去教育孩子。不能把孩子推给老人,而老师单方面的努力也是极为有限的。”
80后家长:无论如何都该心怀感恩
同样是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所宠爱而长大的80后的“小皇帝”、“小公主”,如今已为人父母。大多数年轻的爸爸妈妈却对“隔代教育”持否定态度。“8岁女龙龙爸”认为,孩子还是要父母自己教育,因为所处年代不同,对教育的理解不同,最终隔代教育的效果不理想。
当然,现实中也有成功的隔代教育。家长Shirley认为,“隔代教育”的好坏还要看祖辈的具体情况,她介绍说她的侄子就是由祖辈带大的,由于爷爷特别喜欢书画和下象棋,教育出的孙子不仅懂事,还懂书画和下棋。
同时,不少80后父母也表示很感激年迈父母在儿女身处困境时伸出的援手。网友“奕兮”表示,因为子女自身的原因,80后的年轻父母们大都选择了请本该颐养天年的父母前来帮带孩子,这份无私的亲情是最感人的,无论父母帮带孩子的实际效果怎样,年轻父母都应心怀感恩。
50后祖辈:教育职责还得父母承担
自从女儿怀孕后,李大妈和老伴就承担起了照顾女儿以及后来的小孙孙的重任。“我们老一辈的意识观念落后了,必定教不好孙辈。而且,在孙辈面前,看着他们可爱的小脸,我们也无法严厉严格起来,这就需要子女主动承担起教育下一代的重任。”
李大妈说,老人在“隔代教育”中,仅能扮演伺候好年幼孙辈生活起居的角色,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子女,还得80后父母完成,“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主要的教育者,这一责任是无法推卸的。”
外婆写六年“宝宝日记”隔代教育培养出优秀娃
6岁半的小姑娘,在外婆的抚养教育下,1岁多一点可以说完整的句子,4岁自己穿衣服叠被子,在学校里成绩优异,文明礼貌。58岁的退休干部马丽霞说:“隔代抚养不一定会产生问题,我的外孙女就是一个例证。”
马丽霞是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的退休干部,孩子一生下来就被外婆“接管”抚养。几年里,孩子哪天学习到了什么新东西,说了什么有趣的话,她都以李蔚桢的口气一一记录下来。
厚厚的日记本记了很多内容,如:“05年1月22日,我突然叫了一声妈妈”,“05年3月23日,妈妈问我尿不尿,我摇摇头”……
平时只要外孙女没有睡觉,马丽霞就不停和她说话。结果不到10个月,李蔚桢就会说话了,1岁多就会说完整的句子。
李蔚桢第一次走路是1岁一个月零18天的时候,当时她颤巍巍地走了几步就摔倒了。孩子看着外婆,马丽霞却告诉外孙女:“自己爬起来,每个人都要靠自己。”
从4岁半起,马丽霞就有意识地训练李蔚桢自己穿衣服,自己叠被子,自己剪指甲。每天早上6点,马丽霞就起床带着李蔚桢在学校金鱼池附近背唐诗,背谜语。
中国幼儿网小编总结:养育孩子们,最重要的还是要讲究方法,多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及其交通能力,并且学会帮助孩子们建立起乐观开朗的性格,所以对于孩子们的早教,尤其是祖一辈的人要学会更多的注重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