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
作者:[标签:作者]
「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苞堆雪。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人间天上,烂银霞照通彻。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殊高洁。万蕊参差谁信道,不与群芳同列。浩气清爽,仙才卓荦,下土难分别。瑶天归去,洞天方看清绝。」
看官,这一首「无俗念」词,乃是南末年一位武学名家,有道之士。此人姓丘,名处机,道号长春子,名列全真七子之一,是全真教中出类拔萃的人物。「词品」评论此词道:「长春,世之所谓仙人也,而词之清拔如此。」这首词诵的似是梨花,其实词中真意却是赞誉一位身穿白衣的美貌少女,说她「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殊高洁」又说她「浩气清英,仙才卓荦」,「不与群芳同列」。词中所诵这美女是谁?乃是古墓派传人小龙女。她一生爱穿白衣,当真如玉树临风,琼苞堆雪,兼之生性清冷,实是当得起「冷浸溶溶月」的形容,以「无俗念」三字赠之,可说最妙不过。长春子丘处机和她在终南山上比邻而居,当年一见,便写下这首词来。
这时丘处机逝世已久,而小龙女也已嫁与神鵰大侠杨过为妻。可是在河南少室山的山道之上,却另有一位少女,正在低低念诵此词。这少女约有十八九岁年纪,身穿淡黄衣衫,骑着一头瘦瘦的青驴,正沿着山道缓缓而上。她心中默想:「也只有龙姊姊这样的人物,才配得上他。」这一个「他」字,指的自然是神鵰大侠杨过了。她也不拉缰,任着那青驴信步而行,一路上山。过了良久,她又低声吟道:「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这少女衣饰淡雅,腰间悬着一把短剑,脸上颇有风尘之色,显是远游已久,她正当诏华如花,喜乐之年,原该无忧无虑,可是容色间却隐隐有一层懊闷之意,可见闲愁袭人,眉间心上,实是无计回避。
这少女姓郭,单名一个襄字,乃是大侠郭靖和女侠黄蓉的次女,有一个外号叫作「小东邪」。她一驴一剑,只身漫游,原是想排遣心中愁闷,岂知洒入愁肠固然是愁上加愁,而名山独游,一样的也是愁思徒增。这时她正沿着河南少室山的山道而上,山势颇为陡削,但山道却是一级级宽大的石级,规模宏伟,工程甚是不小。这山道是唐时高宗为临幸少林寺而开凿,共长八里。郭襄骑着青驴委折四回,只见对面山上五道瀑布飞溅而下;高与云平,再俯视群山,已如蚁蛭。又转过一弯,遥遥望见黄墙碧瓦,好大一座寺院。
郭襄望着那连绵的屋宇,出了一会神,心想:「少林寺向来是天下武学之源,但是华山两次论剑,怎地五绝之中并无少林寺的高僧?难道寺中的和尚自忖没有把握,生怕堕了威名,索性便不去与会?又难道众僧侣修为精湛,名心尽去,武功虽高,却不去和旁人争强赌胜?」她下了青驴,缓步走到寺前,只见树木森森,荫盖者一片碑林。这些石碑大半已经毁破,字迹模糊,不知写着些什么。郭襄心想:「便是刻凿在石碑上的字,年深月久之后也须磨灭,如何刻在我心上的字,却是时间越久反而越加清晰?」一瞥眼间,只见一块大碑上刻的是唐太宗赐少林寺寺僧的御钊,钊中对少林寺僧的立功平乱,颇为嘉许。
原来唐太宗为秦王时,带兵讨伐王世充,少林寺的和尚投军立功,最著者共有十三人。十三人中只有昙宗受封为大将军,其余十二人不愿为官,唐太宗各赐紫罗袈裟一袭。郭襄神驰想象,心道:「当隋唐之际,少林寺的武功已名驰天下,数百年精益求精,这寺中卧虎藏龙,不知住着多少好手。」
便在此时,忽听得碑林旁的树丛之后,传出一阵铁链啷当之声,又听后一人诵念佛经道:「是时药叉共王立要,即于无量百千万亿大众之中,说胜妙伽他日: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郭襄听了这四句偈言,心念一动,不由得痴了,心中默默念道:「由爱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只听得那铁链拖地和念佛之声,渐渐远去。
郭襄低声道:「我却要问他一问,如何能离于爱,如何能无忧无怖?」随手将青驴的缰绳在树上一绕,拨开树丛,追了过去。只见树后是一条上山的小径,一个僧人挑了一对大桶,口中念佛,缓缓往山上走去。郭襄快步跟上,到和那僧人相距十余丈处,不由得吃了一惊,只见那僧人挑的是一对大铁桶,每只铁桶都比平常的水桶大了三倍有余,而那僧人颈中、手上、脚上,更是绕满了粗大的铁链,行走时铁链拖地,不住发出声响。这对大铁桶本身便有数百斤,桶中装满了水,重量更是惊人。郭襄叫道:「大和尚,请留一步,小女子有一言请教。」
那僧人回过头来,两人相对,都是一愕。原来这僧人便是觉远,三年以前,郭襄在华山绝顶曾和他有一面之缘。郭襄知他虽然生性迂腐,但内功深湛,不在当世任何一位最强的高手之下,当下说道:「我道是谁,原来觉远大师。你如何变成了这等模样?」觉远点了点头,脸上微微一笑,双手合什行礼,并不答话,转身便走。郭襄叫道:「觉远大师,你不认得我了么?我是郭襄啊。」觉远又是回首一笑,点了点头,这次更不停步。郭襄又道:「是谁用铁链绑住了你?如何这般虐待你?」觉远左掌伸到脑后摇了几摇,示意她不必再问。
郭襄好奇心起,见了这等怪事,如何肯不弄个明白?当下飞步追赶,想抢在他面前拦住,岂知觉远虽然全身带了铁链,又挑着一对大铁桶,不论郭襄如何快步追赶,始终追不到他身前。郭襄童心大起,施展开家传轻功,双足一点,身子便如燕子般飞起,伸手往铁桶边上抓去。眼见这一抓必能抓中,不料落手之时,终究还是差了两寸。郭襄叫道:「大和尚,这般好本事,我非追上你不可。」但见觉远不疾不徐的迈步而行,铁链声当啷当啷,有如乐音,越走越高,直至后山,郭襄直奔得气喘渐急,仍是和他身子相距丈余,不由得心中佩服:「爹爹妈妈在华山之上,便说这位大和尚武功极高,当时我还不大相信,今日这么一试,这才知爹妈的话果然不错。」
只见觉远转身走到一间小屋之后,将铁桶中的两桶水都倒进了一口井中。郭襄大奇,说道:「大和尚,你莫非疯了,挑水倒在井中干么?」觉远神色平和,只摇了摇头。郭襄忽有所悟,笑道:「啊,你是在练一种高深的武功。」觉远摇了摇头。郭襄心中着恼,道:「我刚才明明听得你在吟经,又不是哑了,怎地不答我的话?」觉远合什行礼,脸上似有歉意,可是仍旧一言不发,挑了两只铁桶,便下山去。郭襄探头到井口一望,只见井水清澈,隐隐冒上来一股寒气,也无什么特异之处,怔怔的望着觉远的背影,心头充满了疑云。
她适才这一阵追赶,微感心浮气躁,于是坐在井栏之上,观看四下里的风景,这时置身之处,已高于少林寺中所有的屋宇,但见少室山层崖刺天,横若列屏,崖下风烟飘渺,只听得寺中钟声自下面随风送了上来,令人一洗烦俗之气。郭襄心想:「这和尚的弟子不知在那里,和尚既不肯说,我问那个少年便了。」当下信步落山,想找觉远的弟子张君宝来一问。走了一程,忽听得铁链声响,觉远又挑了水走上山来。郭襄闪身在树后一躲,心想:「他明着不肯说,我暗中瞧瞧他到底在捣什么鬼?」
但听得铁链之声渐近,只见觉远肩头仍是挑着那一对铁桶,手中却拿着一本书,一面走,一面看得津津有味。郭襄待他走到身边,猛地里一跃而出,叫道:「大和尚,你看甚么书?」觉远失声叫道:「啊哟,吓了我一跳,原来是你。」郭襄笑道:「你装哑巴装不成了吧,怎么说话了?」觉远微有惊色,向左右一望,摇了摇手。郭襄道:「你怕什么?
」觉远还未回答,突然树林中转出两个黄衣僧人,当先一人喝道:「觉远,不守戒法,擅自开口说话,何况又和庙外生人对答,更何况又和年轻女子说话?这便见戒律堂首座去。
」觉远垂头丧气,点了点头,跟在那两个僧人之后。
郭襄大为惊怒,喝道:「天下还有不许人说话的规矩么?我自识得这位大师,我自跟他说话,干你们何事?」那身材较高的黄衣僧人白眼一翻,说道:「千年以来,少林寺向不许女流之辈擅入。姑娘请下山去吧,免得自讨没趣。」郭襄心中更怒,说道:「女流之辈便怎样?难道女子便不及男子了?你们为何难为这位觉远大师?既用铁链捆绑他,又不许他说话?」那僧人冷冷的道:「本寺之事,便是皇帝也管不着,何劳姑娘多问。」郭襄怒道:「我知道这位大师是个忠厚老实的好人,你们欺他仁善,便这般折磨于他,哼哼,天鸣禅师呢?无色和尚、无相和尚在那里?你去叫他们出来,我倒要问问这个道理。」
那两个僧人听了,心中都是一惊,原来天鸣禅师是少林寺的方丈,无色禅师是本寺罗汉堂首座,无相禅师是达摩堂首座,三人在寺中,位望尊崇,寺中僧侣向来只称「老方丈」、「罗汉堂座师」、「达摩堂座师」而不敢直呼法名,岂知一个年轻女子竟敢上山来大呼小叫,直斥其名。那瘦长的僧人法名弘明,是戒律堂首座的大弟子,奉了座主之命,和师弟弘缘一同监视觉远,这时听郭襄言语莽撞,喝道:「女施主再在佛门清净之地滋扰,可恕小佛无礼了。」郭襄道:「难道我还怕了你这和尚?你快快把觉远大师身上的铁链除去,那便算了,否则我找天鸣老和尚算帐去。」
原来郭襄自和杨过、小龙女夫妇在华山绝顶分手后,三年来没得到他二人半点音讯。
她心中长自记挂,于是禀明父母,说要出来游山玩水,实则却是到处打听杨过的消息。她倒也不一定要和他夫妇会面,只须听到一些杨过如何在江湖上行侠的讯息,心中也便满足了。偏生一别之后,他夫妇俩从此便不在江湖上露面,不知到了何处隐居,郭襄自北而南,又从东至西,几乎踏遍了大半个中原,始终没听到有人说起神鵰大侠杨过六字。这一日她到了河南,想起杨过昔日曾说和少林寺的方丈等人相识,心想说不定那方丈会知道他的踪迹,这才上少林寺来。不料未进山门,先碰到觉远这件怪事。
弘明、弘缘两人见郭襄腰悬短剑,心下更是恼怒。弘缘沉着嗓子道:「你把腰间兵刃留下,咱们也不跟你一般见识,快快下山去吧。」
郭襄听弘缘竟要她将兵刃留下,怒气更增,从腰间解下短剑,双手托起,冷笑道:「好吧,谨遵台命。」弘缘自幼在少林寺出家,十多年来总是听师伯、师叔、师兄们说少林寺是天下武学的总源,又听说不论是名望多大、本领多强的武林高手,从不敢携带兵刃走进少林寺的山门。此刻郭襄虽然未入寺门,但已是在少林寺的范围之内。弘缘眼见她只是个年轻姑娘,那将她放在心上,只道她真是怕了自己,乘乖地交出短剑,于是袍袖一拂,罩住自己双手,便去按郭襄的短剑。
他手指刚碰到剑鞘,突然间手臂一震,如中电掣,但觉一股强力从短剑上传了过来,推着他向后一仰,立足不定,登时摔倒。他身在斜坡之上,一经摔倒,便骨碌碌的向下滚了十余丈,好容易抓住小路旁的一棵小树,这才不再滚动。弘明又惊又怒,喝道:「你吃了狮子心豹子胆,竟到少林寺撒野来啦!」转过身来,踏上一步,右手一拳击出,左掌跟着在右拳背上一搭,双掌下劈,正是「闯少林」第二十八势「翻身劈击」。郭襄见他出拳有风,武功显是比弘缘强了许多,于是握住剑柄,连剑带鞘向他肩头砸了下去。弘明沉肩回掌,来抓剑鞘。觉远在旁瞧得惶急,大叫:「别动手,别动手!有话好说。」便在此时,弘明一把已抓住剑鞘,正欲运劲里夺,猛觉手心一震,双臂隐隐酸麻,只叫得一声:「不好!」郭襄一腿横扫,将他踢了下去。弘明所受的这一招却比弘缘重得多,一直滚了二十余丈,头脸上擦出不少鲜血,这才停住。
郭襄心道:「我上少林寺来是打听大哥哥的讯息,平白无端的跟他们动手,当真好没来由。」一瞥眼,只见觉远愁眉苦脸的站在一旁,当即抽出短剑,便往他手脚上的铁链削去。她这短剑虽不是稀世奇珍,却也是极锋锐的利器,只听当啷啷几声响,铁链断了三条。觉远连呼:「使不得,使不得!」郭襄道:「什么使不得?」指着正向寺内奔去的弘明弘缘二人说道:「这两个恶和尚定是去报讯,咱们快走。你那个姓张的小和尚呢?带了他一起走吧!」觉远只是摇手,忽听得身后一人说道:「多谢姑娘关怀,小的在这儿。」
郭襄回过头来,只见身后站着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粗眉大眼,身材魁伟,脸上却犹带稚气,正是三年前曾在华山之巅会过的张君宝。比之当日,他身形已高了许多,但容貌却无甚改变。郭襄大喜,说道:「这里的恶和尚欺侮你师父,咱们远远的走了吧。」张君宝摇头道:「没有谁欺侮我师父啊。」郭襄指着觉远道:「那两个恶和尚用铁链绑着你师父,连一句话也不许他说,这还不是欺侮?」觉远苦笑摇头,指了指山下,示意郭襄及早脱身,免惹事端。
这小东邪郭襄却是天生的侠义心肠,她明知少林寺武功胜过她的人真是车载斗量,不计其数,但既看见了眼前的不平之事,决不能便此撤手不顾,可是一面却又担心寺中好手出手截拦,当下一手拉了觉远,一手拉了张君宝,顿足道:「快走快走,有什么事下山去慢慢说不好么?」
一言甫毕,忽见山坡下黄墙的边门中涌出七八个僧人,手中都提着齐眉木棍,吆喝道:「那里来的野婆娘,胆敢至少林寺中撤野?」张君宝提起嗓子道:「各位师父不得无礼,这位是……」郭襄忙道:「别说我名字。」她想今日祸事看来闯得不小,说不定闹下去会不可收拾,一人做事一人当,别牵累到了爹爹妈妈,于是又补上一句:「咱们翻山走吧!千万别提我爹爹妈妈和朋友的姓名。」忽听得背后山顶上吆喝声响,又涌出七八个僧人。
郭襄见前后都出现了僧人,秀眉深蹙,急道:「你们这两个人婆婆妈妈!没点男子汉气概,到底走是不走?」张君宝道:「师父,郭姑娘是一片好意……」便在此时,下面边门中又窜出四个黄衣僧人,飕飕飕的奔上坡去,手中虽都没持兵器,但身法迅捷,衣襟带风,武功大是不凡。郭襄见这般情势,便是想单独脱身亦已不能,索性凝气卓立,静观待变。当先一个僧人奔到离郭襄四丈之处朗声说道:「罗汉堂首座师尊传谕,着来人放下兵刃,在山下立雪亭中陈明详情,听由法谕。」郭襄冷笑道:「少林寺的大和尚们官派十足,官腔打得倒好听,请问各位大和尚,做的是大宋皇帝的官儿呢,还是做的蒙古皇帝的官?」
这时淮水以北,大宋的国土均已沦陷,少林寺所在之地自也早归蒙古该管,只是蒙古大军连年进攻襄阳不克,忙于调兵遣将,也无余力来理会丛林寺观的事,因此少林寺一如其旧,与从前并无不同。那僧人听郭襄的讥刺之言甚是厉害,不由得脸上一红,心中也觉对外人下令传谕,有些不妥,于是语转和缓,合什说道:「不知女施主何事光临敝寺,且请放下兵刃,赴山下立雪亭中奉茶说话。」郭襄道:「你们不让我进寺,我便希罕了,哼,难道少林寺中有宝,我见一见便沾了光么?」她见情势不佳,便想乘此收篷,跟着又向张君宝使了眼色,低声道:「到底走不走?」张君宝摇了摇头,嘴角向觉远一努,意思说是要服侍师父。
郭襄朗声道:「好,我不管啦,我走了。」拔步便下坡去。第一个黄衣僧侧身让开,第二个和第三个黄衣僧却同时伸手一拦,齐声道:「且慢,将兵刃放下了。」郭襄眉毛一扬,手按剑柄。第一个僧人道:「咱们少林寺千年来的规矩,还请包涵。」郭襄听他言语彬彬有礼,心下倒是颇费踌躇:「倘若不留短剑,势必有一场争斗,自己孤身一人,如何是阖寺僧众的敌手?但若竟将短剑留下,岂不是将爹爹、妈妈、外公、姊姊、姊夫、大哥哥、龙姊姊的面子一古脑儿都丢得干净?」
她一时沉吟未决,蓦地里眼前黄影一晃,一个声音喝道:「到少林寺来既带剑又伤人,世上焉有是理?」跟着劲风飒然,五只手指往剑鞘上抓了下来。这僧人若不贸然出手,郭襄一番迟疑之后,多半便会将短剑留下。须知她和乃姊郭芙大不相同,虽然豪爽,却不鲁莽,眼前处境既是极度不利,她便会暂忍一时之气,日后再去和外公、爹妈商量,回头找这场子。但那僧人突然恃强伸手夺剑,郭襄岂能眼睁睁的让他将剑夺去?
这僧人的擒拿手法既狠且巧,一抓住剑鞘,心想郭襄定会向里回夺,一个和尚跟一个年轻女子拉拉扯扯,实在大是不雅,当下运劲向左斜推,跟着抓而向右。郭襄被他这么一推一抓,果然已拿不牢剑鞘,危急中握住剑柄往外一抽,刷的一声,寒光出匣。那僧人右手将剑鞘夺了过去,左手的五根手指却被短剑一齐割断,剧痛之下,举剑鞘往郭襄脸上便点,郭襄斜剑一迎,当的一响,将剑鞘斩为两截。那僧人这时也已支持不住,脸色雪白,往旁退开。
众僧人见同门身受重伤,无不惊恐,挥杖舞棍,一齐攻来。郭襄心想:「一不做二不休,反正今日已不能善罢。」当下使出家传的「落英剑法」,便往山下冲去。众僧人排成三列,仰头挡住。
那「落英剑法」乃是黄药师从「落英掌法」的路子中演化而来,虽不若「玉箫剑法」
的精妙,却也是桃花岛的一绝,但见青光激荡,剑花点点,便似落英缤纷,四散而下,霎时间僧人中又有两人受伤。但郭襄虽然略占上风,背后的僧人却又抢到,居高临下的夹攻。只见边门中僧人一个又一个的涌出,愈战愈多。按理说郭襄早已抵挡不住,只是少林僧众慈悲为本,不能在山上伤她性命,是以所出招法都不是杀手,只求将她打倒,好好训诫一番,扣下她的兵刃,这便将她逐下山去。可是郭襄剑光错落,要攻近她的身子,却也不易。众僧初时只道一个少龄女郎,还不轻易打发?待见她剑法精奇,始知她若不是名门之女,便是名师之徒,只恐得罪不得,一面出招时更有分寸,一面急报罗汉堂首座无色禅师。
互斗之间,只见一个身材高瘦,便似一条竹竿般的老年僧人缓步走近,双手笼在袖中,微笑着旁观众人相斗,不时有两个僧人走到他的身前,低声禀告几句。郭襄已打得剑法微见凌乱,大声喝道:「说什么天下武学之源,原来是几个大和尚一拥而上,倚多为胜。
」无色禅师说道:「各人住手!」众僧人一听,立时罢斗跳开。无色禅师道:「姑娘尊姓,令尊和尊师是谁?光临少林寺,不知有何贵干?」郭襄心道:「我爹娘的姓名不能告诉你。我到少林寺来是为了打听大哥哥的讯息,这事也不能在众人之前说了出来。今日之事已闹成这等模样,日后爹娘和大哥哥知道,定要怪我,不如悄悄的溜了吧。」于是说道:
「我的姓名不能跟你说,我不过见山上风景优美,这便上来游览玩耍。原来少林寺比皇宫内院还要厉害,动不动便要扣留人家兵刃。请问大师,我走进了少林寺的山门没有?当日达摩祖师传下武艺,想来也不过教众僧强身健体,便于精进修为,想不到少林寺的名头越来越大,武功越来越高,倚众逞强的名头也是越来越响。好,你们要扣我兵刃,这便留下,除非你们将我杀了,否则今日之事,江湖上不会无人知晓。」
她本来便伶牙俐齿,这一件事原来也非全是她的过错,一席话只将无色禅师说得哑口无言。郭襄也想:「这一番胡闹,我固然是怕人知晓,看来少林寺更是不愿张扬。数十个和尚围斗一个年轻姑娘,说出去有什么好听?」当下「哼」的一声,将短剑往地下一掷,举步便行。
无色禅师斜步上前,袍袖一拂,已将短剑卷起,只见地下鲜血斑斑,有数人在短剑之下受伤,但剑锋上却是无半点血渍,于是双手托起剑身,说道:「姑娘既不愿见示家门师承,这口宝剑还请收回,老衲恭送下山。」郭襄嫣然一笑,道:「还是老和尚通达情理,这才是名家风范呢。」她既占到便宜,随口便赞了无色一句,当下伸手拿剑,一提之下,不禁吃了一惊!
原来无色禅师掌心生出一股吸力,郭襄虽然抓住剑柄,却不能提起剑身。她连运三下劲,始终无法取过短剑,说道:「好啊,你是显功夫来着。」突然间左手斜挥,轻轻一拂,拂向他左颈的「天鼎」「巨骨」两穴。无色心下一凛,斜身闪避,气劲便此一松,郭襄应手提起短剑。无色道:「好俊的兰花拂穴手功夫!姑娘跟桃花岛主是怎生称呼?」郭襄笑道:「桃花岛主吗?我便叫他作老东邪。」原来桃花岛主东邪黄药师,乃是郭襄的外公。他性子怪僻,向来不遵礼法。他叫外孙女为「小东邪」,郭襄便叫他老东邪,黄药师非但不以为忤,反而很是喜欢。这一层无色禅师却那里知道,听了郭襄这句话,心想黄药师定然和她并无渊源,否则她岂敢如此无礼乱说?这么一来,倒是少了一层顾忌。
无色禅师少年时出身绿林,虽然在禅门中数十年修持,佛学精湛,但往日豪气,仍是不减,郭襄不肯说出师承来历,他偏偏要试她出来,当下朗声笑道:「小姑娘接我十招,瞧老和尚眼力如何,能不能说出你的门派。」郭襄道:「十招中瞧不出,那便如何?」无色禅师哈哈大笑,说道:「你若是接得下老衲十招,那还有什么说的,自是唯命是听。」
郭襄指着觉远道:「我和这位大师昔年曾有一面之缘,要代他求一个情。倘若十招中你说不出我的师父是谁,你须得答应我,不能再难为这位大师。」无色甚是奇怪,心想觉远迂腐腾腾!数十年来在藏经阁中管书,从来不与外人交往,怎会识得这个女郎?于是说道:
「咱们本就没难为他啊。本寺僧众犯了戒律,均须受罚,那也不算是什么难为。」郭襄小嘴一扁,冷笑道:「哼,说来说去,你还混赖。」无色双掌一击,道:「好,依你依你。
老衲若是输了,便代觉远师弟挑这三千一百零八担水。姑娘小心,我要出招了。」
郭襄跟他说话之时,心下早已计议定当,寻思:「这老和尚气凝如山,武功定是十分了得,倘若由他出招,我竭力抵御,非显出爹爹妈妈的武功不可。不如我占了机先,连发十招。」听他说到「姑娘小心,我要出招了」这两句话,不待他出拳抬腿,嗤的一声,短剑当胸刺过去,用的仍是桃花岛「落英剑法」中的一招,叫作「万紫千红」,剑尖刺出时不住颤动,使敌人瞧不定剑尖到底攻向何处。无色知道厉害,不敢对攻,当即斜身闪开。
郭襄喝道:「第二招来了!」短剑回转,自下而上倒刺,却是全真派剑法中一招「天绅倒悬」。无色道:「好,是全真剑法。」郭襄道:「那也未必。」短剑一刺不中,眼见无色反守为攻,伸指来拿自己手腕,暗吃一惊:「这老和尚果然了得,在这如此凶险的剑招之下,居然赤手空拳的还能抢攻。」眼见他手指伸到面门,短剑幌了幌,使的竟是「打狗棒法」中的一招「恶犬拦路」,乃属「封」字诀。原来她自幼和丐帮的前任帮鲁有脚交好,喝酒猜拳之余,有时便缠着他比试武艺。丐帮中虽有规矩,打狗棒法是镇帮神技,非帮主不传,但鲁有脚使动之际,郭襄终于偷学了一招半式。何况先任帮主黄蓉是她母亲,现任帮主耶律齐是她姊夫,这打狗棒法她看到的次数着实不少,纵然不明其中诀窍,但猛地里依样葫芦的使出一招来,却也是骇人耳目。无色的手指刚要碰到她的手腕,突然白光闪动,剑锋的来势神妙无方,险些儿五根手指一齐削断,总算他武功卓绝,变招快速,百忙中硬生生的倒退两步,但嗤嗤声响,袍袖上已给短剑划破了一条长长的口子。无色禅师变色斜睨,背上惊出了一阵冷汗。
郭襄大是得意,笑道:「这是什么剑术?」其实天下根本无此剑术,她只不过偷学到一招打狗棒法,用在剑招之中,只因那打狗棒法过于奥妙,郭襄虽然使得似对非对,却也将一位大名鼎鼎的少林高僧吓得满腹疑团瞠目不知所对。郭襄心想;「我只须再使得几招打狗棒法,非杀得这老和尚大败亏输不可,只可惜除了这一下子,我再也不会了。」不待无色缓过气来,短剑轻扬飘身而进,姿态飘飘若仙,剑锋向无色的下盘连点数点,却是从小龙女处学来的一招玉女剑法「凌波微步」。
那玉女剑法乃当年女侠林朝英所创,不但剑招凌厉,而且讲究丰神脱绝,姿式娴雅,以郭襄这么一位美貌少女使将出来,当真令人瞧得心旷神怡。众僧人从所未见,无不又惊又喜。
一 昆仑三圣
要知少林派的「达摩剑法」、「罗汉剑法」等等,走的均是刚猛路子,那「玉女剑法」在江湖上绝迹已久,性质与少林派的诸种剑术又截然相反,只是一招「凌波微步」,已使无色禅师茫然若失。其实这玉女剑法也未必真的胜于少林多路剑术,只是一眼瞧来实在美绝丽绝,有如佛经中所云:「容仪婉媚,庄严和雅,端正可喜,观者无厌。」无色禅师见了如此美妙的剑术,只盼再看一招,当下斜身闪避,待她再发。郭襄剑招斗变,东趋西走,连削数剑。张君宝在旁看得出神,忽地「噫」的一声。原来郭襄使的这一招是「四通八达」,三年前杨过在华山之巅传授张君宝,郭襄在旁瞧在眼中,这时便使了出来。
当年杨过所授的乃是掌法,这时郭襄变为剑法,威力已减弱了几成,何况无色禅师的武功胜她甚多,其时张君宝能用以制住尹克西,此刻郭襄却不能用以制住无色。但剑术之奇,却已足使无色暗暗心惊。屈指数来,郭襄已连使五招,无色竟是瞧不出丝毫头绪。他盛年之时纵横江湖,阅历极富,十余年来身任罗汉堂首座,更是精研各家各派的武功,以与本寺的武功相互参照比较,而收截长补短,切磋攻拒之效。因此他自信不论是何方高人,数招中必能瞧出他的来历,他和郭襄约到十招,已是留下了极大余地,岂知郭襄的父母师友,尽是当代第一流的高手,她在每人的武功中截出一招,只瞧得无色眼花缭乱,出尽全力,方始堪堪招架得住,至于对方的门派剑法,那里说得出什么名目。
那四通八达的四剑八式一过,无色心念一动:「我若任她出招,只怕她怪招源源不绝,别说十招,一百招也未必能瞧出什么端倪。只有我发招猛攻,她便非使出本门武功拆解不可。」当即上身左转,一招「双贯拳」,双拳虎口相对,划成弧形交相撞击。郭襄见他拳势劲力奇大,不敢挡架,身形一扭,竟从双拳之间溜了过去。这一招是什么?原来是她在万花谷中见瑛姑与杨过相斗,弱不敌强,便使「泥鳅功」溜开。
无色喝采道:「好身法,再接我一招。」左掌圈花扬起,屈肘当胸,虎口朝上,正是少林拳中的「黄莺落架」。他是少林寺中的武学大师,身份不同,虽然所会武功之杂,不下郭襄,但每一招每一式,使的均是最纯正的本门武功。那少林拳门户正大,看来似乎平平无奇,但练到精深之处,实是威力无穷。他这左掌圈花一扬,郭襄但觉自己上半身已全在掌力笼罩之下,当即倒转剑柄,以剑柄作为手指,使一招从武修文处学来的「一阳指」
,径点他的手腕上「腕骨」「阳谷」「养老」三穴。她的「一阳指」点穴功法实只学到一点儿皮毛,肤浅之至,但一阳指点三穴的手法,却正是一阳指功夫的精要所在。一灯大师的一阳指功夫天下驰名,无色禅师自然识得,他一见郭襄出此一招,一惊之下,急忙缩手变招。其实无色倘若并不缩手,任她连撞三处穴道,登时便可发觉这「一阳指」功夫并非货真价实,但双方各出全力搏斗之际,他岂肯轻易以一世英名,冒险相试?
郭襄嫣然一笑,道:「大和尚倒识得厉害!」无色哼了一声,击出一招「单凤朝阳」
,这一招双手大开大阖,宽打高举,使她的一阳指无法用上,郭襄双拳交错,若有若无,正是老顽童周伯通得意杰作七十二路空明拳中第五十四路「妙手空空」。这路拳法是周伯通所自创,江湖上并未流传,无色纵然渊博,却也无法识得,当下双掌划弧,发出一招「偏花七星」。这时双掌犹如电闪,一下子切到了郭襄掌上,要她若不是出内力相抗,手掌便须向后一拗而断。
无色禅师一招一式,均从平淡之中见功夫,这一招「偏花七星」似慢实快,似轻实重,姿式是「闯少林」的姿式,意劲内力,却出自「神化少林」的精奥。少林派武功天下扬名,无色禅师是个中高手,这一招击来,果然是气吞河海,沛然莫御。小郭襄手掌被制,心想:「难道你真能拆断我的掌骨不成?」顺手一挥,使出一招「铁蒲扇手」,以掌对掌,反击过去。这一招她是从武修文之妻完颜萍处学来,乃是当年铁掌水上飘裘千仞传下来的心法。这铁掌功在武学诸派掌法之中,向称刚猛第一,无色禅师精研掌法,如何不知?
眼见这女郎猛地里使出这招铁掌帮的看家掌来,不禁吓了一跳,若是跟他硬拚掌力,一来不愿便此伤她,二来却也真的对铁掌功夫有三分忌惮。他是个忠厚豪迈之人,但见郭襄每一招都使得似模似样,他虽见多识广,一时之间却没想到若要精研这许多门派的武功,岂是这二十岁不到的少女就能办到。当下急忙收掌,退开半丈。
郭襄嫣然一笑,叫道:「第十招来了,你瞧我是什么门派?」左手一扬,和身欺上,右手伸出便去托拿无色的下颚。旁观众僧和无色情不自禁,都是一声惊呼,原来这一招「苦海回头」,正是少林派正宗拳艺的擒拿手法,却是别派所无。但这种擒拿功夫近身相搏,生死决于呼吸之间,若非有十分把握或是到了紧急关头,决不肯轻易使用。这一招「苦海回头」用意是左手按住敌人头顶,右手托住敌人下颚,将他头颈一扭,倘若成功,重则扭断敌人头颈,轻则扭脱关节,乃是一招极厉害的杀手。
无色禅师见她竟然使到这一招,当真孔夫子门口读孝经,鲁班门前弄大斧,不由得又是好气,又是好笑。这种擒拿手法他在数十年前早已拆得滚瓜烂熟,一碰上便是不加思索,随手施应,即令是睡着了,遇到这种招式只怕也能对拆,当下斜身踏步,左手横过郭襄体前,一翻手,已扣住了她的胁下,右手疾如闪电,伸手到郭襄的膝弯之后。这一招叫做「挟山超海」,原是拆解那招「苦海回头」的不二法门,双手一提,便能将敌人身子提得离地横起。郭襄接下去本可用「盘肘」式反压他的手肘,既能脱困,又可反制敌人,但无色禅师这一招实在来得太快,眼睛一瞬,身子便已被提起,她双足离地,还能施展什么功夫,自然是输了!
无色禅师随手将郭襄制住,心中一怔:「糟糕,我只顾取胜,却没想到辨认她的师承门派。她在十招中使了十种不同的拳法,那是如何说法?我总不能说她是少林派!」郭襄用力一挣,叫道:「放开我!」只听得铮的一声响,从她身掉下了一件物事。郭襄叫道:
「老和尚,你还不放我?」无色禅师是个有道高僧,眼中看出来众生平等,别说已无男女之分,纵是马牛猪犬,他也一视同仁,哈哈大笑道:「老衲这一把年纪,做你祖父也做得,还怕什么?」说着双手一送,将她拋出二丈之外。这一下过手,郭襄虽然被制,但无色在十招之内,终究认不出她的门派,他这种有身之人,说过了的话如何不算?正要出言服输,一俯身,忽见地下黑黝黝的一团物事,那两个铁铸的罗汉。
只听郭襄说道:「大和尚,你可认输了吧?」无色抬起头来,喜容满面,笑道:「我怎么会输?我知道令尊是郭靖,令堂是女侠黄蓉,桃花岛主是你外公。令尊学兼江南七怪、桃花岛、九指神丐、全真派各家之长,郭二小姐家学渊源,身手果然不凡。」这一番话只把郭襄听得瞪目结舌,半晌说不出话来,心想:「这老和尚真邪门,我这十招包罗了十位亲友的不同武功,他居然仍旧认了出来。」
无色禅师见郭襄茫然自失,当下笑吟吟的俯身从地下拾起一对铁铸的小罗汉,说道:
「郭二姑娘,老和尚不能骗你小孩子,我所以能认出你来,全凭这对罗汉。杨大侠可好?
你可有见到他么?」郭襄一怔之下,立时恍然,说道:「你没见到我大哥和龙姊姊吗?我上宝剎来,便是来打听他二人的下落。啊,你不知道,我说的大哥哥和龙姊姊,便是杨过杨大侠夫妇了。」无色道:「数年之前,杨大侠曾来敝寺盘桓数日,跟老和尚很是说得来。后来听说他在襄阳城外击毙蒙古皇帝,名扬天下,敝寺僧众接到这个讯息,无不欢忭。
不知他刻下是在何处?原来他已成婚,他那位夫人,看来也必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女侠了?
」
他二人都甚性急,均欲知杨过的音讯,你问一句,我问一句,却是谁也没回答对方的问话。郭襄站立山坡之上,呆了半晌,说道:「原来你便是无色禅师,怪不得武功如此高明。嗯,我还没谢过你送给我的生日礼物,今日得谢谢你啦。」无色笑道:「咱们当真是不打不相识。你见到杨大侠时,可别说老和尚以大欺小。」郭襄望着远处山峰,自言自语:「几时方能见着他啊。」
原来当郭襄满十六岁做生日之时,杨过忽发奇想,柬邀江湖同道,群集襄阳给她庆贺生辰。一时白道黑道上无数武林高手,冲着杨过的面子,都受邀赶到祝寿,即使无法分身的,也都赠送珍异贺礼。无色禅师请人带去的生日礼物,便是这一对精铁铸成的罗汉。这对铁罗汉肚腹之中装有机括,扭紧弹簧之后,能对拆一套少林罗汉拳,那是百余年前少林寺中一位异僧化了无数心血,方始制成,端的是灵巧精妙无比。郭襄觉得好玩,便带在身边,想不到今日从怀中跌将出来,终于给无色禅师认出了她的身份。郭襄适才所使的一招,分别学自各位师友,无一不是奥妙绝伦之作,最后一招少林拳法,便是从这对铁罗汉身上学来。
无色笑道:「格于敝寺历代相传的寺规,不能请郭二姑娘到寺中随喜,务请包涵。」
郭襄黯然道:「那没有什么,我问的事,反正也问过了。」无色又指着觉远道:「至于这位师弟的事,我慢慢再跟你解释。这样吧,老和尚陪你下山去,咱们找一家饭铺,让老和尚作个东,好好喝几天洒,你说怎样?」无色禅师在少林寺中位分极高,意对郭襄这样一个妙龄女郎如此尊敬,要自送她下山,隆重款待,众僧侣在旁听了,心中都是暗暗称奇。
郭襄道:「大师不必客气。小女子出手不知轻重,得罪了几位师兄,还请代致歉意,这便别过,后会有期。」说着施了一礼,转身下坡。无色笑道:「你不要我送,我也要送。那年姑娘生日,老和尚正当坐关之期,没能亲来道贺,心中已自不安,今日光临敝寺,若再不恭送三十里,岂是相待贵客之道?」郭襄见他一番诚意,又喜他言语豪爽,也愿和他结个方外的忘年之交,于是微微一笑,道:「走吧!」
当下二人并肩下坡,走过立雪亭后,只听得身后脚步声响,回首一看,只见张君宝远远在后跟着,却是不敢走近。郭襄笑道:「张兄弟,你也来送客下山吗?」张君宝脸上一红,应了一声:「是!」便在此时,只见山门前一个僧人大步奔下,他竟是全力施展轻功,跑得十分匆忙,无色眉头一皱,说道:「大惊小怪的干什么?」那僧人奔到无色身前,行了一礼,低声说了几句话。无色脸色忽变,大声道:「竟有这等事?」那僧人道:「老方丈请首座便去商议。」
郭襄见无色脸上神色颇是为难,知他寺中必有要事,说道:「老禅师,朋友相交,贵在知心,一些俗礼算得了什么?你有要事便请回去。他日江湖相逢,有缘邂逅,咱们再喝酒论武,有何不可?」无色喜道:「怪不得杨大侠对你这般看重,你果然是人中英侠,女中丈夫,老和尚交了你这个朋友。」郭襄微微一笑,道:「你是我大哥哥的朋友,自然也是我的朋友。」当下两人施礼而别,只见无色大袖飘飘,回向山门。
郭襄循路下山,张君宝在她的身后,相距五六步,终是不敢和她并肩而行。郭襄道:
「张兄弟,他们到底干么欺侮你师父?你师父一身精湛内功,怕他们何来?」张君宝走近两步,说道:「寺中戒律精严,僧众凡是犯了事的,都须受罚,倒不是故意欺侮师父。」
郭襄奇道:「你师父真是个正人君子,天下从来没这样的好人,他又犯了什么事?我瞧他一定是代人受过,要不,便是什么事弄错了。」张君宝叹口气道:「这事的原委姑娘其实也知道,还不是为了那部楞伽经。」郭襄道:「啊,是给潇湘子和尹克西这两个家伙偷去的经书么?」张君宝道:「是啊。那日在华山绝顶,小人得杨过大侠的指点,亲手搜查了那两人全身,自一下华山之后,再也找不到这两个人的踪迹。咱师徒俩无奈,只得回寺来禀报方丈和戒律堂首座。那部楞伽经是达摩祖师亲手所书,戒律堂首座责怪我师徒经管不慎,以致失落无价之宝,重加处罚,原是罪有应得。」
郭襄叹了口气,道:「那叫做晦气,什么罪有应得?」她比张君宝只大几岁,但俨然以大姊姊自居,又问:「为了这事,便罚你师父不许说话?」张君宝道:「这是寺中历代相传的戒律,上镣挑水,不许说话。我听寺里的老禅师们说,虽然这是处罚,但对受罚之人其实也大有好处。一个人一不说话,修为自是易于精进,而上镣挑水,也可强壮体魄。
」郭襄笑道:「这么说来,你师父非但不是受罚,反而是在练功了,倒是我的多事。」张君宝忙道:「姑娘一番好心,师父和我十分感激,永远不敢忘记。」郭襄轻轻叹了口气,心中说道:「可是旁人却早把我忘记得一乾二净了。」
只听得树林中一声驴鸣,郭襄那头青驴便在林中吃草。郭襄道:「张兄弟,你也不必送我啦。」呼哨一声,招呼青驴近前。张君宝颇有不舍之情,却又没什么话好说。郭襄知他心意,将手中那对铁罗汉递了给他,道:「这个给你。」张君宝一怔,不敢伸手去接,道:「这……这个……」郭襄道:「我说给你,你便收下了。」张君宝道:「我……我…
…」郭襄将铁罗汉塞在他的手中,纵身一跃,上了驴背。
突然山坡石级上一人叫道:「郭二姑娘,且请留步。」正是无色禅师又从寺门中奔了出来,郭襄心道:「这个老和尚也忒煞多礼,何必定要送我?」只见无色行得甚快,片刻间便到了郭襄身前,他向张君宝道:「你回寺中去,别在山里乱走乱闯。」张君宝移身答应,向郭襄凝望一眼,走上山去。
无色待他走开,从袍袖中取出一张纸笺来,道:「郭二姑娘,你可知道是谁写的么?
」郭襄下了驴背,接过一看,见是一张诗笺,笺上墨渖淋漓,写着两行字道:「十天后,昆仑三圣亲赴少林寺,领教武林绝学。」笔势挺拔遒劲,当真是力透纸背。郭襄看了,问道:「昆仑三圣是谁啊,这三个人的口气倒大得紧。」无色道:「原来姑娘也不识得他们。」郭襄摇头道:「我不识得。连『昆仑三圣』的名字也从听爹爹妈妈说过。」无色道:
「奇便奇在这儿。」
郭襄道:「什么奇怪啊?」无色道:「姑娘和我一见如故,这事自可对你实说。你道这张纸笺是在那里得来的?」郭襄道:「是那昆仑三圣派人送来的么?」无色道:「若是派人送来,那也没什么奇怪了。常言道树大招风,我少林寺数百年来号称是天下武学的发源之所,因此不断有高手到寺中来挑战较艺,那也不足为异。每次有武林中人到寺中,咱们总是好好款待,说到比武较量,能够推托,便尽量推托。咱们做和尚的,讲究的是勿嗔勿怒,不得逞强争胜,倘若天天跟人家打架,那还算是什么佛家子弟么?」郭襄点头道:
「那也说得是。」无色又道:「只不过武师们既然上得寺来,若是不显一下身手,总是心不甘服。少林寺的罗汉堂,做的便是这门接待外来武师的干当。」郭襄笑道:「原来大和尚专职是跟人打架。」无色苦笑道:「一般武师,武功最强,本堂的弟子们总能应付得了,倒也不必老和尚出手。今日因见姑娘身手不凡,我才自己来试上一试。」郭襄笑道:「你倒看得起我。」
无色道:「你瞧我把说话扯到那里去啦。这张纸笺实不相瞒,是在罗汉堂上降龙罗汉佛像的手中取下来的。」郭襄奇道:「是谁放在佛像手中的?」无色搔头道:「便是不知道啊。想我少林寺僧众数百,若有人混进来,岂能无人看见?这罗汉堂中更是经常有八名子弟输值,日夜不断。刚才有人瞧见了这张纸笺后,飞报老方丈,都觉奇怪,因此召我回寺商议。」郭襄听到这里,已明其意,说道:「你疑心我和那什么昆仑三圣串通了,我到寺外捣乱,那三个家伙便混到罗汉堂中放这纸笺。是也不是?」无色道:「我既和姑娘见了面,自是决无疑心,但老方丈和无相师兄他们,却不能不错疑到姑娘身上。也是事有凑巧,姑娘刚刚离寺,这张纸笺便在罗汉堂中出现。」
郭襄道:「我跟你说过,我不认得这三个家伙。大和尚,你怕什么?十天之后他们若是胆敢前来,跟他们见个高下便了。」无色道:「害怕嘛,自然不怕。姑娘既跟他们没有干系,我便不用耽心了。」郭襄心知他实是一番好意,只怕昆仑三圣是自己的相识,那么动手之际便有许多顾忌,唯恐得罪了好朋友,于是说道:「大和尚,他们客客气气来切磋武艺,那便罢了,否则好好给他们吃些苦头。从这张字条上的口气自看来,这三人可狂妄得很呢。」她说到这里,忽然想起一事,说道:「说不定寺中有谁跟他们勾结了,偷偷放上这样一字条,也没什么希奇。」无色道:「这事咱们也想过了,可是决计不会。那降龙罗汉的手指离地有三丈多高,平时扫除佛身上灰尘,必须搭起高架。轻功再好的人,也不能跃到这般高处。寺中纵有叛徒,也不会有这样好的功夫。」
他越说越怪,郭襄好奇心起,很想见见这昆仑三圣,到底是何等样的人物,要瞧瞧他们和少林寺僧比试武艺,结果谁胜谁负,只是少林寺不接待女客,看来这场好戏是不能亲眼得看见了。无色见她侧头沉思,只道她是在代少林寺筹策,说道:「少林寺千年来经过了不知多少大风大浪,终于也没给人家挑了,这昆仑三圣既是决意跟咱们过不去,少林寺也不能堕了千年来的威风。郭姑娘,半月之后,你在江湖上当可听到音讯,且看昆仑三圣是否能把少林寺毁了。」他说到此处,壮年时的豪情胜慨,不禁又勃然而发。郭襄笑道:
「大和尚勿嗔勿怒,你这说话的样子,算是佛门子弟么?好,半月之后,我伫候好音。」
说着翻身上了驴背。两人相视一笑,郭襄催动青驴,得得下山,心中却早打定主意,非瞧一瞧这场热闹不可。
郭襄心想:「怎生想个法儿,十天后混到少林寺去瞧一瞧这场好戏?」又想:「只怕那昆仑三圣未必是有什么真才实学的人物,给大和尚们一击即倒,那便热闹不起来。只要他们有外公、爹爹、或是大哥哥一半的本事,这一场『三圣大闹少林寺』便有些看头。」
她一想到杨过,不禁心头又是郁郁,这三年来到处寻寻觅觅,始终是落得个冷冷清清,终南山古墓长闭,万花谷花落无声,绝情谷空山寂寂,风陵渡冷月冥冥。她心头早已千百遍的想过:「其实,我便是找到了他,那又怎地?还不是重添相思,徒增烦恼?他所以悄然远引,也还不是为了我好?但明知那是镜花水月一场空,我却又不能不想,不能不找。」
她任着青驴信步所之,在少室山中漫游,一路向西,已入嵩山之境,回眺少室东峰,秀耸拔地,沿途山景,观之不尽。如此游了数日,这一天到了三休台上,心道:「三休,三休!却不知是那三休?人生千休万休,又何止三休?」折而向北,过了一岭,只见古柏三百余章,皆挺直端圆,凌霄托根柏旁,作花柏顶,灿若云茶,郭襄正在观赏,忽听得山坳后隐隐传出一阵琴声,不禁大奇:「这荒僻之处,居然有高人雅士在此操琴。」她幼受母教,琴棋书画,无一不会,虽然均非精通,但她生来聪顶,又爱异想天开,因此偶然和黄药师论琴,跟朱子柳学书,往往有独到之见,发前人之所未发。这时听到琴声,好奇心起,当下放了青驴,循声寻去。
走出数十丈,只听得琴声之中杂有无数鸟语,初时也不注意,但细细听来,那琴声竟似和鸟语互相应答,间间关关,宛转啼鸣,郭襄隐身在花木之后,向琴声发出处一张,只见三株大松树下一个白衣男子背向而坐,膝上放着一张焦尾琴,正自弹奏。他身周树木上停满了雀鸟,有黄莺,有杜鹃,有喜鹊,有八哥,和那琴声或一问一答,或齐声和唱。郭襄心道:「外公说琴调之中,有一曲『空山鸟语』,久已失传,莫非便是此曲么?」听了一会,琴声渐响,但愈到响处,愈是和醇,群鸟却不再发声,只听得空中振翼之声大作,东南西北各处又飞来无数雀鸟,或止歇树巅,或上下翱翔,毛羽缤纷,蔚为奇观。那琴声平和中正,隐然有王者之意,郭襄吃了一惊:「此人能以琴声集鸟,这一曲难道竟是『百鸟朝凤』?」以音乐感应鸟兽,原非奇事,古人只道对牛弹琴,牛不入耳,其实今人已知音乐可使母牛增产牛乳,可用音波诱鱼入网,甚至能以音乐促使植物生长加速,须知昆虫求偶,鸟兽呼侣,皆出之以音,宇宙之间,天籁无穷。师旷琴声能使风云变色,自是神乎其说,不足为信,但呼鸟驯兽,驱蛇起舞,却是历代均有。此是闲话,表过不提。且说郭襄听着琴声,越听越奇,心想可惜外公不在这里,否则以他天下无双的玉箫与之一和,实可称并世双绝。
那人弹到后来,琴声渐低,树上停歇着的雀鸟一齐起而盘旋飞舞。突然间铮的一声琴声止歇,群鸟飞翔了一会,慢慢散去。那人随手在琴弦上弹了几下短音,漫声吟道:「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苍穹浩茫茫,万劫太极长。麻姑垂两鬓,一半已成霜。天公见玉女,大笑亿千场。吾欲揽六龙,回车拄扶桑。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富贵非所愿,为人驻颜光。」但听那人吟声悲凉,似觉人生忧患,不可断绝,郭襄怔怔的听着,不禁两行情泪,垂下双颊。那人高吟已毕,仰天长叹,说道:「抚长剑,一扬眉,清水白石何离离?世间苦无知音,纵活千载,亦复何益?」
那人说到此处,突然间从琴底抽出一柄长剑,但见青光闪闪,照映林间,郭襄心想:
「原来此人文武全才,倒要瞧瞧他的剑法如何。」只见他缓步走到古松前的一块空地上,剑尖抵地,一画一画的划了起来,划了一画又是一画。郭襄大奇:「世间怎会有如此奇怪的剑法?难道以剑尖在地下乱划,便能克敌制胜?此人之怪,真是不可以常理测度了。」
她默默数着他的剑招,只见他横着划了十九招,跟着变向纵划,一共也是一十九招。剑招始终不变,自左而右的划去,每一招均是相隔约摸一尺。郭襄约着他的剑势,伸手指在地下划了一遍,一看之下,险些失笑,原来他使的那里是什么怪异剑法,却是以剑尖在地画了一张纵横各一十九道的大棋盘。只见那人划完棋盘,以剑尖在左上角和右下角圈了一圈,再在右上角和右下角画了个交叉。郭襄既已看出他画的是一张围棋棋盘,自也想到他是在四角布上势子。圆圈是白子,交叉是黑子,跟着见他在左上角距势子三格处圈了一圈,又在那圆圈下两格处画了一叉,待得下到第十二着时,一时决不定该当弃子取势,还是力争边角,只见他以剑拄地,低头沉思。郭襄心想:「原来此人和我一般寂寞,空山抚琴,以雀鸟为知音;下棋又没有对手,只得自己跟自己下。」
二 白衣书生
那人想了一会,白子不肯罢休,当下与黑子在左上角展开剧斗,一时之间妙着纷纭,自北而南,逐步争到了中原腹地,但白子布局时棋输一着,始终落在下风,到第九十三着上遇到了个连环劫,白势已是岌岌可危,但他仍是要勉力支撑。郭襄在旁看得心焦,忍不住脱口叫道:「何不径弃中原,反取西域?」
那人一凛,只见棋盘西边留着一大片空地,如果乘着打劫之时连下两子占先,即使弃了中腹,仍可设法争取个不胜不败的局面。那人被郭襄一言提醒,仰天长笑,连说:「好,好!」跟着下了数子,突然想起有人在旁,忙将长剑在地下一掷,转身说道:「那一位高人承教,在下当真是感激不尽。」说着向郭襄藏身处一揖。
郭襄见这人长脸深目,廋骨棱棱,约摸三十岁左右年纪,她向来脱略,也不理会男女之嫌,从花丛之中走了出来,笑道:「适才听得先生雅奏,空山鸟语,百禽来朝,实深钦佩。又见先生画地为局,仗剑书谱,忍不住多嘴,还祈见谅。」那人见郭襄是个妙龄女郎,大以为奇,但听郭襄说到他的琴声,居然一丝不错,心下很是高兴,说道:「姑娘深通琴理,若蒙不弃,愿闻清音。」郭襄笑道:「我妈妈虽也教过我弹琴,但比起你的神乎奇技,却是差得远了,不过我既已听过你的妙曲,不回答一首,却有点说不过去。好吧,我弹便弹一曲,你却不许取笑。」那人道:「怎敢?」于是双手捧起瑶琴,送到郭襄面前。
郭襄见这琴古纹斑烂,显是年月已久,接过时着手甚轻,于是调了调琴弦,弹了起来,奏的是一曲「考盘」。郭襄的手法自没什么出奇,但那人却听得脸有惊喜之色,他顺着琴音,心中默想词句:「考盘在涧,硕人之宽,独寐寐言,永矢勿谖。」原来这调出自「诗经」,是一首隐士之歌,意思说大丈夫在山涧之间游荡,独往独来,虽然脸有憔悴之色,寂寞无侣,但志向高洁,永不改变。那人听郭襄的琴音正说中自己的心事,不禁大是感激,郭襄琴声已毕,他还是痴痴的站着。
郭襄轻轻将瑶琴放下,转身走出松谷,纵声而歌:「考盘在陆,硕人之轴,独寐独宿,永矢勿告。」招来青驴骑上了,又往深山林密之处行去。
郭襄在江湖上闯荡数年,所经异事甚多,那人琴韵集禽,画地自奕之事,在她也只是过眼云烟,风萍聚散,不着痕迹。又过两天,屈指算来已是他大闹少林寺的第十天,便是昆仑三圣约定和少林高僧较量武艺的日子,郭襄天没亮便起来,低头沉吟,一时可想不出如何混入寺中,看看到底是谁高谁下,心道:「我虽是妈妈的女儿,但她偏偏这么机伶,什么事儿眼睛一转,便想到了十七八条妙计,我却偏偏这么蠢,连一条计策也想不出来。
好吧,不管怎样,我先到寺外去瞧瞧再说,说不定他们应付外敌,打得热闹,便忘了拦阻我进寺。」
这日早晨胡乱吃了些干粮,便骑着青驴,又往少林寺进发,行到离寺约有十里之处,忽听得马蹄声响,左侧山道上有三乘马连骑而来。三匹马一青一黄一白,都是腿长膘肥,步子甚是迅捷,转眼之间便从郭襄身前掠过,直上少林寺而去。马背上三人都是五十来岁的老者,身穿青布短衣,马鞍上都挂着盛兵刃的布囊。郭襄心念一动:「这三人均是身负武功,今日带了兵刃上少林寺,多半便是昆仑三圣了。我若是迟了一步,只怕瞧不到好戏。」于是伸手在青驴臀上一拍,青驴昂首一声嘶叫,泼刺刺的自后赶了上去。这青驴身形虽小,脚力却健,片刻间便追到了三乘马的身后。这时郭襄看清楚了那三个老者的身形,青马的乘客身材矮小,黄马的乘客中等身材,白马乘客却是极高极瘦,三人坐在马背上都不用马鞍。再细瞧那三头牲口时,只见三匹马均是鬣毛特长,小腿上也是长毛垂地,与中土一般马匹迥异。那三匹马登山越岭,如履平地,马上乘客一觉得郭襄纵驴追来,马鞭一挥,三乘马疾驰上山,顷刻间将郭襄的青驴拋得老远,再也追赶不上。只见青马和黄马上的乘客都回头望了一眼,见郭襄这么一个年轻姑娘孤身上山,似乎心中都感奇怪。
郭襄纵驴又赶了二三里地,那三骑马已奔得影踪不见,青驴这一程快奔,却已是喷气连连,颇有些支持不住。郭襄叱道:「不中用的畜生,平时尽爱闹脾气,发蛮劲,姑娘当真要用你时,却又追不上人家。」眼见更催也是无用,索性便在道旁一个石亭中憩息片刻,让青驴在道旁的泉水中喝一个饱。过不多时,忽听得马蹄声响,那三乘马转过山坳,奔了回来。郭襄大奇:「怎地这三人一上去便回了转来,难道当真是如此不堪一击?」
果见那三匹骏马奋鬣扬蹄,直奔进石亭中来,三个乘客翻身下马,让那马匹休息。郭襄瞧那三人时,见矮老者脸若朱砂,一个酒糟鼻子火也般红,笑咪咪的神色颇为温和可亲;那竹竿般身裁的老者却是脸色铁青,苍白之中隐隐泛出一层绿气,倒似终年不见天日一般,这两人身形容貌,无一不是截然相反。第三个老者相貌平平无奇,只是脸色腊黄,微带病容。
郭襄好奇心起,问道:「三位老先生,你们到了少林寺没有?怎地刚上去便回下来啦?」那青脸老者横了她一眼,似怪她乱说乱问,那酒糟鼻的红脸矮子笑道:「姑娘怎知咱们是到少林寺去?」郭襄道:「从此上去,不到少林寺却往何处?」那红脸老者点头道:
「这话是不错。姑娘却又往何处去?」郭襄道:「你们去少林寺,我自然也去少林寺。」
那青脸老者突然插口,说道:「少林寺向来不许女流踏进山门一步,又不许外人携带兵刃进寺。」他说话的语气甚是傲慢,他身形甚高,说话之时眼光从郭襄头顶上瞧了过去,向她望也不望一眼。郭襄心下气恼,说道:「你们怎又携带兵刃?那马鞍旁的布囊之中,放的难道不是兵器?」
那青脸老者冷冷的道:「你怎能跟咱们相比?」郭襄冷笑一声道:「你们三个又怎样?难道便这般横?昆仑三圣跟少林寺的老和尚们交过了手么?谁胜谁败啊?」那三个老者听郭襄提到昆仑三圣四字,脸上都是神色微变,那红脸老者问道:「小姑娘,你怎会知道『昆仑三圣』的事?」郭襄道:「我自然知道。」青脸老者突然踏上一步,厉声道:「你姓什么?是谁的门下?到少林寺来干什么?」郭襄俏脸一扬,道:「你管得着么?」那青脸老者脾气暴躁,又是数十年来到处受人尊崇,从未受过这般挺撞,手掌一扬,便想给她一个耳光,但跟着便想大欺小,男欺女甚不光采,自己是何等身份,怎能跟小孩子一般见识?当下身形一晃,伸手便摘下郭襄腰间悬着的短剑,这一下动作之快,实是难以形容,郭襄但觉凉风轻扬,人影闪动,自己的佩剑便给他抢了过去。
她猝不及防,猛地里着了人家的道儿,倒是她行走江湖以来从所未有之事。其实以郭襄的武功阅历,若要在江湖间闯荡,原是大大不够,但武林之中,十之八九,都知她是郭靖的女儿,便是旁门左道之士,经过杨过传柬给她庆贺生辰之后,几乎也是无人不晓,即使不碍着郭靖的面子,也碍着杨过的面子。兼之郭襄人既美丽,性格儿又是豪爽好客,即使市井中引车卖桨、屠狗负贩之徒,她也是一视同仁,往往沽了酒来请他们共饮一杯。因此江湖间虽然风波险恶,她竟是履险如夷,逢凶化吉,从来没吃过半点亏。这青脸老者蓦然夺了她的剑去,竟使她一时之间不知所措,若是上前相夺,自忖武功远远不及人家,但如就此罢休,心下又岂能甘?
那青脸老者左手的中指和食指挟着短剑的剑鞘,冷冰冰的道:「你这把剑,我暂且扣下了。你胆敢对我这等无礼,自是父母和师长少了管教,你去要他们来向我取剑,我会跟他们好好一说,教你父母师长多留上一点儿神。」这一番话真把郭襄气得满脸通红,听这人话中之意,直是将她当作了一个没有家教的顽童,心想:「好哇!你骂了我,也骂了我外公和爹娘,你当真有通天本事,这般天不怕地不怕的乱逞威风?」她定了定神,强忍一口怒气,说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青脸老者哼了一声,道:「什么『你叫什么名字』我教你,你该这么问:『不敢请教老前辈尊姓大名?』「郭襄怒道:「我偏要问你叫什么名字,你不说便不说,谁又希罕了?这把剑又值得什么?你为老不尊,偷人抢人的东西,我也不要了。」说着转过身子,便要走出石亭。忽然间眼前红影一闪,那个红脸矮子已挡在她身前,笑咪咪的道:「女孩儿家不可发这般大的脾气,将来嫁了婆家做媳妇儿,难道也由得你使小性儿么?好,我便跟你说,咱们师兄弟三人,这几天万里迢迢的刚从西域赶来中原……」郭襄小咀一扁,道:「你不说我也知道。咱们神州中原,本是没你三个的字号。」
三个老者相互望了一眼,那红脸老者道:「请问姑娘,尊师是那一位?」郭襄在少林寺中不肯说父母的名字,这时心下真的恼了,说道:「我爹爹姓郭,单名一个『靖』字。
我妈妈姓黄,单名一个『蓉』字。我没有师父,就是爹爹妈妈胡乱教一些儿。」三个老者又相互望了一望,只听那青脸老者喃喃的道:「郭靖?黄蓉?他们是那一门那一派的?是谁的弟子?」郭襄这一气当真是非同小可,心想我父母名满天下,别说武林中人,便是寻常百姓,又有谁不知义守襄阳的郭大侠?
但瞧那三个老者的神色,却又不似假不知,郭襄心念一动,当即恍然:「这昆仑三圣远处西域,从来不履中土。以这般高的武功,爹爹却从来没提过他们的名头,那么他们真的不知爹爹妈妈,也是不足为奇的了。想必他们在昆仑山深处隐居,勤练武功,对那外事从来不闻不问。」想到这里,心下登时释然,怒气渐消,说道:「我姓郭名襄,便是襄阳城这个『襄』字。好啦,我都对你们说了,你们三位尊姓大名啊?」
那红脸老者笑嘻嘻的道:「是啊,小女娃儿一教便会,这才是尊敬长辈的道理。」他指着那黄脸老者道:「这位是咱们大师哥,他姓潘,名字叫天耕。我是二师兄,姓方,叫作天劳。」又指着青脸老者:「这位三师弟姓卫,名叫天望。咱师兄弟三个排行之中都有一个天字。」郭襄「嗯」了一声,心下默记一遍,说道:「你们到底上不上少林寺去,你们跟那些和尚比过武艺么,却是谁的武功强些?」那青脸老者「咦」的一声,厉声道:「怎么你什么都知道?咱们要跟少林寺和尚比试武艺,天下没有几人知晓,你怎么得知?快说,快说!」说着直逼到郭襄身前,恶狠狠的瞪着她。
郭襄暗想:「我是什么人,岂能受你的威吓?本来跟你说了也不要紧,但你越是恶,我越是不说。」向着他也瞪了一眼,冷然道:「你这个名字不好,为什么不改作『天恶』
?」卫天望怒道:「什么?」郭襄道:「如你这般凶神恶煞般的人物,我当真还是少见。
偷了我抢了我的东西,还这么狠霸霸的,这不是天上的天恶星下凡么?」卫天望喉头胡胡几声,发出犹似兽嘄般的响声。胸口突然间胀大了一倍,似乎头发和眉毛都竖了起来。那红脸老者方天劳急叫:「三弟,不可动怒!」拉着郭襄手臂往后一扯,将她扯在丈许之外,自己身子已隔在二人之间。郭襄见了卫天望这般暴怒的情景,知他若是猛然出手,其势定不可当,不由得心中也生惧意。
只见卫天望右手抓住短剑的剑柄,拔剑出鞘,左手两根手指平平挟住剑刃,劲透指节,喀的一声,剑刃又登时断为两截。他跟着将半截断剑还入剑鞘,说道:「谁要你这把不中用的短剑了?」郭襄见他手指上的劲力如此厉害,心下也自骇然,心想这虽然及不上外公的弹指神通功夫,却也是平生罕见的外门硬功,身上若是受了他手指的一戮,不死也受重伤。
卫天望见郭襄脸上变色,甚是得意,抬头哈哈大笑,这笑声刺入耳鼓,直震得石亭顶上的瓦片也格格而响。
蓦地里咯喇一声,石亭屋顶破裂,掉下一大块物事来。众人都吃了一惊,连卫天望自己也是大出意料之外。他运足内力,发出笑声,方能震动屋瓦,其实这笑声中殊无愉快之意,只不过是运功叫喊几声「哈哈,哈哈」而已。居然能震破屋顶,不由得惊喜交集。再看那掉下来的物事时,更是一惊,只见一个身穿白衣的中年汉子,双手抱着一张瑶琴,躺在地下,兀自闭目沉睡。
郭襄喜道:「喂,你在这儿啊!」原来此人正是数日前她在山坳中所遇见的那个抚琴自奕的男子。
那人闭着眼睛幽幽吟道:「老冉冉其将至矣,恐修名之不立!」一睁眼见到郭襄,跳起身来,说道:「姑娘,我到处找你,却不道又在此间邂逅。」
郭襄道:「你找我干什么?」
那人道:「我忘了请教姑娘的高姓大名。」
郭襄道:「什么高姓大名?文绉绉,酸溜溜的,我最不爱听。」
那人一怔,笑道:「嗯,不错,不错!越是闹虚文、摆架子,越是没有真才实学,这种人去混骗乡巴老儿,那是最妙不过。」说罢双眼瞪看卫天望,嘿嘿冷笑。
郭襄大喜,想不到此人如此知趣,这般帮着自己。卫天望给他这么双眼一瞪,一张铁青的脸更加青了,冷冷的道:「尊驾是谁?」
那人竟不理他,对郭襄道:「姑娘,你叫什么名字?」
郭襄道:「我姓郭,单名一个襄字。」
那人鼓掌道:「啊,当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原来便是四海闻名的郭大姑娘。令尊郭靖郭大侠,令堂黄蓉黄女侠,除了无知无识之徒,不明好歹之辈,江湖上谁人不知,那个不晓?他二文武双全,刀枪剑戟,拳掌气功,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一不是凌驾古今,冠绝当时。哈哈,偏有一干妄人,竟尔不知他二位的名头。」
郭襄心中一乐:「原来你躲在石亭顶上,早听到了我和这三人的对答。看来你其实也不知我爹娘是何等样人,我行二,却叫我郭大姑娘,又说我爹爹会得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真是笑话奇谈了。」于是说道:「那你叫什么名字啊?」
那人道:「我姓何,名字叫作『足道』。」
郭襄笑道:「何足道,何足道,这名字倒是谦逊得很。」
何足道道:「比之天什么、地什么的大言不惭、妄自尊大的小子,区区的名字还算不易令人作呕。」
何足道一直对卫天望等三人不绝口的冷嘲热讽。那三人见他压破亭顶而下,显非等常,初时尚自忍耐,要瞧瞧这个白衣怪客到底是什么来历,但他言语越来越是刻薄,卫天望再也按捺不住,反手便往何足道颊上一掌打去。
何足道头一低,从他手臂底下钻过。卫天望只觉左腕上微微一麻,手中持着的短剑已给他挟手夺去。卫天望抢夺郭襄的短剑之时,身法奇快,令人无法看清,但何足道这一下却是飘然而过,轻描淡写的便将短剑随手取了过来,身法手势,均无什么特异之处。
卫天望一惊,抢步而上,出指如钩,便往何足道肩头抓到。何足道斜身略避,卫天望这一抓登时便落了空。
潘天耕和方天劳突然间倒跃出亭,卫天望左拳右掌,风声呼呼,霎时之间打出了七八招,但何足道左闪右避,竟连衣角也没给带到半点。他手中捧着短剑,对敌人犹如暴风骤雨般的拳招始终不招不架,只是微微一侧身,卫天望的拳招便落了空。
郭襄限于年岁,武功虽不甚精,但她自幼所见所处,都是当世第一流的武学高手,见识是极高的,见何足道举重若轻,以极巧妙的身法,闪避极刚猛的敌招,这等武功身法又是另成一家,和中土各家各派成名的武学均自不同,不由得越看越奇。
卫天望连发二十余招,兀自不能逼得他出手,喉头间猛地一声低嘄,拳法忽变,出招迟缓,但拳力却是凝重强劲。
郭襄站在亭中,渐觉拳风压体,于是一步步的退到亭外。
何足道不敢再行只闪扑而不还招,将短剑往腰间一插,双足一站,身子登时如渊停岳峙,喝道:「你会硬功,难道我便不会么?」待卫天望双掌推到,左手反臂一掌,以硬功对硬功,砰的一声,卫天望身子一晃,倒退了两步,何足道却是站在原地不动。
卫天望自恃外门硬功当世少有敌手,岂知对方硬碰硬的反击,毫不借势取巧,竟以硬功将自己震退。他心中不服,吸一口气,大喝一声,又是双掌劈了过来。
何足道也是一声猛喝,反击一掌,喀喇喇响声过去,只震得亭子顶上的破洞中泥沙乱落。
卫天望退了四步,方始拿桩站住。他对了这两掌,头发蓬乱,双睛凸出,模样甚是可怖,双手抱着丹田,运了几口气,只见他胸口陷入,肚子胀起有如皮鼓,全身骨节格格乱响,一步步的向何足道缓缓走来。
何足道见了他这等声势,知他这一击之中,将显示毕生功力,却也不敢怠慢,调匀真气,以待敌势。
卫天望慢慢走到了离何足道身前四五尺之处,本该发招,可是他仍不停步,又向前走了两步,直到与何足道面对而立,几乎呼吸相接,这才双拳骤起,一掌击向敌人面门,另一掌却按向对方小腹。这一次他双掌错击,要令何足道力分而散,招势掌力,两臻绝妙。
何足道也是双掌齐出,交叉着左掌和他左掌相接,右掌和他右掌相接,但掌力之中,却是分出一刚一柔。
卫天望但觉击向他小腹的一掌如着无物,击他面门的右掌却似碰到了铜墙铁壁,心下甫觉不妙,猛地里一股巨力撞来,推着他的身子直送出石亭之外。
这一下仍是硬碰硬的对力,力弱者伤,中间实无丝毫回旋的余地,不论卫天望拿桩站定,或是一交摔倒,他自己的掌力反击回来,再加上何足道的掌力,定须迫得他口喷鲜血。
潘天耕和方天劳齐声叫道:「出掌!」两人相对着各推出一掌,两股掌力构成一道软墙,卫天望跌出来时背心在那掌力的气流上一靠,这才不致受伤,但五脏翻动,全身骨骼如欲碎裂,一口气缓不过来,登时委顿不堪。
那红脸矮子方天劳见卫天望竟吃了这般大的苦头,心下暗自惊怒,但脸上仍是笑嘻嘻的说道:「阁下掌力之强,真乃世所少见,佩服佩服。」
郭襄心想:「说到掌力的刚猛浑厚,又有谁能及得爹爹的降龙十八掌?你们这昆仑三圣僻处荒山,井底观天,夜郎自大,总有一日叫你们见识见识中土人物。」她言念及此,心中蓦地一酸,原来这时她想到要方天劳等见识的中土人物,竟不是她父亲而是杨过。只听方天劳又道:「小老儿不才,再来领教领教阁下的剑法。」
何足道道:「方兄对郭姑娘很是客气,在下可没怪你,咱们不用比了。」
郭襄一怔:「你给那姓卫的吃这番苦头,原来是为了他对我不客气?」
方天劳走到坐骑之旁,从布囊中取出一柄长剑,刷的一响,拔剑出鞘,伸指在剑身上一弹,嗡嗡之声,良久不绝。他一剑在手,笑容忽敛,左手捏个剑诀,平推而出,诀指上仰,右手剑朝天不动,正是那一招「仙人指路」。
何足道道:「师兄既要逼我动手,就拿郭姑娘这柄短剑跟你试几招。」说着抽出半截短剑。那短剑本不过二尺来长,给卫天望以指截断后,剑刃只余下七八寸,而且平头无锋。连匕首也不像。他左手仍旧拿着剑鞘,右手举起半截断剑,斗然抢攻。这一下出招快极,方天劳眼前白影一闪,何足道已连攻三招,虽因断剑太短,伤不着他,但方天劳已自暗暗心惊,心想:「这三招来得好快,真是教人猝不及防,那是什么剑法?他手中拿的若是长剑,只怕此刻我已血溅当场。」
何足道三招一过,向旁窜开,凝立不动,方天劳当即展开剑法,半守半攻,如游龙般抢到。何足道闪身相避,只不还手。突然百忙中又快攻三招,逼得方天劳手忙足乱,他却又已纵身跃开。
方天劳怒气渐增,一柄剑使将开来,白光闪闪,莫瞧他身材矮小,这剑法上的造诣却果真不低。
郭襄心道:「这老儿招数刚猛狠辣,和那姓卫的掌法是同一条路子,只是带了三分灵动之气,却更加厉害些……」正想到此处,忽听得何足道喝道:「小心了!」一个「了!
」字刚脱口,但见他左手剑鞘一举,快逾电光石火,扑的一声轻响,已用剑鞘套住了方天劳长剑的剑头,右手断剑跟着递出,直指他的咽喉。
方天劳长剑不得自由,无法回剑招架,眼睁睁的瞧着断剑抵向自己咽喉,只得撇下长剑,就地一滚,才闪开了这一招。
方天劳滚在一旁,尚未跃起,但见人影一闪,潘天耕已纵身过来,抓住长剑剑柄,一抖一抽,脱出剑鞘,何足道与郭襄同时喝了声采:「好身法!」这脸有病容的老头始终不发一言,想不到武功竟是三人之首。何足道道:「阁下好功夫,在下甚是佩服。」回头向郭襄道:「郭姑娘,自从日前闻你雅奏,我作了一套曲子,想请你品评品评。」郭襄道:
「什么曲子啊?」何足道盘膝坐下,将瑶琴放在膝上,理弦调韵,便要弹琴。潘天耕道:
「阁下连败我两位师弟,姓潘的还欲请教。」何足道摇手道:「武功比试过了,没有什么余味。我要弹琴给郭姑娘听,这是一首新曲,你们三位爱听,便请坐着,若是不懂,尚请自便。」于是左手按节捻弦,右手弹了起来。
郭襄只听了几节,不由得又惊又喜,她自听瑶琴以来,从未听过如此古怪的曲子。原来这琴曲的一部分是自己奏过的「考盘」,另一部分却是秦风中的「蒹葮」之诗,两个截然不同的调子,给他别出心裁的混和在一起,一应一答,说不出的奇妙动听,但听那琴韵中奏着:「考盘在涧,硕人之宽。蒹葮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天一方……硕人之宽,硕人之宽……朔回从之,道阻且长,朔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独寐寤言,永矢勿谖,永矢勿谖……」郭襄听到这里,心中蓦地一动:「他琴中说的『伊人』,难道是我么?
这琴曲何以如此缠绵,充满了思慕之情?」想到此处,不由得脸上微微一红。只是这琴曲实在编得巧妙,「考盘」和「蒹葮」两首曲子的原韵丝毫不失,相互参差应答,却大大的丰富华美起来。
潘天耕等三人却听得半点不懂,他们不知何足道为人疏狂,性格中带着三分书呆子的痴气,既编了一首新曲,便巴巴的赶来要郭襄欣赏,何况这曲子也确实是为她而编,于是将眼前的大事也拋在脑后。但见他凝神弹琴,竟没将自己三人放在眼里,显是对自己轻视已极,此可忍孰不可忍?潘天耕长剑一指,点向何足道左肩,喝道:「快站起来,我跟你比划比划。」何足道全心沉浸在琴声之中,当真是神游物外,似乎见到一个狷介的狂生在山泽之中漫游,远远望见水中小岛间站着一个温柔的少女。于是不辞山远水长,一股劲儿的过去见她……。
忽然间左肩上一痛,他登时惊觉,抬头一看,原来潘天耕手中长剑指着他肩头,轻轻刺破了一点儿皮肤,如再不招架,只怕他便要挺剑伤人,但这一曲尚未弹完,俗人在旁相扰,实在大煞风景,当下抽出半截断剑,当的一声,将潘天耕的长剑架开,右手却仍是抚琴不停。这当儿何足道终于显出了生平绝技,他一手弹琴,一手使剑,无法再行按弦,于是对着第五根琴弦运气一吹,那琴弦便低陷下去,竟与用手按捺一般无异,右手弹奏,琴声中自也分出宫商角征羽五音,高下低昂,无不宛转如意。
潘天耕急攻数招,何足道顺手应架,双眼只是凝视琴弦,紧恐一口气吹的部位不合,乱了琴韵。潘天耕愈怒,剑招越攻越急,但不论长剑刺向何方,总是给他轻描淡写的挡开。郭襄听着琴声,心中乐音流动,对潘天耕的仗剑也没在意,只是双剑相交当当之声,扰乱了琴声。她双手轻轻击掌,打着节拍,皱眉对潘天耕道:「你出剑忽徐忽疾,难道半点不懂音韵吗?喏,你听着这节拍出剑,一拍一剑,那么夹着琴声之中就不会难听。」潘天耕如何理她。眼见敌人坐在地下,单掌持着半截断剑,眼光向自己瞧也不瞧,但自己兀自奈何不了他,更是焦躁起来,斗然间剑法一变,一轮快攻,兵刃相交的当当之声,登时便如密雨。
三 划石为局
这繁弦急管一般的声音,和那温雅缠绵的琴韵绝不谐和,何足道双眉一挑,劲传断剑,铮的一响,潘天耕手中长剑登时断为两截,但就在此时,七弦琴上的第五弦也应声崩断。潘天耕脸如死灰,一言不发,转身出亭。三个人跨上马背,向山上疾驰而去。郭襄甚是奇怪,说道:「咦,这三人打了败仗,怎地还上少林寺去?当真是要死缠到底么?」一回头,却见何足道满脸沮丧,抚着那根断弦,似乎说不出的难受。郭襄心想:「断了一根琴弦,那又算得什么?」当下接过瑶琴,解下半截断弦,放长琴弦,重行绕柱调音。何足道叹道:「七年修为,终是心不能静。我左手断他兵刃,右手却将琴弦也断了。」郭襄这才明白,原来他只是懊悔自己武功未纯,笑道:「你想左手凌厉攻敌,右手舒缓抚琴,这是分心二用之法,当今之世只有三人能够。你没练到这个地步,那也用不着气沮啊。」
何足道道:「是那三位?」郭襄道:「第一位老顽童周伯通,第二位便是我爹爹,第三位是杨夫人小龙女。除他三人之外,就算我外公桃花岛主、我妈妈、神鵰大侠杨过等武功再高之人,也不能够。」何足道道:「世间居然有此奇人,几时你给我引见引见。」郭襄黯然道:「要见我爹爹不难,其余那两位哪,可不知到何处去找了。」但见何足道惘然出神,兀自想着适才断弦之事,安慰他道:「你一举击败昆仑三圣,也足以傲视当世了,何必为了崩断琴弦的小事郁郁不乐?」何足道矍然而惊,道:「昆仑三圣?你说什么?你怎么知道?」郭襄笑道:「那三个老儿来自西域,自是昆仑三圣了,他们的武功果然各有独到之处,只是要向少林寺挑战,总嫌有些不自量……」
只见何足道惊讶的神色愈来愈盛,不自禁的住口不言,问道:「有什么奇怪啊?」何足道喃喃的道:「昆仑三圣,昆仑三圣何足道,那便是我啊。」郭襄吃了一惊,道:「你是昆仑三圣?那么其余两个呢?」何足道道:「昆仑三圣只有一人,从来就没三个。我在西域闯出了一点小小名头,当地的朋友说我琴剑棋三绝,可以说得上是琴圣、剑圣、棋圣。因为我长年住于昆仑山中,是以给了我一个外号,叫作『昆仑三圣』。但我想这个『圣』字,岂是轻易称得的?虽然别人给我脸上贴金,也不能自居不疑,因此上我改了自己的名字,叫作『足道』,联起来说,便是『昆仑三圣何足道』,人家听了,便不致说我狂妄自大了。」
郭襄拍手笑道:「原来如此,我只道既然是昆仑三圣,定然是三个人。那么刚才这三个老儿呢?」何足道道:「他们么?他们是少林派的。」郭襄更是奇怪,道:「原来这个老头反而是少林弟子,嗯,他们的武功果然是刚猛一路,不错,不错,那红脸老头使的可不是达摩剑法?对啦,那黄脸病夫最后一轮急攻,却不是韦陀伏魔剑?只是他加了许多变化,一时之间没瞧出来?怎么他们又是从西域来?」
何足道说道:「这件事说起来有个缘故。去年春天,我在昆仑的惊神峰绝顶弹琴,忽听得茅屋外有殴击之声,出去一看,只见两个人扭在一团,身上各受致命重伤,却兀自竭力拚斗。我喝他们住手,两人谁也不肯罢休,于是我将他们拆解开来。其中一人白眼一翻,登时死了,另一个却还没断气。于是我将他救回屋中,给他服了一粒少阳丹,救治了半天,终于他受伤太重,灵丹无法续命。他临死之时,说他名叫尹克西……」郭襄「啊」的一声,道:「那个跟他斗殴的,莫非是潇湘子?那人身形瘦长,脸容便似僵尸一般,是么?」何足道奇道:「是啊,怎地你什么也知道?」
郭襄笑道:「我也见过他们的,想不到这对活宝,最后终于相互殴死。」何足道道:
「那尹克西说,他一生作恶多端,临死之时心中懊悔,却也迟了。他说他和潇湘子从少林寺中盗了一部经书出来,两人互相防范,谁也不放心让对方先看,生怕对方学强了武功,便下手将自己除去,独霸这部经书。两人同桌而食,同床而睡,当真是寸步不离。但吃饭时生怕对方下毒,睡觉时担心对方暗算,提心吊胆,魂梦不安,只怕少林寺的和尚追索,于是远远逃向西域。到得惊神峰上之时,两人已是筋疲力尽,正知再这般下去,不出十日,生生的便会累死,终于出手打了起来。尹克西说,那潇湘子武功本来在他之上,那知虽是潇湘子先动手打了他一掌,结果反而是他略占上风。后来他才想起,潇湘子在峰上受了重伤,元气始终不复,若不是两人各有所忌,也挨不到昆仑山中了。」
郭襄听了这番话,想象那二人一路上心惊肉跳,死挨苦缠的情景,不由得悔然生怜,叹道:「为了一部经书,也不值得如此啊。」何足道道:「那尹克西说了这番话,已是上气不接下气,他最后托我来少林寺走一遭,要我跟寺中一位觉远和尚说,说什么经书是在油中。我听得奇怪,什么经书是在油中?欲待再问详细,他已支持不住,晕了过去。我准拟待他好好睡一觉,醒过来再问端详,那知他这一睡就没再醒。我想莫非那部经书包在油布之中?但细搜二人身边,却是影踪全无。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我平生足迹未履中土,正好乘此游历一番,于是便来少林寺走一遭。」
郭襄道:「那你怎地又到少林寺中去下战书,说要跟他们比试武艺。」何足道微笑道:「这事却是从适才这三人身上而起了。这三人是少林寺的俗家子弟,据西域武林中的人说,他们都是天字辈,和此时少林寺的方丈天鸣禅师是同辈。好象他们的师祖从前和寺中的师兄弟闹了意见,一怒而远赴西域,传下了少林的西域一支。本来嘛,少林的武功是达摩祖师自天竺传到中土,再从中土分到西域,那也没什么希奇。这三人听到了我『昆仑三圣』的名头,要来跟我比划比划,一路上扬言说什么少林寺武功天下无敌,我号称琴圣、棋圣那也罢了,这『剑圣』两字,他们却万万容不得,非逼得我去了这名头不可。正好这时碰上了尹克西的事,我想反正要上少林寺来,索性到木寺来斗上一斗,于是回避不见他们,自行到中原来啦。这三位脚程也真快,居然阴魂不散的也赶到了。」
郭襄笑道:「此事原来如此,可全教我猜岔了。三个老头儿这时候儿回到了少林寺,不知说些什么?」何足道道:「我跟少林寺的和尚们素不相识,又没过节,所以跟他们订约十天,原是要待这三个老儿赶到,这才动手。现下架也打过了,咱们一齐上去,待我去传了这句话,便下山去吧。」郭襄皱眉道:「和尚们规矩大得紧,不许女人进寺。」何足道道:「呸!什么臭规矩?咱们偏偏闯进去,还能把人杀了?」郭襄原是个好事之人,但既已和无色禅师结交,对少林寺已无敌意,摇头笑道:「我在山门外等你,你自已进寺去传言,省了不少麻烦。」何足道点头道:「就是这样,刚才的曲子没弹完,回头我好好的弹一遍给你听。」
当下两人缓步上山,直走到寺门外,竟是不见一个人影,何足道道:「我也不进去啦,请那和尚出来说句话就是了。」于是朗声道:「何足道造访少林寺,有一言奉告觉远大师。」这句话刚说完,只听得寺内十余座巨钟一齐鸣了起来,当当之声,只震得群山齐应。
突见寺门大开,分左右走出两排身穿灰袍的僧人,左边五十四人,右边五十四人,一共是一百零八人,那是罗汉堂的弟子,合一百零百八名罗汉之数。其后跟着出来十八名僧人,灰袍上罩着淡黄袈裟,年岁均较罗汉堂弟子为大,却是高了一辈的达摩堂弟子。稍隔片刻,出来七位身穿大块格子僧袍的僧人,这七位僧人皱纹满面,年纪少的也已七十余岁,老的已达九十高龄,乃是心禅堂的七老,这七老辈份甚高,有的身怀绝技,有的却是全然不会武功,只是佛学精湛,少林寺中连方丈也对他们十分尊敬。最后是方丈天鸣禅师缓步而出,左是达摩堂首座无相禅师,右是罗汉堂首座无色禅师。潘天耕、方天劳、卫天望三人跟在其后。在三人身后另有七八十名俗家弟子。
少林寺这等隆重的迎接来客,可说是极为罕有,过去纵然是官府大员或是名重武林的豪侠到来,也不过是方丈和无色、无相亲自出迎而已,心禅堂七老是决计不见外客的。原来那日何足道悄入罗汉堂,在降龙罗汉手中留下简帖,这份武功已令方丈及无色、无相等大为震惊。数日后潘天耕等自西域赶到,说起此事,寺中各位高僧更增了一层戒心。要知西域少林一支因途程遥远,百余年来极少和中州少林互通音问,但寺中众高僧均知,当年远赴西域支派的那位师叔祖,武功上实有惊人的造诣,他传下的徒子徒孙自亦不同凡响。
这时听潘天耕等言语之中,对昆仑三圣丝毫不敢轻视,真所谓善着不来,来者不善,寺中外观上一如其常,不动声色,但暗中却防范得极是严谨,并传下师旨,五百里以内的僧俗弟子,一律归寺听调。初时众人也道昆仑三圣乃是三个老头,后来听潘天耕等一说,方知只是一人,至于容状年纪,潘天耕等也毫不知情,只知他自负琴剑棋三绝而已。弹琴奕棋两项,驰心逸性,这是禅宗所忌,少林寺众僧是向来不理的,这数日之中,凡是精于剑术的高手,无不加紧磨练,要和这个号称「剑圣」的狂人一较高下。
潘天耕师兄弟自忖此事由自己身上而起,自当由自己手里了结,因此每日骑了骏马,在山前山后巡视,一心要拦住这个昆仑三圣,打得他未进寺门,先就望风披靡,然后再回到寺中,和各僧侣较量一下,瞧中州、西域两派,到底是谁强谁弱。那知石亭中一战,何足道只出半力,已令三人锻羽而遁。天鸣禅师一得讯息,心知今日少林寺已面临荣辱盛衰的大关头,「天下武学之源」这千年来的令誉,决不能在自己手中毁却,但心忖自己和无色、无相的武功,未必能强于潘天耕等三人多少,这才不得不请出心禅堂七老来押阵。但心禅七老的功夫到底深到了何等地步,谁也不知,是否真能在紧急当中出手制得住这昆仑三圣,在方丈和无色、无相三人心中,也只是胡乱猜测罢了。
且说老方丈见到何足道和郭襄,合什说道:「这一位想是号称琴剑棋三绝的何居士了,老僧未能远迎,还乞恕罪。」何足道躬身行礼,说道:「晚生滋扰宝剎,甚是不安,惊动众位高僧出寺相迎,更是何以克当?」天鸣心道:「这狂生说话倒不狂啊。瞧他不过三十岁左右年纪,怎能有如此深厚的内功?」于是又道:「何居士不用客气,请进奉茶。这位女居士嘛……」言下颇有为难之色。何足道一听他言中之意是要拒绝郭襄进寺,狂生之态陡然显露,仰天大笑,说道:「老方丈,晚生到宝剎来,本是受人之托,来传一句言语。这句话一说过,原想拍手便去。但宝剎重男轻女,莫名其妙的清规戒律未免太多,晚生颇有点看不过眼。须知佛法无边,众生如一,妄分男女,心有滞碍。」
天鸣禅师是位有道高僧,心地明澈,宽博有容,一听何足道之言,微笑道:「多谢居士指点,我少林寺强分男女,倒显得小气了。如此请郭姑娘一并光降奉茶。」郭襄向何足道一笑,心想:「你这张嘴倒会说话,居然片言折服老和尚。」见天鸣方丈向旁一让,伸手肃客,正要举步进寺,忽见天鸣左首一个干枯精瘦的老僧踏上一步,说道:「单凭何居士一言,便欲我少林寺舍弃千年来的规矩,虽无不可,却也要瞧说话之人是否真是大有本事,还是只不过浪得虚名。何居士请留一手,让众僧侣开开眼界,也好令合寺心服,知道本寺行之千年的规矩,是由谁而毁。」这人正是达摩院首座无相禅师,他说话声音洪亮,听得各人耳鼓中嗡嗡作响,显见中气充沛,内力深厚。潘天耕等三人听了,脸上微微变色。要知无相这几句话中,显是含有瞧不起潘天耕等三人之意,谓何足道虽然击败三人,却也未必便有过人的本领。
郭襄见无色禅师脸带忧容,心想这位老和尚为人很好,又是大哥哥的朋友,倘若何足道和少林寺僧众为了我而争斗起来,不论那一方输了,我都要过意不去,于是朗声说道:
「何大哥,我又不是非进少林寺不可,你传了那句话,这便去罢。」她伸手指着无色道:
「这位无色禅师是我好朋友,你们两家不可伤了和气。」何足道一怔,道:「啊,原来如此。」他转向天鸣,说道:「老方丈,贵寺有一位觉远禅师,是那一位?在下受人之托,有句话要转告于他。」天鸣低声道:「觉远禅师?」原来觉远在寺中地位低下,数十年来隐身藏经阁中埋头读书,没没无闻,从来没人在他法名之下加上「禅师」两字,是以天鸣一时竟没想到。他呆了一呆,才道:「啊,看守楞伽经失职的那人。何居士找他,可是与楞伽经一事有关么?」
何足道摇头道:「我不知道。」天鸣向一名传事的弟子道:「叫觉远来见客。」那弟子领命匆匆而去。
无相禅师又道:「何居士号称琴剑棋三圣,想这『圣』之一字,岂是常人所敢居?何居士于此三者自有冠绝天人的造诣。日前留书敝寺,说欲显示武功,今日既已光降,可肯不吝赐教,让咱们瞻仰瞻仰绝技?」何足道摇头道:「这位姑娘既已说过,咱们两家便不可伤了和气。」无相怒气勃发,心想你留书于先,事到临头,却来推托,千年以来,有谁敢对少林寺如此无礼?何况潘天耕等三人败在你的手下,江湖上传言出去,说是少林派的大弟子输了给你,你这「剑圣」两字,岂不是叫得更加响了?看来一般弟子也不是他的对手,非自己亲自出马不可。当下踏上两步,说道:「比武较量,也不是伤了和气,何居士何必推让?」回头向达摩堂的弟子喝道:「取剑来!咱们领教领教『剑圣』的剑术,到底圣到何等地步?」
寺中各种兵刃,早已备妥,只是列队迎客之际,不便取将出来,以免徒嫌小气,那弟子听无相一吩咐,一转身便取了七八柄长剑出来,双手横托,送到何足道身前,说道:「何居士是使自携的宝剑?还是借用敝寺的寻常兵刃?」何足道不答,俯身拾了一块石子,突然在寺前的青石板上纵一道、横一道的画了起来,顷刻之间,画成了纵横各一十九道的一张大棋盘。经纬界线笔直,犹如用界尺界成一般,每一道线都是深入石板一寸有奇。这石板乃是以少室山的青石铺成,坚硬如铁,数百年人来人往,从未磨耗半点,他随手用一块石子挥画,竟然深陷盈寸,这份内功,少林寺中看来无人能及,只听他笑道:「比剑太嫌霸道,琴音无法比并,大和尚既然高兴,咱们便下一局棋如何?」
这一手裂石为局的惊人绝技一露,天鸣、无色、无相以及心禅堂七老,无一面面相觑,心下骇然。天鸣禅师知道如此浑雄的内力,寺中无一人及得,他心地光风霁月,对胜负也不如何介怀,正要开口认输,忽听得铁链拖地之声,叮当而来,只见觉远挑着一对大铁桶,后面随着一个长身少年,走到天鸣跟前。觉远单掌行礼,说道:「谨奉老方丈呼召。
」天鸣道:「这位何居士要见你,有句话跟你说。」觉远回过身来,一看何足道,却不相识,说道:「小僧便是觉远,居士有何吩咐?」
何足道画好棋局,棋兴勃发,说道:「这句话慢慢再说不迟,那一位大和尚先跟在下对奕一局?」其实他倒不是有意炫示功夫,只是此人生平对琴剑棋三项,都是爱到发痴,兴之所到,连天榻下来也是置之度外,既然想到奕棋只求有人放对,早忘了比试试武功之事。天鸣禅师道:「何居士画石为局,如此神功,老衲生平未见,敝寺僧众,尽皆甘拜下风。」觉远听了天鸣之言,再看一眼青石板上的大棋局,这才知眼前此人竟是来寺献示武功,当下不动声色,挑着那担大铁桶,吸一口气,将毕生所练的劲力都下沉双腿,在那棋局的界线上一步步的走了过去。
只见他脚上铁链拖过之处,石板上竟被他拖出一条五寸来宽的痕子,何足道所画的界线,登时随抹随灭。众僧一见,忍不住大声喝起采来。天鸣、无色、无相等人,更是惊喜交集,那想得到这个痴痴呆呆的老僧,身上竟有这等深厚的内功,自己和他同居一寺数十年,却没瞧出半点端倪。要知一人内力再强,欲在石板上踏出印痕,本是决不可能,只因觉远肩头挑了一对大铁桶,桶中装满了水,何虑五六百斤之重,这几百斤的巨力以他肩头传到脚上的铁链,向前拖曳,便如一把大凿子在石板上敲凿一般,这才能铲去何足道所刻的界线,倘若觉远空身而行,那便万万不能了。但虽是有力可借,终也是极罕见的神功。
何足道不待他铲完纵横一共三十八道的界线,大声喝道:「大和尚,你好深厚的内功,在下可不及你!」觉远铲到此时,丹田中真气虽是愈来愈盛,但两腿终是血肉之物,早已大感酸痛,听他这么一喝,当即止步,微笑吟道:「一坪袖手将置之,何暇为渠分黑白?」何足道道:「不错!这局棋不用下,我已是输了。我领教领教你的剑法。」说着刷的一响,从瑶琴底下抽出一柄长剑,剑尖指向自己胸口,剑柄斜斜向外,这一招起手式实是怪异之极,竟似回剑自戕一般,天下剑法之中,决无如此不通的一招。觉远道:「老僧只知念经打坐,晒书扫地,武功一道可是一窍不通。」何足道却那里肯信?嘿嘿一声冷笑,纵身近前,那长剑斗然间弯弯弹出,剑尖直刺觉远胸口,出招之快真乃为任何剑法所不及。原来这一招不是直刺,却是先聚内力,然后蓄劲弹出。
倘若换作寻常武师,何足道出剑虽快,便可一击而中,但觉远的内功,实已到了随心所欲,收发自如的境界。何足道出剑虽快,觉远的心念却动得更快,意到手到,身意合一,他右手一收,扁担上的大铁桶登时荡了过来挡在身前,当的一声,那剑尖竟是刺在铁桶之上。剑身柔韧,弯成了个弧形。何足道急收长剑,随手挥出,觉远左手的铁桶横过,又挡开了。
何足道心想:「你武功再高,这对铁桶总是笨重之极的东西,焉能挡得住我的快攻?
倘若你空手对招,我反而有三分忌惮。」只见他伸指在剑身上一弹,长剑声若龙吟,叫道:「大和尚,可小心了!」长剑颤处,前后左右,瞬息之间攻出了四四一十六招。
但听得当当当当一共一十六下响过,何足道这一十六手「迅雷剑」,竟是尽数刺在铁桶之上。旁观众人见觉远手忙脚乱,左支右绌,果然是不会半分武功,显得狠狈之极,但说也奇怪,何足道这一十六下神妙无方的剑招,竟是连觉远的衣角也碰不到半点,全都给他胡里胡涂,以极笨拙极可笑的方法用铁桶挡了开去。无色、无相等一看,都不禁担心,齐声叫道:「何居士剑下留情!」郭襄也道:「休下杀手!」
真所谓当局者迷,旁观着清,众人都瞧出觉远不会武功,但何足道身在战局之中,自己竭尽全力施展,竟尔奈何不了对方半分,那会想到他其实从未学过武功,所以能挡住剑招,全仗他在不知不觉中所练成的上乘内功所致。何足道快击无功,斗然间大喝一声,剑挟寒光,一剑向觉远小腹上直刺过去。觉远叫声:「啊哟!」百忙中双手一合,当的一声巨响,两只大铁桶竟将一柄长剑生生的挟住。何足道使劲一夺,却那里动得半毫?他应变奇速,右手撤剑,双掌齐推,一般排山倒海般的掌力,直扑觉远的面门。
觉远双手提着铁桶,挟住了对方长剑,那里分得出手去抵挡?张君宝师徒情深,纵身扑上,使一招杨过昔年所教的「四通八达」,一掌斜击何足道的肩头。便在此时,觉远的劲力已传到铁桶之中,两道水柱从桶中飞出,也扑向何足道的面门。掌力和水柱一撞,水花四溅,泼得两人满身是水,何足道双掌之力便就此卸去。他正自全力和觉远比拚,顾不得再抵挡张君宝这一掌,噗的一下,肩头中掌。岂知张君宝小小年纪,掌法既奇,内力又是大为深厚,何足道立足不定,向左斜退三步。觉远叫道:「阿隬陀佛,阿弥陀佛,何居士饶了老僧罢!这几剑直刺得我心惊肉跳。」说着伸袖抹去脸上水珠,急忙走在一边。
何足道怒道:「少林寺卧虎藏龙之地,果真非同小可,连一个小小少年,竟也有这等身手。好小子,咱俩来比划比划,你只须接得我十招,何足道终身不履中土。」无色、无相等均知张君宝只是藏经阁中一个打杂的小厮,从未练过武功,刚才不知如何阴错阳差的推了他一掌,但说当真动武,别说十招,只怕一招便会丧生在他掌底。无相昂然道:「何居士此言差矣!你号称昆仑三圣,武学修为震古铄今,如何能和这烹茶扫地的小厮动手?
若不嫌弃,便由老僧接你十招。」何足道摇头道:「这一掌之辱,岂能便此罢休?小子,看招!」说着呼的一拳,便向张君宝胸口打去。这一半去势奇快,他和张君宝站得又近,无色、无相等便欲救援,却那里来得及?众人心中刚自暗暗叫声苦,却见张君宝两足足根不动,足尖左磨,身子随之右转,成右引左箭步,轻轻巧巧的卸开了他这一拳,跟着左掌握指变拳护腰,右掌切击而出,正是少派基本拳法的一招「右穿花手」。
这一招气凝如山,掌势已出,有若长江大河,委实是名家耆宿的风范,那里是一个少年人的身手?何足道自肩上受了他一掌,早知这少年的内力,远在潘耕三人之上,只是自忖十招之内,定能将他击败,见他这招「右穿花手」虽是少林拳的入门功夫,但发掌转身之际,雄浑沉稳,真是无懈可击,忍不住喝了声采:「好拳法!」
无相心念一动,向无色微笑道:「无色师弟,恭喜你暗中收下了这样一个得意弟子!
」无色摇头道:「不是……」但见张君宝「拗步拉弓」、「单凤朝阳」、「袖底切掌」、「二郎担衫」,连续四招,尺度之严,劲力之强,合寺僧人无出其右。
天鸣、无色、无相以及心禅七老见了张君宝这几招少林拳打得如此神威凛凛,无不相顾骇然。无相惊道:「他的拳法如此法度严谨,也还罢了,这等内劲……」说话之际,何足道已是出了第六招,心想:「我连这黄口少年尚自对付不了,竟然敢到少林寺来留简挑战,岂不教天下英雄笑掉了牙齿?」突然滴溜溜转个身子,一招「天山雪飘」,掌影飞舞,霎时之间将张君宝四面八方的裹住了。张君宝除了在华山绝顶受过杨过指点四招之外,从未有名师和他讲解武功,陡然间见到这种奇幻百端,变化莫测的上乘掌法,那里能够拆解?危急之中,身腰左转成寒鸡势,双掌举过额角,左手虎口与右手虎口遥遥相对,却是少林拳中的一招「双圈手」。这一招凝重如山,敌招不解自解。不论何足道从那一个方位进袭,全是在他「双圈手」笼罩之下。
猛听得达摩堂、罗汉堂众弟子轰雷也似的喝一声采,真是对张君宝这一招衷心钦服,赞他竟以少林拳中最平淡无奇的拳招,化解了最繁复奥妙的敌招。喝采声中,何足道一声清啸,呼的一拳向张君宝当胸击去。这一拳竟然也是自巧转拙,却是劲力非凡。张君宝应以「偏花七星」,双切掌推出。拳掌相交,只听得砰的一声,何足道身子一晃,张君宝却是向后退了三步。何足道「哼」的一声,拳法不变,又是踏上一拳,硬击硬打。张君宝所会的拳法有限,仍是应以一招「偏花七星」,双切掌向前平推,砰的一声猛响,张君宝这次退出了五步,何足道却是身子向前一撞,脸上变色,喝道:「只剩下一招,你用全力接我一下。」踏上两步,坐稳马步,一拳缓缓击出。这时少林寺前数百人声息全无,人人皆知何足道这一拳实是他一生英名之所系,自是竭了平生之力。
张君宝第三次再使「偏花七星」,这一次拳掌相交之时竟然无声无息,两人凝了一凝,在霎息间各自催动内力相抗。说到武功家数,何足道比之张君宝何步多出百倍?但一比并到内力,岂知张君宝在无意之间自「九阳真经」学得心法,内力绵绵密密,浑厚充溢,竟是不知不觉间自臻极高的境界。两人内力来回激荡数转,何足道「嘿」的一声,向后退了一步,一口热血涌到心头,想要强自忍住,但眼前一黑,终于还是喷了出来。张君宝不知适才这一下竟会使他身受重伤,心下歉疚无已,「啊哟」一声叫,奔开去便要扶他。何足道右手一挥,苦笑道:「何足道啊何足道,当真是狂得可以。」向天鸣禅师一揖到底,说道:「少林寺武功扬名千载,果然是非同小可,今日得令狂生一开眼界,方知盛名之下,实无虚士。」说着转过身来,足尖一点,已飘身在数丈之外。他停了停脚步,回头对觉远道:「觉远大师,那人叫我转告的一句话,是什么『经书是在油中』。」话声甫歇,但见他足尖连点数下,已隐身在一列古柏之后,身法之快,武林中实是罕见。众僧见他重伤之下居然仍能施展这等轻功,无不暗暗心惊。
大敌既去,众僧一齐望着天鸣,听他示下,心禅七老中一个精瘦骨立的老僧突然说道:「这个弟子的武功是谁所授?」他说话声音极是尖锐,有若寒夜枭鸣,各人听在耳里,都是不自禁的打个寒噤。天鸣、无色、无相等心中均早存有这个疑问,一齐望着觉远和张君宝。觉远师徒却呆呆站着,一时说不出话来。天鸣道:「觉远内功虽精,未学拳法,那少年的少林拳,却是何人所授?」达摩堂和罗汉堂众弟子均想,万料不到今日本寺遭逢危难,竟是由这个小厮出头,赶走强敌,老方丈定有大大的赏赐,而授他内功拳法的师父,也自必盛受荣宠。
(第一集完)
看官,这一首「无俗念」词,乃是南末年一位武学名家,有道之士。此人姓丘,名处机,道号长春子,名列全真七子之一,是全真教中出类拔萃的人物。「词品」评论此词道:「长春,世之所谓仙人也,而词之清拔如此。」这首词诵的似是梨花,其实词中真意却是赞誉一位身穿白衣的美貌少女,说她「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殊高洁」又说她「浩气清英,仙才卓荦」,「不与群芳同列」。词中所诵这美女是谁?乃是古墓派传人小龙女。她一生爱穿白衣,当真如玉树临风,琼苞堆雪,兼之生性清冷,实是当得起「冷浸溶溶月」的形容,以「无俗念」三字赠之,可说最妙不过。长春子丘处机和她在终南山上比邻而居,当年一见,便写下这首词来。
这时丘处机逝世已久,而小龙女也已嫁与神鵰大侠杨过为妻。可是在河南少室山的山道之上,却另有一位少女,正在低低念诵此词。这少女约有十八九岁年纪,身穿淡黄衣衫,骑着一头瘦瘦的青驴,正沿着山道缓缓而上。她心中默想:「也只有龙姊姊这样的人物,才配得上他。」这一个「他」字,指的自然是神鵰大侠杨过了。她也不拉缰,任着那青驴信步而行,一路上山。过了良久,她又低声吟道:「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这少女衣饰淡雅,腰间悬着一把短剑,脸上颇有风尘之色,显是远游已久,她正当诏华如花,喜乐之年,原该无忧无虑,可是容色间却隐隐有一层懊闷之意,可见闲愁袭人,眉间心上,实是无计回避。
这少女姓郭,单名一个襄字,乃是大侠郭靖和女侠黄蓉的次女,有一个外号叫作「小东邪」。她一驴一剑,只身漫游,原是想排遣心中愁闷,岂知洒入愁肠固然是愁上加愁,而名山独游,一样的也是愁思徒增。这时她正沿着河南少室山的山道而上,山势颇为陡削,但山道却是一级级宽大的石级,规模宏伟,工程甚是不小。这山道是唐时高宗为临幸少林寺而开凿,共长八里。郭襄骑着青驴委折四回,只见对面山上五道瀑布飞溅而下;高与云平,再俯视群山,已如蚁蛭。又转过一弯,遥遥望见黄墙碧瓦,好大一座寺院。
郭襄望着那连绵的屋宇,出了一会神,心想:「少林寺向来是天下武学之源,但是华山两次论剑,怎地五绝之中并无少林寺的高僧?难道寺中的和尚自忖没有把握,生怕堕了威名,索性便不去与会?又难道众僧侣修为精湛,名心尽去,武功虽高,却不去和旁人争强赌胜?」她下了青驴,缓步走到寺前,只见树木森森,荫盖者一片碑林。这些石碑大半已经毁破,字迹模糊,不知写着些什么。郭襄心想:「便是刻凿在石碑上的字,年深月久之后也须磨灭,如何刻在我心上的字,却是时间越久反而越加清晰?」一瞥眼间,只见一块大碑上刻的是唐太宗赐少林寺寺僧的御钊,钊中对少林寺僧的立功平乱,颇为嘉许。
原来唐太宗为秦王时,带兵讨伐王世充,少林寺的和尚投军立功,最著者共有十三人。十三人中只有昙宗受封为大将军,其余十二人不愿为官,唐太宗各赐紫罗袈裟一袭。郭襄神驰想象,心道:「当隋唐之际,少林寺的武功已名驰天下,数百年精益求精,这寺中卧虎藏龙,不知住着多少好手。」
便在此时,忽听得碑林旁的树丛之后,传出一阵铁链啷当之声,又听后一人诵念佛经道:「是时药叉共王立要,即于无量百千万亿大众之中,说胜妙伽他日: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郭襄听了这四句偈言,心念一动,不由得痴了,心中默默念道:「由爱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只听得那铁链拖地和念佛之声,渐渐远去。
郭襄低声道:「我却要问他一问,如何能离于爱,如何能无忧无怖?」随手将青驴的缰绳在树上一绕,拨开树丛,追了过去。只见树后是一条上山的小径,一个僧人挑了一对大桶,口中念佛,缓缓往山上走去。郭襄快步跟上,到和那僧人相距十余丈处,不由得吃了一惊,只见那僧人挑的是一对大铁桶,每只铁桶都比平常的水桶大了三倍有余,而那僧人颈中、手上、脚上,更是绕满了粗大的铁链,行走时铁链拖地,不住发出声响。这对大铁桶本身便有数百斤,桶中装满了水,重量更是惊人。郭襄叫道:「大和尚,请留一步,小女子有一言请教。」
那僧人回过头来,两人相对,都是一愕。原来这僧人便是觉远,三年以前,郭襄在华山绝顶曾和他有一面之缘。郭襄知他虽然生性迂腐,但内功深湛,不在当世任何一位最强的高手之下,当下说道:「我道是谁,原来觉远大师。你如何变成了这等模样?」觉远点了点头,脸上微微一笑,双手合什行礼,并不答话,转身便走。郭襄叫道:「觉远大师,你不认得我了么?我是郭襄啊。」觉远又是回首一笑,点了点头,这次更不停步。郭襄又道:「是谁用铁链绑住了你?如何这般虐待你?」觉远左掌伸到脑后摇了几摇,示意她不必再问。
郭襄好奇心起,见了这等怪事,如何肯不弄个明白?当下飞步追赶,想抢在他面前拦住,岂知觉远虽然全身带了铁链,又挑着一对大铁桶,不论郭襄如何快步追赶,始终追不到他身前。郭襄童心大起,施展开家传轻功,双足一点,身子便如燕子般飞起,伸手往铁桶边上抓去。眼见这一抓必能抓中,不料落手之时,终究还是差了两寸。郭襄叫道:「大和尚,这般好本事,我非追上你不可。」但见觉远不疾不徐的迈步而行,铁链声当啷当啷,有如乐音,越走越高,直至后山,郭襄直奔得气喘渐急,仍是和他身子相距丈余,不由得心中佩服:「爹爹妈妈在华山之上,便说这位大和尚武功极高,当时我还不大相信,今日这么一试,这才知爹妈的话果然不错。」
只见觉远转身走到一间小屋之后,将铁桶中的两桶水都倒进了一口井中。郭襄大奇,说道:「大和尚,你莫非疯了,挑水倒在井中干么?」觉远神色平和,只摇了摇头。郭襄忽有所悟,笑道:「啊,你是在练一种高深的武功。」觉远摇了摇头。郭襄心中着恼,道:「我刚才明明听得你在吟经,又不是哑了,怎地不答我的话?」觉远合什行礼,脸上似有歉意,可是仍旧一言不发,挑了两只铁桶,便下山去。郭襄探头到井口一望,只见井水清澈,隐隐冒上来一股寒气,也无什么特异之处,怔怔的望着觉远的背影,心头充满了疑云。
她适才这一阵追赶,微感心浮气躁,于是坐在井栏之上,观看四下里的风景,这时置身之处,已高于少林寺中所有的屋宇,但见少室山层崖刺天,横若列屏,崖下风烟飘渺,只听得寺中钟声自下面随风送了上来,令人一洗烦俗之气。郭襄心想:「这和尚的弟子不知在那里,和尚既不肯说,我问那个少年便了。」当下信步落山,想找觉远的弟子张君宝来一问。走了一程,忽听得铁链声响,觉远又挑了水走上山来。郭襄闪身在树后一躲,心想:「他明着不肯说,我暗中瞧瞧他到底在捣什么鬼?」
但听得铁链之声渐近,只见觉远肩头仍是挑着那一对铁桶,手中却拿着一本书,一面走,一面看得津津有味。郭襄待他走到身边,猛地里一跃而出,叫道:「大和尚,你看甚么书?」觉远失声叫道:「啊哟,吓了我一跳,原来是你。」郭襄笑道:「你装哑巴装不成了吧,怎么说话了?」觉远微有惊色,向左右一望,摇了摇手。郭襄道:「你怕什么?
」觉远还未回答,突然树林中转出两个黄衣僧人,当先一人喝道:「觉远,不守戒法,擅自开口说话,何况又和庙外生人对答,更何况又和年轻女子说话?这便见戒律堂首座去。
」觉远垂头丧气,点了点头,跟在那两个僧人之后。
郭襄大为惊怒,喝道:「天下还有不许人说话的规矩么?我自识得这位大师,我自跟他说话,干你们何事?」那身材较高的黄衣僧人白眼一翻,说道:「千年以来,少林寺向不许女流之辈擅入。姑娘请下山去吧,免得自讨没趣。」郭襄心中更怒,说道:「女流之辈便怎样?难道女子便不及男子了?你们为何难为这位觉远大师?既用铁链捆绑他,又不许他说话?」那僧人冷冷的道:「本寺之事,便是皇帝也管不着,何劳姑娘多问。」郭襄怒道:「我知道这位大师是个忠厚老实的好人,你们欺他仁善,便这般折磨于他,哼哼,天鸣禅师呢?无色和尚、无相和尚在那里?你去叫他们出来,我倒要问问这个道理。」
那两个僧人听了,心中都是一惊,原来天鸣禅师是少林寺的方丈,无色禅师是本寺罗汉堂首座,无相禅师是达摩堂首座,三人在寺中,位望尊崇,寺中僧侣向来只称「老方丈」、「罗汉堂座师」、「达摩堂座师」而不敢直呼法名,岂知一个年轻女子竟敢上山来大呼小叫,直斥其名。那瘦长的僧人法名弘明,是戒律堂首座的大弟子,奉了座主之命,和师弟弘缘一同监视觉远,这时听郭襄言语莽撞,喝道:「女施主再在佛门清净之地滋扰,可恕小佛无礼了。」郭襄道:「难道我还怕了你这和尚?你快快把觉远大师身上的铁链除去,那便算了,否则我找天鸣老和尚算帐去。」
原来郭襄自和杨过、小龙女夫妇在华山绝顶分手后,三年来没得到他二人半点音讯。
她心中长自记挂,于是禀明父母,说要出来游山玩水,实则却是到处打听杨过的消息。她倒也不一定要和他夫妇会面,只须听到一些杨过如何在江湖上行侠的讯息,心中也便满足了。偏生一别之后,他夫妇俩从此便不在江湖上露面,不知到了何处隐居,郭襄自北而南,又从东至西,几乎踏遍了大半个中原,始终没听到有人说起神鵰大侠杨过六字。这一日她到了河南,想起杨过昔日曾说和少林寺的方丈等人相识,心想说不定那方丈会知道他的踪迹,这才上少林寺来。不料未进山门,先碰到觉远这件怪事。
弘明、弘缘两人见郭襄腰悬短剑,心下更是恼怒。弘缘沉着嗓子道:「你把腰间兵刃留下,咱们也不跟你一般见识,快快下山去吧。」
郭襄听弘缘竟要她将兵刃留下,怒气更增,从腰间解下短剑,双手托起,冷笑道:「好吧,谨遵台命。」弘缘自幼在少林寺出家,十多年来总是听师伯、师叔、师兄们说少林寺是天下武学的总源,又听说不论是名望多大、本领多强的武林高手,从不敢携带兵刃走进少林寺的山门。此刻郭襄虽然未入寺门,但已是在少林寺的范围之内。弘缘眼见她只是个年轻姑娘,那将她放在心上,只道她真是怕了自己,乘乖地交出短剑,于是袍袖一拂,罩住自己双手,便去按郭襄的短剑。
他手指刚碰到剑鞘,突然间手臂一震,如中电掣,但觉一股强力从短剑上传了过来,推着他向后一仰,立足不定,登时摔倒。他身在斜坡之上,一经摔倒,便骨碌碌的向下滚了十余丈,好容易抓住小路旁的一棵小树,这才不再滚动。弘明又惊又怒,喝道:「你吃了狮子心豹子胆,竟到少林寺撒野来啦!」转过身来,踏上一步,右手一拳击出,左掌跟着在右拳背上一搭,双掌下劈,正是「闯少林」第二十八势「翻身劈击」。郭襄见他出拳有风,武功显是比弘缘强了许多,于是握住剑柄,连剑带鞘向他肩头砸了下去。弘明沉肩回掌,来抓剑鞘。觉远在旁瞧得惶急,大叫:「别动手,别动手!有话好说。」便在此时,弘明一把已抓住剑鞘,正欲运劲里夺,猛觉手心一震,双臂隐隐酸麻,只叫得一声:「不好!」郭襄一腿横扫,将他踢了下去。弘明所受的这一招却比弘缘重得多,一直滚了二十余丈,头脸上擦出不少鲜血,这才停住。
郭襄心道:「我上少林寺来是打听大哥哥的讯息,平白无端的跟他们动手,当真好没来由。」一瞥眼,只见觉远愁眉苦脸的站在一旁,当即抽出短剑,便往他手脚上的铁链削去。她这短剑虽不是稀世奇珍,却也是极锋锐的利器,只听当啷啷几声响,铁链断了三条。觉远连呼:「使不得,使不得!」郭襄道:「什么使不得?」指着正向寺内奔去的弘明弘缘二人说道:「这两个恶和尚定是去报讯,咱们快走。你那个姓张的小和尚呢?带了他一起走吧!」觉远只是摇手,忽听得身后一人说道:「多谢姑娘关怀,小的在这儿。」
郭襄回过头来,只见身后站着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粗眉大眼,身材魁伟,脸上却犹带稚气,正是三年前曾在华山之巅会过的张君宝。比之当日,他身形已高了许多,但容貌却无甚改变。郭襄大喜,说道:「这里的恶和尚欺侮你师父,咱们远远的走了吧。」张君宝摇头道:「没有谁欺侮我师父啊。」郭襄指着觉远道:「那两个恶和尚用铁链绑着你师父,连一句话也不许他说,这还不是欺侮?」觉远苦笑摇头,指了指山下,示意郭襄及早脱身,免惹事端。
这小东邪郭襄却是天生的侠义心肠,她明知少林寺武功胜过她的人真是车载斗量,不计其数,但既看见了眼前的不平之事,决不能便此撤手不顾,可是一面却又担心寺中好手出手截拦,当下一手拉了觉远,一手拉了张君宝,顿足道:「快走快走,有什么事下山去慢慢说不好么?」
一言甫毕,忽见山坡下黄墙的边门中涌出七八个僧人,手中都提着齐眉木棍,吆喝道:「那里来的野婆娘,胆敢至少林寺中撤野?」张君宝提起嗓子道:「各位师父不得无礼,这位是……」郭襄忙道:「别说我名字。」她想今日祸事看来闯得不小,说不定闹下去会不可收拾,一人做事一人当,别牵累到了爹爹妈妈,于是又补上一句:「咱们翻山走吧!千万别提我爹爹妈妈和朋友的姓名。」忽听得背后山顶上吆喝声响,又涌出七八个僧人。
郭襄见前后都出现了僧人,秀眉深蹙,急道:「你们这两个人婆婆妈妈!没点男子汉气概,到底走是不走?」张君宝道:「师父,郭姑娘是一片好意……」便在此时,下面边门中又窜出四个黄衣僧人,飕飕飕的奔上坡去,手中虽都没持兵器,但身法迅捷,衣襟带风,武功大是不凡。郭襄见这般情势,便是想单独脱身亦已不能,索性凝气卓立,静观待变。当先一个僧人奔到离郭襄四丈之处朗声说道:「罗汉堂首座师尊传谕,着来人放下兵刃,在山下立雪亭中陈明详情,听由法谕。」郭襄冷笑道:「少林寺的大和尚们官派十足,官腔打得倒好听,请问各位大和尚,做的是大宋皇帝的官儿呢,还是做的蒙古皇帝的官?」
这时淮水以北,大宋的国土均已沦陷,少林寺所在之地自也早归蒙古该管,只是蒙古大军连年进攻襄阳不克,忙于调兵遣将,也无余力来理会丛林寺观的事,因此少林寺一如其旧,与从前并无不同。那僧人听郭襄的讥刺之言甚是厉害,不由得脸上一红,心中也觉对外人下令传谕,有些不妥,于是语转和缓,合什说道:「不知女施主何事光临敝寺,且请放下兵刃,赴山下立雪亭中奉茶说话。」郭襄道:「你们不让我进寺,我便希罕了,哼,难道少林寺中有宝,我见一见便沾了光么?」她见情势不佳,便想乘此收篷,跟着又向张君宝使了眼色,低声道:「到底走不走?」张君宝摇了摇头,嘴角向觉远一努,意思说是要服侍师父。
郭襄朗声道:「好,我不管啦,我走了。」拔步便下坡去。第一个黄衣僧侧身让开,第二个和第三个黄衣僧却同时伸手一拦,齐声道:「且慢,将兵刃放下了。」郭襄眉毛一扬,手按剑柄。第一个僧人道:「咱们少林寺千年来的规矩,还请包涵。」郭襄听他言语彬彬有礼,心下倒是颇费踌躇:「倘若不留短剑,势必有一场争斗,自己孤身一人,如何是阖寺僧众的敌手?但若竟将短剑留下,岂不是将爹爹、妈妈、外公、姊姊、姊夫、大哥哥、龙姊姊的面子一古脑儿都丢得干净?」
她一时沉吟未决,蓦地里眼前黄影一晃,一个声音喝道:「到少林寺来既带剑又伤人,世上焉有是理?」跟着劲风飒然,五只手指往剑鞘上抓了下来。这僧人若不贸然出手,郭襄一番迟疑之后,多半便会将短剑留下。须知她和乃姊郭芙大不相同,虽然豪爽,却不鲁莽,眼前处境既是极度不利,她便会暂忍一时之气,日后再去和外公、爹妈商量,回头找这场子。但那僧人突然恃强伸手夺剑,郭襄岂能眼睁睁的让他将剑夺去?
这僧人的擒拿手法既狠且巧,一抓住剑鞘,心想郭襄定会向里回夺,一个和尚跟一个年轻女子拉拉扯扯,实在大是不雅,当下运劲向左斜推,跟着抓而向右。郭襄被他这么一推一抓,果然已拿不牢剑鞘,危急中握住剑柄往外一抽,刷的一声,寒光出匣。那僧人右手将剑鞘夺了过去,左手的五根手指却被短剑一齐割断,剧痛之下,举剑鞘往郭襄脸上便点,郭襄斜剑一迎,当的一响,将剑鞘斩为两截。那僧人这时也已支持不住,脸色雪白,往旁退开。
众僧人见同门身受重伤,无不惊恐,挥杖舞棍,一齐攻来。郭襄心想:「一不做二不休,反正今日已不能善罢。」当下使出家传的「落英剑法」,便往山下冲去。众僧人排成三列,仰头挡住。
那「落英剑法」乃是黄药师从「落英掌法」的路子中演化而来,虽不若「玉箫剑法」
的精妙,却也是桃花岛的一绝,但见青光激荡,剑花点点,便似落英缤纷,四散而下,霎时间僧人中又有两人受伤。但郭襄虽然略占上风,背后的僧人却又抢到,居高临下的夹攻。只见边门中僧人一个又一个的涌出,愈战愈多。按理说郭襄早已抵挡不住,只是少林僧众慈悲为本,不能在山上伤她性命,是以所出招法都不是杀手,只求将她打倒,好好训诫一番,扣下她的兵刃,这便将她逐下山去。可是郭襄剑光错落,要攻近她的身子,却也不易。众僧初时只道一个少龄女郎,还不轻易打发?待见她剑法精奇,始知她若不是名门之女,便是名师之徒,只恐得罪不得,一面出招时更有分寸,一面急报罗汉堂首座无色禅师。
互斗之间,只见一个身材高瘦,便似一条竹竿般的老年僧人缓步走近,双手笼在袖中,微笑着旁观众人相斗,不时有两个僧人走到他的身前,低声禀告几句。郭襄已打得剑法微见凌乱,大声喝道:「说什么天下武学之源,原来是几个大和尚一拥而上,倚多为胜。
」无色禅师说道:「各人住手!」众僧人一听,立时罢斗跳开。无色禅师道:「姑娘尊姓,令尊和尊师是谁?光临少林寺,不知有何贵干?」郭襄心道:「我爹娘的姓名不能告诉你。我到少林寺来是为了打听大哥哥的讯息,这事也不能在众人之前说了出来。今日之事已闹成这等模样,日后爹娘和大哥哥知道,定要怪我,不如悄悄的溜了吧。」于是说道:
「我的姓名不能跟你说,我不过见山上风景优美,这便上来游览玩耍。原来少林寺比皇宫内院还要厉害,动不动便要扣留人家兵刃。请问大师,我走进了少林寺的山门没有?当日达摩祖师传下武艺,想来也不过教众僧强身健体,便于精进修为,想不到少林寺的名头越来越大,武功越来越高,倚众逞强的名头也是越来越响。好,你们要扣我兵刃,这便留下,除非你们将我杀了,否则今日之事,江湖上不会无人知晓。」
她本来便伶牙俐齿,这一件事原来也非全是她的过错,一席话只将无色禅师说得哑口无言。郭襄也想:「这一番胡闹,我固然是怕人知晓,看来少林寺更是不愿张扬。数十个和尚围斗一个年轻姑娘,说出去有什么好听?」当下「哼」的一声,将短剑往地下一掷,举步便行。
无色禅师斜步上前,袍袖一拂,已将短剑卷起,只见地下鲜血斑斑,有数人在短剑之下受伤,但剑锋上却是无半点血渍,于是双手托起剑身,说道:「姑娘既不愿见示家门师承,这口宝剑还请收回,老衲恭送下山。」郭襄嫣然一笑,道:「还是老和尚通达情理,这才是名家风范呢。」她既占到便宜,随口便赞了无色一句,当下伸手拿剑,一提之下,不禁吃了一惊!
原来无色禅师掌心生出一股吸力,郭襄虽然抓住剑柄,却不能提起剑身。她连运三下劲,始终无法取过短剑,说道:「好啊,你是显功夫来着。」突然间左手斜挥,轻轻一拂,拂向他左颈的「天鼎」「巨骨」两穴。无色心下一凛,斜身闪避,气劲便此一松,郭襄应手提起短剑。无色道:「好俊的兰花拂穴手功夫!姑娘跟桃花岛主是怎生称呼?」郭襄笑道:「桃花岛主吗?我便叫他作老东邪。」原来桃花岛主东邪黄药师,乃是郭襄的外公。他性子怪僻,向来不遵礼法。他叫外孙女为「小东邪」,郭襄便叫他老东邪,黄药师非但不以为忤,反而很是喜欢。这一层无色禅师却那里知道,听了郭襄这句话,心想黄药师定然和她并无渊源,否则她岂敢如此无礼乱说?这么一来,倒是少了一层顾忌。
无色禅师少年时出身绿林,虽然在禅门中数十年修持,佛学精湛,但往日豪气,仍是不减,郭襄不肯说出师承来历,他偏偏要试她出来,当下朗声笑道:「小姑娘接我十招,瞧老和尚眼力如何,能不能说出你的门派。」郭襄道:「十招中瞧不出,那便如何?」无色禅师哈哈大笑,说道:「你若是接得下老衲十招,那还有什么说的,自是唯命是听。」
郭襄指着觉远道:「我和这位大师昔年曾有一面之缘,要代他求一个情。倘若十招中你说不出我的师父是谁,你须得答应我,不能再难为这位大师。」无色甚是奇怪,心想觉远迂腐腾腾!数十年来在藏经阁中管书,从来不与外人交往,怎会识得这个女郎?于是说道:
「咱们本就没难为他啊。本寺僧众犯了戒律,均须受罚,那也不算是什么难为。」郭襄小嘴一扁,冷笑道:「哼,说来说去,你还混赖。」无色双掌一击,道:「好,依你依你。
老衲若是输了,便代觉远师弟挑这三千一百零八担水。姑娘小心,我要出招了。」
郭襄跟他说话之时,心下早已计议定当,寻思:「这老和尚气凝如山,武功定是十分了得,倘若由他出招,我竭力抵御,非显出爹爹妈妈的武功不可。不如我占了机先,连发十招。」听他说到「姑娘小心,我要出招了」这两句话,不待他出拳抬腿,嗤的一声,短剑当胸刺过去,用的仍是桃花岛「落英剑法」中的一招,叫作「万紫千红」,剑尖刺出时不住颤动,使敌人瞧不定剑尖到底攻向何处。无色知道厉害,不敢对攻,当即斜身闪开。
郭襄喝道:「第二招来了!」短剑回转,自下而上倒刺,却是全真派剑法中一招「天绅倒悬」。无色道:「好,是全真剑法。」郭襄道:「那也未必。」短剑一刺不中,眼见无色反守为攻,伸指来拿自己手腕,暗吃一惊:「这老和尚果然了得,在这如此凶险的剑招之下,居然赤手空拳的还能抢攻。」眼见他手指伸到面门,短剑幌了幌,使的竟是「打狗棒法」中的一招「恶犬拦路」,乃属「封」字诀。原来她自幼和丐帮的前任帮鲁有脚交好,喝酒猜拳之余,有时便缠着他比试武艺。丐帮中虽有规矩,打狗棒法是镇帮神技,非帮主不传,但鲁有脚使动之际,郭襄终于偷学了一招半式。何况先任帮主黄蓉是她母亲,现任帮主耶律齐是她姊夫,这打狗棒法她看到的次数着实不少,纵然不明其中诀窍,但猛地里依样葫芦的使出一招来,却也是骇人耳目。无色的手指刚要碰到她的手腕,突然白光闪动,剑锋的来势神妙无方,险些儿五根手指一齐削断,总算他武功卓绝,变招快速,百忙中硬生生的倒退两步,但嗤嗤声响,袍袖上已给短剑划破了一条长长的口子。无色禅师变色斜睨,背上惊出了一阵冷汗。
郭襄大是得意,笑道:「这是什么剑术?」其实天下根本无此剑术,她只不过偷学到一招打狗棒法,用在剑招之中,只因那打狗棒法过于奥妙,郭襄虽然使得似对非对,却也将一位大名鼎鼎的少林高僧吓得满腹疑团瞠目不知所对。郭襄心想;「我只须再使得几招打狗棒法,非杀得这老和尚大败亏输不可,只可惜除了这一下子,我再也不会了。」不待无色缓过气来,短剑轻扬飘身而进,姿态飘飘若仙,剑锋向无色的下盘连点数点,却是从小龙女处学来的一招玉女剑法「凌波微步」。
那玉女剑法乃当年女侠林朝英所创,不但剑招凌厉,而且讲究丰神脱绝,姿式娴雅,以郭襄这么一位美貌少女使将出来,当真令人瞧得心旷神怡。众僧人从所未见,无不又惊又喜。
一 昆仑三圣
要知少林派的「达摩剑法」、「罗汉剑法」等等,走的均是刚猛路子,那「玉女剑法」在江湖上绝迹已久,性质与少林派的诸种剑术又截然相反,只是一招「凌波微步」,已使无色禅师茫然若失。其实这玉女剑法也未必真的胜于少林多路剑术,只是一眼瞧来实在美绝丽绝,有如佛经中所云:「容仪婉媚,庄严和雅,端正可喜,观者无厌。」无色禅师见了如此美妙的剑术,只盼再看一招,当下斜身闪避,待她再发。郭襄剑招斗变,东趋西走,连削数剑。张君宝在旁看得出神,忽地「噫」的一声。原来郭襄使的这一招是「四通八达」,三年前杨过在华山之巅传授张君宝,郭襄在旁瞧在眼中,这时便使了出来。
当年杨过所授的乃是掌法,这时郭襄变为剑法,威力已减弱了几成,何况无色禅师的武功胜她甚多,其时张君宝能用以制住尹克西,此刻郭襄却不能用以制住无色。但剑术之奇,却已足使无色暗暗心惊。屈指数来,郭襄已连使五招,无色竟是瞧不出丝毫头绪。他盛年之时纵横江湖,阅历极富,十余年来身任罗汉堂首座,更是精研各家各派的武功,以与本寺的武功相互参照比较,而收截长补短,切磋攻拒之效。因此他自信不论是何方高人,数招中必能瞧出他的来历,他和郭襄约到十招,已是留下了极大余地,岂知郭襄的父母师友,尽是当代第一流的高手,她在每人的武功中截出一招,只瞧得无色眼花缭乱,出尽全力,方始堪堪招架得住,至于对方的门派剑法,那里说得出什么名目。
那四通八达的四剑八式一过,无色心念一动:「我若任她出招,只怕她怪招源源不绝,别说十招,一百招也未必能瞧出什么端倪。只有我发招猛攻,她便非使出本门武功拆解不可。」当即上身左转,一招「双贯拳」,双拳虎口相对,划成弧形交相撞击。郭襄见他拳势劲力奇大,不敢挡架,身形一扭,竟从双拳之间溜了过去。这一招是什么?原来是她在万花谷中见瑛姑与杨过相斗,弱不敌强,便使「泥鳅功」溜开。
无色喝采道:「好身法,再接我一招。」左掌圈花扬起,屈肘当胸,虎口朝上,正是少林拳中的「黄莺落架」。他是少林寺中的武学大师,身份不同,虽然所会武功之杂,不下郭襄,但每一招每一式,使的均是最纯正的本门武功。那少林拳门户正大,看来似乎平平无奇,但练到精深之处,实是威力无穷。他这左掌圈花一扬,郭襄但觉自己上半身已全在掌力笼罩之下,当即倒转剑柄,以剑柄作为手指,使一招从武修文处学来的「一阳指」
,径点他的手腕上「腕骨」「阳谷」「养老」三穴。她的「一阳指」点穴功法实只学到一点儿皮毛,肤浅之至,但一阳指点三穴的手法,却正是一阳指功夫的精要所在。一灯大师的一阳指功夫天下驰名,无色禅师自然识得,他一见郭襄出此一招,一惊之下,急忙缩手变招。其实无色倘若并不缩手,任她连撞三处穴道,登时便可发觉这「一阳指」功夫并非货真价实,但双方各出全力搏斗之际,他岂肯轻易以一世英名,冒险相试?
郭襄嫣然一笑,道:「大和尚倒识得厉害!」无色哼了一声,击出一招「单凤朝阳」
,这一招双手大开大阖,宽打高举,使她的一阳指无法用上,郭襄双拳交错,若有若无,正是老顽童周伯通得意杰作七十二路空明拳中第五十四路「妙手空空」。这路拳法是周伯通所自创,江湖上并未流传,无色纵然渊博,却也无法识得,当下双掌划弧,发出一招「偏花七星」。这时双掌犹如电闪,一下子切到了郭襄掌上,要她若不是出内力相抗,手掌便须向后一拗而断。
无色禅师一招一式,均从平淡之中见功夫,这一招「偏花七星」似慢实快,似轻实重,姿式是「闯少林」的姿式,意劲内力,却出自「神化少林」的精奥。少林派武功天下扬名,无色禅师是个中高手,这一招击来,果然是气吞河海,沛然莫御。小郭襄手掌被制,心想:「难道你真能拆断我的掌骨不成?」顺手一挥,使出一招「铁蒲扇手」,以掌对掌,反击过去。这一招她是从武修文之妻完颜萍处学来,乃是当年铁掌水上飘裘千仞传下来的心法。这铁掌功在武学诸派掌法之中,向称刚猛第一,无色禅师精研掌法,如何不知?
眼见这女郎猛地里使出这招铁掌帮的看家掌来,不禁吓了一跳,若是跟他硬拚掌力,一来不愿便此伤她,二来却也真的对铁掌功夫有三分忌惮。他是个忠厚豪迈之人,但见郭襄每一招都使得似模似样,他虽见多识广,一时之间却没想到若要精研这许多门派的武功,岂是这二十岁不到的少女就能办到。当下急忙收掌,退开半丈。
郭襄嫣然一笑,叫道:「第十招来了,你瞧我是什么门派?」左手一扬,和身欺上,右手伸出便去托拿无色的下颚。旁观众僧和无色情不自禁,都是一声惊呼,原来这一招「苦海回头」,正是少林派正宗拳艺的擒拿手法,却是别派所无。但这种擒拿功夫近身相搏,生死决于呼吸之间,若非有十分把握或是到了紧急关头,决不肯轻易使用。这一招「苦海回头」用意是左手按住敌人头顶,右手托住敌人下颚,将他头颈一扭,倘若成功,重则扭断敌人头颈,轻则扭脱关节,乃是一招极厉害的杀手。
无色禅师见她竟然使到这一招,当真孔夫子门口读孝经,鲁班门前弄大斧,不由得又是好气,又是好笑。这种擒拿手法他在数十年前早已拆得滚瓜烂熟,一碰上便是不加思索,随手施应,即令是睡着了,遇到这种招式只怕也能对拆,当下斜身踏步,左手横过郭襄体前,一翻手,已扣住了她的胁下,右手疾如闪电,伸手到郭襄的膝弯之后。这一招叫做「挟山超海」,原是拆解那招「苦海回头」的不二法门,双手一提,便能将敌人身子提得离地横起。郭襄接下去本可用「盘肘」式反压他的手肘,既能脱困,又可反制敌人,但无色禅师这一招实在来得太快,眼睛一瞬,身子便已被提起,她双足离地,还能施展什么功夫,自然是输了!
无色禅师随手将郭襄制住,心中一怔:「糟糕,我只顾取胜,却没想到辨认她的师承门派。她在十招中使了十种不同的拳法,那是如何说法?我总不能说她是少林派!」郭襄用力一挣,叫道:「放开我!」只听得铮的一声响,从她身掉下了一件物事。郭襄叫道:
「老和尚,你还不放我?」无色禅师是个有道高僧,眼中看出来众生平等,别说已无男女之分,纵是马牛猪犬,他也一视同仁,哈哈大笑道:「老衲这一把年纪,做你祖父也做得,还怕什么?」说着双手一送,将她拋出二丈之外。这一下过手,郭襄虽然被制,但无色在十招之内,终究认不出她的门派,他这种有身之人,说过了的话如何不算?正要出言服输,一俯身,忽见地下黑黝黝的一团物事,那两个铁铸的罗汉。
只听郭襄说道:「大和尚,你可认输了吧?」无色抬起头来,喜容满面,笑道:「我怎么会输?我知道令尊是郭靖,令堂是女侠黄蓉,桃花岛主是你外公。令尊学兼江南七怪、桃花岛、九指神丐、全真派各家之长,郭二小姐家学渊源,身手果然不凡。」这一番话只把郭襄听得瞪目结舌,半晌说不出话来,心想:「这老和尚真邪门,我这十招包罗了十位亲友的不同武功,他居然仍旧认了出来。」
无色禅师见郭襄茫然自失,当下笑吟吟的俯身从地下拾起一对铁铸的小罗汉,说道:
「郭二姑娘,老和尚不能骗你小孩子,我所以能认出你来,全凭这对罗汉。杨大侠可好?
你可有见到他么?」郭襄一怔之下,立时恍然,说道:「你没见到我大哥和龙姊姊吗?我上宝剎来,便是来打听他二人的下落。啊,你不知道,我说的大哥哥和龙姊姊,便是杨过杨大侠夫妇了。」无色道:「数年之前,杨大侠曾来敝寺盘桓数日,跟老和尚很是说得来。后来听说他在襄阳城外击毙蒙古皇帝,名扬天下,敝寺僧众接到这个讯息,无不欢忭。
不知他刻下是在何处?原来他已成婚,他那位夫人,看来也必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女侠了?
」
他二人都甚性急,均欲知杨过的音讯,你问一句,我问一句,却是谁也没回答对方的问话。郭襄站立山坡之上,呆了半晌,说道:「原来你便是无色禅师,怪不得武功如此高明。嗯,我还没谢过你送给我的生日礼物,今日得谢谢你啦。」无色笑道:「咱们当真是不打不相识。你见到杨大侠时,可别说老和尚以大欺小。」郭襄望着远处山峰,自言自语:「几时方能见着他啊。」
原来当郭襄满十六岁做生日之时,杨过忽发奇想,柬邀江湖同道,群集襄阳给她庆贺生辰。一时白道黑道上无数武林高手,冲着杨过的面子,都受邀赶到祝寿,即使无法分身的,也都赠送珍异贺礼。无色禅师请人带去的生日礼物,便是这一对精铁铸成的罗汉。这对铁罗汉肚腹之中装有机括,扭紧弹簧之后,能对拆一套少林罗汉拳,那是百余年前少林寺中一位异僧化了无数心血,方始制成,端的是灵巧精妙无比。郭襄觉得好玩,便带在身边,想不到今日从怀中跌将出来,终于给无色禅师认出了她的身份。郭襄适才所使的一招,分别学自各位师友,无一不是奥妙绝伦之作,最后一招少林拳法,便是从这对铁罗汉身上学来。
无色笑道:「格于敝寺历代相传的寺规,不能请郭二姑娘到寺中随喜,务请包涵。」
郭襄黯然道:「那没有什么,我问的事,反正也问过了。」无色又指着觉远道:「至于这位师弟的事,我慢慢再跟你解释。这样吧,老和尚陪你下山去,咱们找一家饭铺,让老和尚作个东,好好喝几天洒,你说怎样?」无色禅师在少林寺中位分极高,意对郭襄这样一个妙龄女郎如此尊敬,要自送她下山,隆重款待,众僧侣在旁听了,心中都是暗暗称奇。
郭襄道:「大师不必客气。小女子出手不知轻重,得罪了几位师兄,还请代致歉意,这便别过,后会有期。」说着施了一礼,转身下坡。无色笑道:「你不要我送,我也要送。那年姑娘生日,老和尚正当坐关之期,没能亲来道贺,心中已自不安,今日光临敝寺,若再不恭送三十里,岂是相待贵客之道?」郭襄见他一番诚意,又喜他言语豪爽,也愿和他结个方外的忘年之交,于是微微一笑,道:「走吧!」
当下二人并肩下坡,走过立雪亭后,只听得身后脚步声响,回首一看,只见张君宝远远在后跟着,却是不敢走近。郭襄笑道:「张兄弟,你也来送客下山吗?」张君宝脸上一红,应了一声:「是!」便在此时,只见山门前一个僧人大步奔下,他竟是全力施展轻功,跑得十分匆忙,无色眉头一皱,说道:「大惊小怪的干什么?」那僧人奔到无色身前,行了一礼,低声说了几句话。无色脸色忽变,大声道:「竟有这等事?」那僧人道:「老方丈请首座便去商议。」
郭襄见无色脸上神色颇是为难,知他寺中必有要事,说道:「老禅师,朋友相交,贵在知心,一些俗礼算得了什么?你有要事便请回去。他日江湖相逢,有缘邂逅,咱们再喝酒论武,有何不可?」无色喜道:「怪不得杨大侠对你这般看重,你果然是人中英侠,女中丈夫,老和尚交了你这个朋友。」郭襄微微一笑,道:「你是我大哥哥的朋友,自然也是我的朋友。」当下两人施礼而别,只见无色大袖飘飘,回向山门。
郭襄循路下山,张君宝在她的身后,相距五六步,终是不敢和她并肩而行。郭襄道:
「张兄弟,他们到底干么欺侮你师父?你师父一身精湛内功,怕他们何来?」张君宝走近两步,说道:「寺中戒律精严,僧众凡是犯了事的,都须受罚,倒不是故意欺侮师父。」
郭襄奇道:「你师父真是个正人君子,天下从来没这样的好人,他又犯了什么事?我瞧他一定是代人受过,要不,便是什么事弄错了。」张君宝叹口气道:「这事的原委姑娘其实也知道,还不是为了那部楞伽经。」郭襄道:「啊,是给潇湘子和尹克西这两个家伙偷去的经书么?」张君宝道:「是啊。那日在华山绝顶,小人得杨过大侠的指点,亲手搜查了那两人全身,自一下华山之后,再也找不到这两个人的踪迹。咱师徒俩无奈,只得回寺来禀报方丈和戒律堂首座。那部楞伽经是达摩祖师亲手所书,戒律堂首座责怪我师徒经管不慎,以致失落无价之宝,重加处罚,原是罪有应得。」
郭襄叹了口气,道:「那叫做晦气,什么罪有应得?」她比张君宝只大几岁,但俨然以大姊姊自居,又问:「为了这事,便罚你师父不许说话?」张君宝道:「这是寺中历代相传的戒律,上镣挑水,不许说话。我听寺里的老禅师们说,虽然这是处罚,但对受罚之人其实也大有好处。一个人一不说话,修为自是易于精进,而上镣挑水,也可强壮体魄。
」郭襄笑道:「这么说来,你师父非但不是受罚,反而是在练功了,倒是我的多事。」张君宝忙道:「姑娘一番好心,师父和我十分感激,永远不敢忘记。」郭襄轻轻叹了口气,心中说道:「可是旁人却早把我忘记得一乾二净了。」
只听得树林中一声驴鸣,郭襄那头青驴便在林中吃草。郭襄道:「张兄弟,你也不必送我啦。」呼哨一声,招呼青驴近前。张君宝颇有不舍之情,却又没什么话好说。郭襄知他心意,将手中那对铁罗汉递了给他,道:「这个给你。」张君宝一怔,不敢伸手去接,道:「这……这个……」郭襄道:「我说给你,你便收下了。」张君宝道:「我……我…
…」郭襄将铁罗汉塞在他的手中,纵身一跃,上了驴背。
突然山坡石级上一人叫道:「郭二姑娘,且请留步。」正是无色禅师又从寺门中奔了出来,郭襄心道:「这个老和尚也忒煞多礼,何必定要送我?」只见无色行得甚快,片刻间便到了郭襄身前,他向张君宝道:「你回寺中去,别在山里乱走乱闯。」张君宝移身答应,向郭襄凝望一眼,走上山去。
无色待他走开,从袍袖中取出一张纸笺来,道:「郭二姑娘,你可知道是谁写的么?
」郭襄下了驴背,接过一看,见是一张诗笺,笺上墨渖淋漓,写着两行字道:「十天后,昆仑三圣亲赴少林寺,领教武林绝学。」笔势挺拔遒劲,当真是力透纸背。郭襄看了,问道:「昆仑三圣是谁啊,这三个人的口气倒大得紧。」无色道:「原来姑娘也不识得他们。」郭襄摇头道:「我不识得。连『昆仑三圣』的名字也从听爹爹妈妈说过。」无色道:
「奇便奇在这儿。」
郭襄道:「什么奇怪啊?」无色道:「姑娘和我一见如故,这事自可对你实说。你道这张纸笺是在那里得来的?」郭襄道:「是那昆仑三圣派人送来的么?」无色道:「若是派人送来,那也没什么奇怪了。常言道树大招风,我少林寺数百年来号称是天下武学的发源之所,因此不断有高手到寺中来挑战较艺,那也不足为异。每次有武林中人到寺中,咱们总是好好款待,说到比武较量,能够推托,便尽量推托。咱们做和尚的,讲究的是勿嗔勿怒,不得逞强争胜,倘若天天跟人家打架,那还算是什么佛家子弟么?」郭襄点头道:
「那也说得是。」无色又道:「只不过武师们既然上得寺来,若是不显一下身手,总是心不甘服。少林寺的罗汉堂,做的便是这门接待外来武师的干当。」郭襄笑道:「原来大和尚专职是跟人打架。」无色苦笑道:「一般武师,武功最强,本堂的弟子们总能应付得了,倒也不必老和尚出手。今日因见姑娘身手不凡,我才自己来试上一试。」郭襄笑道:「你倒看得起我。」
无色道:「你瞧我把说话扯到那里去啦。这张纸笺实不相瞒,是在罗汉堂上降龙罗汉佛像的手中取下来的。」郭襄奇道:「是谁放在佛像手中的?」无色搔头道:「便是不知道啊。想我少林寺僧众数百,若有人混进来,岂能无人看见?这罗汉堂中更是经常有八名子弟输值,日夜不断。刚才有人瞧见了这张纸笺后,飞报老方丈,都觉奇怪,因此召我回寺商议。」郭襄听到这里,已明其意,说道:「你疑心我和那什么昆仑三圣串通了,我到寺外捣乱,那三个家伙便混到罗汉堂中放这纸笺。是也不是?」无色道:「我既和姑娘见了面,自是决无疑心,但老方丈和无相师兄他们,却不能不错疑到姑娘身上。也是事有凑巧,姑娘刚刚离寺,这张纸笺便在罗汉堂中出现。」
郭襄道:「我跟你说过,我不认得这三个家伙。大和尚,你怕什么?十天之后他们若是胆敢前来,跟他们见个高下便了。」无色道:「害怕嘛,自然不怕。姑娘既跟他们没有干系,我便不用耽心了。」郭襄心知他实是一番好意,只怕昆仑三圣是自己的相识,那么动手之际便有许多顾忌,唯恐得罪了好朋友,于是说道:「大和尚,他们客客气气来切磋武艺,那便罢了,否则好好给他们吃些苦头。从这张字条上的口气自看来,这三人可狂妄得很呢。」她说到这里,忽然想起一事,说道:「说不定寺中有谁跟他们勾结了,偷偷放上这样一字条,也没什么希奇。」无色道:「这事咱们也想过了,可是决计不会。那降龙罗汉的手指离地有三丈多高,平时扫除佛身上灰尘,必须搭起高架。轻功再好的人,也不能跃到这般高处。寺中纵有叛徒,也不会有这样好的功夫。」
他越说越怪,郭襄好奇心起,很想见见这昆仑三圣,到底是何等样的人物,要瞧瞧他们和少林寺僧比试武艺,结果谁胜谁负,只是少林寺不接待女客,看来这场好戏是不能亲眼得看见了。无色见她侧头沉思,只道她是在代少林寺筹策,说道:「少林寺千年来经过了不知多少大风大浪,终于也没给人家挑了,这昆仑三圣既是决意跟咱们过不去,少林寺也不能堕了千年来的威风。郭姑娘,半月之后,你在江湖上当可听到音讯,且看昆仑三圣是否能把少林寺毁了。」他说到此处,壮年时的豪情胜慨,不禁又勃然而发。郭襄笑道:
「大和尚勿嗔勿怒,你这说话的样子,算是佛门子弟么?好,半月之后,我伫候好音。」
说着翻身上了驴背。两人相视一笑,郭襄催动青驴,得得下山,心中却早打定主意,非瞧一瞧这场热闹不可。
郭襄心想:「怎生想个法儿,十天后混到少林寺去瞧一瞧这场好戏?」又想:「只怕那昆仑三圣未必是有什么真才实学的人物,给大和尚们一击即倒,那便热闹不起来。只要他们有外公、爹爹、或是大哥哥一半的本事,这一场『三圣大闹少林寺』便有些看头。」
她一想到杨过,不禁心头又是郁郁,这三年来到处寻寻觅觅,始终是落得个冷冷清清,终南山古墓长闭,万花谷花落无声,绝情谷空山寂寂,风陵渡冷月冥冥。她心头早已千百遍的想过:「其实,我便是找到了他,那又怎地?还不是重添相思,徒增烦恼?他所以悄然远引,也还不是为了我好?但明知那是镜花水月一场空,我却又不能不想,不能不找。」
她任着青驴信步所之,在少室山中漫游,一路向西,已入嵩山之境,回眺少室东峰,秀耸拔地,沿途山景,观之不尽。如此游了数日,这一天到了三休台上,心道:「三休,三休!却不知是那三休?人生千休万休,又何止三休?」折而向北,过了一岭,只见古柏三百余章,皆挺直端圆,凌霄托根柏旁,作花柏顶,灿若云茶,郭襄正在观赏,忽听得山坳后隐隐传出一阵琴声,不禁大奇:「这荒僻之处,居然有高人雅士在此操琴。」她幼受母教,琴棋书画,无一不会,虽然均非精通,但她生来聪顶,又爱异想天开,因此偶然和黄药师论琴,跟朱子柳学书,往往有独到之见,发前人之所未发。这时听到琴声,好奇心起,当下放了青驴,循声寻去。
走出数十丈,只听得琴声之中杂有无数鸟语,初时也不注意,但细细听来,那琴声竟似和鸟语互相应答,间间关关,宛转啼鸣,郭襄隐身在花木之后,向琴声发出处一张,只见三株大松树下一个白衣男子背向而坐,膝上放着一张焦尾琴,正自弹奏。他身周树木上停满了雀鸟,有黄莺,有杜鹃,有喜鹊,有八哥,和那琴声或一问一答,或齐声和唱。郭襄心道:「外公说琴调之中,有一曲『空山鸟语』,久已失传,莫非便是此曲么?」听了一会,琴声渐响,但愈到响处,愈是和醇,群鸟却不再发声,只听得空中振翼之声大作,东南西北各处又飞来无数雀鸟,或止歇树巅,或上下翱翔,毛羽缤纷,蔚为奇观。那琴声平和中正,隐然有王者之意,郭襄吃了一惊:「此人能以琴声集鸟,这一曲难道竟是『百鸟朝凤』?」以音乐感应鸟兽,原非奇事,古人只道对牛弹琴,牛不入耳,其实今人已知音乐可使母牛增产牛乳,可用音波诱鱼入网,甚至能以音乐促使植物生长加速,须知昆虫求偶,鸟兽呼侣,皆出之以音,宇宙之间,天籁无穷。师旷琴声能使风云变色,自是神乎其说,不足为信,但呼鸟驯兽,驱蛇起舞,却是历代均有。此是闲话,表过不提。且说郭襄听着琴声,越听越奇,心想可惜外公不在这里,否则以他天下无双的玉箫与之一和,实可称并世双绝。
那人弹到后来,琴声渐低,树上停歇着的雀鸟一齐起而盘旋飞舞。突然间铮的一声琴声止歇,群鸟飞翔了一会,慢慢散去。那人随手在琴弦上弹了几下短音,漫声吟道:「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苍穹浩茫茫,万劫太极长。麻姑垂两鬓,一半已成霜。天公见玉女,大笑亿千场。吾欲揽六龙,回车拄扶桑。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富贵非所愿,为人驻颜光。」但听那人吟声悲凉,似觉人生忧患,不可断绝,郭襄怔怔的听着,不禁两行情泪,垂下双颊。那人高吟已毕,仰天长叹,说道:「抚长剑,一扬眉,清水白石何离离?世间苦无知音,纵活千载,亦复何益?」
那人说到此处,突然间从琴底抽出一柄长剑,但见青光闪闪,照映林间,郭襄心想:
「原来此人文武全才,倒要瞧瞧他的剑法如何。」只见他缓步走到古松前的一块空地上,剑尖抵地,一画一画的划了起来,划了一画又是一画。郭襄大奇:「世间怎会有如此奇怪的剑法?难道以剑尖在地下乱划,便能克敌制胜?此人之怪,真是不可以常理测度了。」
她默默数着他的剑招,只见他横着划了十九招,跟着变向纵划,一共也是一十九招。剑招始终不变,自左而右的划去,每一招均是相隔约摸一尺。郭襄约着他的剑势,伸手指在地下划了一遍,一看之下,险些失笑,原来他使的那里是什么怪异剑法,却是以剑尖在地画了一张纵横各一十九道的大棋盘。只见那人划完棋盘,以剑尖在左上角和右下角圈了一圈,再在右上角和右下角画了个交叉。郭襄既已看出他画的是一张围棋棋盘,自也想到他是在四角布上势子。圆圈是白子,交叉是黑子,跟着见他在左上角距势子三格处圈了一圈,又在那圆圈下两格处画了一叉,待得下到第十二着时,一时决不定该当弃子取势,还是力争边角,只见他以剑拄地,低头沉思。郭襄心想:「原来此人和我一般寂寞,空山抚琴,以雀鸟为知音;下棋又没有对手,只得自己跟自己下。」
二 白衣书生
那人想了一会,白子不肯罢休,当下与黑子在左上角展开剧斗,一时之间妙着纷纭,自北而南,逐步争到了中原腹地,但白子布局时棋输一着,始终落在下风,到第九十三着上遇到了个连环劫,白势已是岌岌可危,但他仍是要勉力支撑。郭襄在旁看得心焦,忍不住脱口叫道:「何不径弃中原,反取西域?」
那人一凛,只见棋盘西边留着一大片空地,如果乘着打劫之时连下两子占先,即使弃了中腹,仍可设法争取个不胜不败的局面。那人被郭襄一言提醒,仰天长笑,连说:「好,好!」跟着下了数子,突然想起有人在旁,忙将长剑在地下一掷,转身说道:「那一位高人承教,在下当真是感激不尽。」说着向郭襄藏身处一揖。
郭襄见这人长脸深目,廋骨棱棱,约摸三十岁左右年纪,她向来脱略,也不理会男女之嫌,从花丛之中走了出来,笑道:「适才听得先生雅奏,空山鸟语,百禽来朝,实深钦佩。又见先生画地为局,仗剑书谱,忍不住多嘴,还祈见谅。」那人见郭襄是个妙龄女郎,大以为奇,但听郭襄说到他的琴声,居然一丝不错,心下很是高兴,说道:「姑娘深通琴理,若蒙不弃,愿闻清音。」郭襄笑道:「我妈妈虽也教过我弹琴,但比起你的神乎奇技,却是差得远了,不过我既已听过你的妙曲,不回答一首,却有点说不过去。好吧,我弹便弹一曲,你却不许取笑。」那人道:「怎敢?」于是双手捧起瑶琴,送到郭襄面前。
郭襄见这琴古纹斑烂,显是年月已久,接过时着手甚轻,于是调了调琴弦,弹了起来,奏的是一曲「考盘」。郭襄的手法自没什么出奇,但那人却听得脸有惊喜之色,他顺着琴音,心中默想词句:「考盘在涧,硕人之宽,独寐寐言,永矢勿谖。」原来这调出自「诗经」,是一首隐士之歌,意思说大丈夫在山涧之间游荡,独往独来,虽然脸有憔悴之色,寂寞无侣,但志向高洁,永不改变。那人听郭襄的琴音正说中自己的心事,不禁大是感激,郭襄琴声已毕,他还是痴痴的站着。
郭襄轻轻将瑶琴放下,转身走出松谷,纵声而歌:「考盘在陆,硕人之轴,独寐独宿,永矢勿告。」招来青驴骑上了,又往深山林密之处行去。
郭襄在江湖上闯荡数年,所经异事甚多,那人琴韵集禽,画地自奕之事,在她也只是过眼云烟,风萍聚散,不着痕迹。又过两天,屈指算来已是他大闹少林寺的第十天,便是昆仑三圣约定和少林高僧较量武艺的日子,郭襄天没亮便起来,低头沉吟,一时可想不出如何混入寺中,看看到底是谁高谁下,心道:「我虽是妈妈的女儿,但她偏偏这么机伶,什么事儿眼睛一转,便想到了十七八条妙计,我却偏偏这么蠢,连一条计策也想不出来。
好吧,不管怎样,我先到寺外去瞧瞧再说,说不定他们应付外敌,打得热闹,便忘了拦阻我进寺。」
这日早晨胡乱吃了些干粮,便骑着青驴,又往少林寺进发,行到离寺约有十里之处,忽听得马蹄声响,左侧山道上有三乘马连骑而来。三匹马一青一黄一白,都是腿长膘肥,步子甚是迅捷,转眼之间便从郭襄身前掠过,直上少林寺而去。马背上三人都是五十来岁的老者,身穿青布短衣,马鞍上都挂着盛兵刃的布囊。郭襄心念一动:「这三人均是身负武功,今日带了兵刃上少林寺,多半便是昆仑三圣了。我若是迟了一步,只怕瞧不到好戏。」于是伸手在青驴臀上一拍,青驴昂首一声嘶叫,泼刺刺的自后赶了上去。这青驴身形虽小,脚力却健,片刻间便追到了三乘马的身后。这时郭襄看清楚了那三个老者的身形,青马的乘客身材矮小,黄马的乘客中等身材,白马乘客却是极高极瘦,三人坐在马背上都不用马鞍。再细瞧那三头牲口时,只见三匹马均是鬣毛特长,小腿上也是长毛垂地,与中土一般马匹迥异。那三匹马登山越岭,如履平地,马上乘客一觉得郭襄纵驴追来,马鞭一挥,三乘马疾驰上山,顷刻间将郭襄的青驴拋得老远,再也追赶不上。只见青马和黄马上的乘客都回头望了一眼,见郭襄这么一个年轻姑娘孤身上山,似乎心中都感奇怪。
郭襄纵驴又赶了二三里地,那三骑马已奔得影踪不见,青驴这一程快奔,却已是喷气连连,颇有些支持不住。郭襄叱道:「不中用的畜生,平时尽爱闹脾气,发蛮劲,姑娘当真要用你时,却又追不上人家。」眼见更催也是无用,索性便在道旁一个石亭中憩息片刻,让青驴在道旁的泉水中喝一个饱。过不多时,忽听得马蹄声响,那三乘马转过山坳,奔了回来。郭襄大奇:「怎地这三人一上去便回了转来,难道当真是如此不堪一击?」
果见那三匹骏马奋鬣扬蹄,直奔进石亭中来,三个乘客翻身下马,让那马匹休息。郭襄瞧那三人时,见矮老者脸若朱砂,一个酒糟鼻子火也般红,笑咪咪的神色颇为温和可亲;那竹竿般身裁的老者却是脸色铁青,苍白之中隐隐泛出一层绿气,倒似终年不见天日一般,这两人身形容貌,无一不是截然相反。第三个老者相貌平平无奇,只是脸色腊黄,微带病容。
郭襄好奇心起,问道:「三位老先生,你们到了少林寺没有?怎地刚上去便回下来啦?」那青脸老者横了她一眼,似怪她乱说乱问,那酒糟鼻的红脸矮子笑道:「姑娘怎知咱们是到少林寺去?」郭襄道:「从此上去,不到少林寺却往何处?」那红脸老者点头道:
「这话是不错。姑娘却又往何处去?」郭襄道:「你们去少林寺,我自然也去少林寺。」
那青脸老者突然插口,说道:「少林寺向来不许女流踏进山门一步,又不许外人携带兵刃进寺。」他说话的语气甚是傲慢,他身形甚高,说话之时眼光从郭襄头顶上瞧了过去,向她望也不望一眼。郭襄心下气恼,说道:「你们怎又携带兵刃?那马鞍旁的布囊之中,放的难道不是兵器?」
那青脸老者冷冷的道:「你怎能跟咱们相比?」郭襄冷笑一声道:「你们三个又怎样?难道便这般横?昆仑三圣跟少林寺的老和尚们交过了手么?谁胜谁败啊?」那三个老者听郭襄提到昆仑三圣四字,脸上都是神色微变,那红脸老者问道:「小姑娘,你怎会知道『昆仑三圣』的事?」郭襄道:「我自然知道。」青脸老者突然踏上一步,厉声道:「你姓什么?是谁的门下?到少林寺来干什么?」郭襄俏脸一扬,道:「你管得着么?」那青脸老者脾气暴躁,又是数十年来到处受人尊崇,从未受过这般挺撞,手掌一扬,便想给她一个耳光,但跟着便想大欺小,男欺女甚不光采,自己是何等身份,怎能跟小孩子一般见识?当下身形一晃,伸手便摘下郭襄腰间悬着的短剑,这一下动作之快,实是难以形容,郭襄但觉凉风轻扬,人影闪动,自己的佩剑便给他抢了过去。
她猝不及防,猛地里着了人家的道儿,倒是她行走江湖以来从所未有之事。其实以郭襄的武功阅历,若要在江湖间闯荡,原是大大不够,但武林之中,十之八九,都知她是郭靖的女儿,便是旁门左道之士,经过杨过传柬给她庆贺生辰之后,几乎也是无人不晓,即使不碍着郭靖的面子,也碍着杨过的面子。兼之郭襄人既美丽,性格儿又是豪爽好客,即使市井中引车卖桨、屠狗负贩之徒,她也是一视同仁,往往沽了酒来请他们共饮一杯。因此江湖间虽然风波险恶,她竟是履险如夷,逢凶化吉,从来没吃过半点亏。这青脸老者蓦然夺了她的剑去,竟使她一时之间不知所措,若是上前相夺,自忖武功远远不及人家,但如就此罢休,心下又岂能甘?
那青脸老者左手的中指和食指挟着短剑的剑鞘,冷冰冰的道:「你这把剑,我暂且扣下了。你胆敢对我这等无礼,自是父母和师长少了管教,你去要他们来向我取剑,我会跟他们好好一说,教你父母师长多留上一点儿神。」这一番话真把郭襄气得满脸通红,听这人话中之意,直是将她当作了一个没有家教的顽童,心想:「好哇!你骂了我,也骂了我外公和爹娘,你当真有通天本事,这般天不怕地不怕的乱逞威风?」她定了定神,强忍一口怒气,说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青脸老者哼了一声,道:「什么『你叫什么名字』我教你,你该这么问:『不敢请教老前辈尊姓大名?』「郭襄怒道:「我偏要问你叫什么名字,你不说便不说,谁又希罕了?这把剑又值得什么?你为老不尊,偷人抢人的东西,我也不要了。」说着转过身子,便要走出石亭。忽然间眼前红影一闪,那个红脸矮子已挡在她身前,笑咪咪的道:「女孩儿家不可发这般大的脾气,将来嫁了婆家做媳妇儿,难道也由得你使小性儿么?好,我便跟你说,咱们师兄弟三人,这几天万里迢迢的刚从西域赶来中原……」郭襄小咀一扁,道:「你不说我也知道。咱们神州中原,本是没你三个的字号。」
三个老者相互望了一眼,那红脸老者道:「请问姑娘,尊师是那一位?」郭襄在少林寺中不肯说父母的名字,这时心下真的恼了,说道:「我爹爹姓郭,单名一个『靖』字。
我妈妈姓黄,单名一个『蓉』字。我没有师父,就是爹爹妈妈胡乱教一些儿。」三个老者又相互望了一望,只听那青脸老者喃喃的道:「郭靖?黄蓉?他们是那一门那一派的?是谁的弟子?」郭襄这一气当真是非同小可,心想我父母名满天下,别说武林中人,便是寻常百姓,又有谁不知义守襄阳的郭大侠?
但瞧那三个老者的神色,却又不似假不知,郭襄心念一动,当即恍然:「这昆仑三圣远处西域,从来不履中土。以这般高的武功,爹爹却从来没提过他们的名头,那么他们真的不知爹爹妈妈,也是不足为奇的了。想必他们在昆仑山深处隐居,勤练武功,对那外事从来不闻不问。」想到这里,心下登时释然,怒气渐消,说道:「我姓郭名襄,便是襄阳城这个『襄』字。好啦,我都对你们说了,你们三位尊姓大名啊?」
那红脸老者笑嘻嘻的道:「是啊,小女娃儿一教便会,这才是尊敬长辈的道理。」他指着那黄脸老者道:「这位是咱们大师哥,他姓潘,名字叫天耕。我是二师兄,姓方,叫作天劳。」又指着青脸老者:「这位三师弟姓卫,名叫天望。咱师兄弟三个排行之中都有一个天字。」郭襄「嗯」了一声,心下默记一遍,说道:「你们到底上不上少林寺去,你们跟那些和尚比过武艺么,却是谁的武功强些?」那青脸老者「咦」的一声,厉声道:「怎么你什么都知道?咱们要跟少林寺和尚比试武艺,天下没有几人知晓,你怎么得知?快说,快说!」说着直逼到郭襄身前,恶狠狠的瞪着她。
郭襄暗想:「我是什么人,岂能受你的威吓?本来跟你说了也不要紧,但你越是恶,我越是不说。」向着他也瞪了一眼,冷然道:「你这个名字不好,为什么不改作『天恶』
?」卫天望怒道:「什么?」郭襄道:「如你这般凶神恶煞般的人物,我当真还是少见。
偷了我抢了我的东西,还这么狠霸霸的,这不是天上的天恶星下凡么?」卫天望喉头胡胡几声,发出犹似兽嘄般的响声。胸口突然间胀大了一倍,似乎头发和眉毛都竖了起来。那红脸老者方天劳急叫:「三弟,不可动怒!」拉着郭襄手臂往后一扯,将她扯在丈许之外,自己身子已隔在二人之间。郭襄见了卫天望这般暴怒的情景,知他若是猛然出手,其势定不可当,不由得心中也生惧意。
只见卫天望右手抓住短剑的剑柄,拔剑出鞘,左手两根手指平平挟住剑刃,劲透指节,喀的一声,剑刃又登时断为两截。他跟着将半截断剑还入剑鞘,说道:「谁要你这把不中用的短剑了?」郭襄见他手指上的劲力如此厉害,心下也自骇然,心想这虽然及不上外公的弹指神通功夫,却也是平生罕见的外门硬功,身上若是受了他手指的一戮,不死也受重伤。
卫天望见郭襄脸上变色,甚是得意,抬头哈哈大笑,这笑声刺入耳鼓,直震得石亭顶上的瓦片也格格而响。
蓦地里咯喇一声,石亭屋顶破裂,掉下一大块物事来。众人都吃了一惊,连卫天望自己也是大出意料之外。他运足内力,发出笑声,方能震动屋瓦,其实这笑声中殊无愉快之意,只不过是运功叫喊几声「哈哈,哈哈」而已。居然能震破屋顶,不由得惊喜交集。再看那掉下来的物事时,更是一惊,只见一个身穿白衣的中年汉子,双手抱着一张瑶琴,躺在地下,兀自闭目沉睡。
郭襄喜道:「喂,你在这儿啊!」原来此人正是数日前她在山坳中所遇见的那个抚琴自奕的男子。
那人闭着眼睛幽幽吟道:「老冉冉其将至矣,恐修名之不立!」一睁眼见到郭襄,跳起身来,说道:「姑娘,我到处找你,却不道又在此间邂逅。」
郭襄道:「你找我干什么?」
那人道:「我忘了请教姑娘的高姓大名。」
郭襄道:「什么高姓大名?文绉绉,酸溜溜的,我最不爱听。」
那人一怔,笑道:「嗯,不错,不错!越是闹虚文、摆架子,越是没有真才实学,这种人去混骗乡巴老儿,那是最妙不过。」说罢双眼瞪看卫天望,嘿嘿冷笑。
郭襄大喜,想不到此人如此知趣,这般帮着自己。卫天望给他这么双眼一瞪,一张铁青的脸更加青了,冷冷的道:「尊驾是谁?」
那人竟不理他,对郭襄道:「姑娘,你叫什么名字?」
郭襄道:「我姓郭,单名一个襄字。」
那人鼓掌道:「啊,当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原来便是四海闻名的郭大姑娘。令尊郭靖郭大侠,令堂黄蓉黄女侠,除了无知无识之徒,不明好歹之辈,江湖上谁人不知,那个不晓?他二文武双全,刀枪剑戟,拳掌气功,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一不是凌驾古今,冠绝当时。哈哈,偏有一干妄人,竟尔不知他二位的名头。」
郭襄心中一乐:「原来你躲在石亭顶上,早听到了我和这三人的对答。看来你其实也不知我爹娘是何等样人,我行二,却叫我郭大姑娘,又说我爹爹会得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真是笑话奇谈了。」于是说道:「那你叫什么名字啊?」
那人道:「我姓何,名字叫作『足道』。」
郭襄笑道:「何足道,何足道,这名字倒是谦逊得很。」
何足道道:「比之天什么、地什么的大言不惭、妄自尊大的小子,区区的名字还算不易令人作呕。」
何足道一直对卫天望等三人不绝口的冷嘲热讽。那三人见他压破亭顶而下,显非等常,初时尚自忍耐,要瞧瞧这个白衣怪客到底是什么来历,但他言语越来越是刻薄,卫天望再也按捺不住,反手便往何足道颊上一掌打去。
何足道头一低,从他手臂底下钻过。卫天望只觉左腕上微微一麻,手中持着的短剑已给他挟手夺去。卫天望抢夺郭襄的短剑之时,身法奇快,令人无法看清,但何足道这一下却是飘然而过,轻描淡写的便将短剑随手取了过来,身法手势,均无什么特异之处。
卫天望一惊,抢步而上,出指如钩,便往何足道肩头抓到。何足道斜身略避,卫天望这一抓登时便落了空。
潘天耕和方天劳突然间倒跃出亭,卫天望左拳右掌,风声呼呼,霎时之间打出了七八招,但何足道左闪右避,竟连衣角也没给带到半点。他手中捧着短剑,对敌人犹如暴风骤雨般的拳招始终不招不架,只是微微一侧身,卫天望的拳招便落了空。
郭襄限于年岁,武功虽不甚精,但她自幼所见所处,都是当世第一流的武学高手,见识是极高的,见何足道举重若轻,以极巧妙的身法,闪避极刚猛的敌招,这等武功身法又是另成一家,和中土各家各派成名的武学均自不同,不由得越看越奇。
卫天望连发二十余招,兀自不能逼得他出手,喉头间猛地一声低嘄,拳法忽变,出招迟缓,但拳力却是凝重强劲。
郭襄站在亭中,渐觉拳风压体,于是一步步的退到亭外。
何足道不敢再行只闪扑而不还招,将短剑往腰间一插,双足一站,身子登时如渊停岳峙,喝道:「你会硬功,难道我便不会么?」待卫天望双掌推到,左手反臂一掌,以硬功对硬功,砰的一声,卫天望身子一晃,倒退了两步,何足道却是站在原地不动。
卫天望自恃外门硬功当世少有敌手,岂知对方硬碰硬的反击,毫不借势取巧,竟以硬功将自己震退。他心中不服,吸一口气,大喝一声,又是双掌劈了过来。
何足道也是一声猛喝,反击一掌,喀喇喇响声过去,只震得亭子顶上的破洞中泥沙乱落。
卫天望退了四步,方始拿桩站住。他对了这两掌,头发蓬乱,双睛凸出,模样甚是可怖,双手抱着丹田,运了几口气,只见他胸口陷入,肚子胀起有如皮鼓,全身骨节格格乱响,一步步的向何足道缓缓走来。
何足道见了他这等声势,知他这一击之中,将显示毕生功力,却也不敢怠慢,调匀真气,以待敌势。
卫天望慢慢走到了离何足道身前四五尺之处,本该发招,可是他仍不停步,又向前走了两步,直到与何足道面对而立,几乎呼吸相接,这才双拳骤起,一掌击向敌人面门,另一掌却按向对方小腹。这一次他双掌错击,要令何足道力分而散,招势掌力,两臻绝妙。
何足道也是双掌齐出,交叉着左掌和他左掌相接,右掌和他右掌相接,但掌力之中,却是分出一刚一柔。
卫天望但觉击向他小腹的一掌如着无物,击他面门的右掌却似碰到了铜墙铁壁,心下甫觉不妙,猛地里一股巨力撞来,推着他的身子直送出石亭之外。
这一下仍是硬碰硬的对力,力弱者伤,中间实无丝毫回旋的余地,不论卫天望拿桩站定,或是一交摔倒,他自己的掌力反击回来,再加上何足道的掌力,定须迫得他口喷鲜血。
潘天耕和方天劳齐声叫道:「出掌!」两人相对着各推出一掌,两股掌力构成一道软墙,卫天望跌出来时背心在那掌力的气流上一靠,这才不致受伤,但五脏翻动,全身骨骼如欲碎裂,一口气缓不过来,登时委顿不堪。
那红脸矮子方天劳见卫天望竟吃了这般大的苦头,心下暗自惊怒,但脸上仍是笑嘻嘻的说道:「阁下掌力之强,真乃世所少见,佩服佩服。」
郭襄心想:「说到掌力的刚猛浑厚,又有谁能及得爹爹的降龙十八掌?你们这昆仑三圣僻处荒山,井底观天,夜郎自大,总有一日叫你们见识见识中土人物。」她言念及此,心中蓦地一酸,原来这时她想到要方天劳等见识的中土人物,竟不是她父亲而是杨过。只听方天劳又道:「小老儿不才,再来领教领教阁下的剑法。」
何足道道:「方兄对郭姑娘很是客气,在下可没怪你,咱们不用比了。」
郭襄一怔:「你给那姓卫的吃这番苦头,原来是为了他对我不客气?」
方天劳走到坐骑之旁,从布囊中取出一柄长剑,刷的一响,拔剑出鞘,伸指在剑身上一弹,嗡嗡之声,良久不绝。他一剑在手,笑容忽敛,左手捏个剑诀,平推而出,诀指上仰,右手剑朝天不动,正是那一招「仙人指路」。
何足道道:「师兄既要逼我动手,就拿郭姑娘这柄短剑跟你试几招。」说着抽出半截短剑。那短剑本不过二尺来长,给卫天望以指截断后,剑刃只余下七八寸,而且平头无锋。连匕首也不像。他左手仍旧拿着剑鞘,右手举起半截断剑,斗然抢攻。这一下出招快极,方天劳眼前白影一闪,何足道已连攻三招,虽因断剑太短,伤不着他,但方天劳已自暗暗心惊,心想:「这三招来得好快,真是教人猝不及防,那是什么剑法?他手中拿的若是长剑,只怕此刻我已血溅当场。」
何足道三招一过,向旁窜开,凝立不动,方天劳当即展开剑法,半守半攻,如游龙般抢到。何足道闪身相避,只不还手。突然百忙中又快攻三招,逼得方天劳手忙足乱,他却又已纵身跃开。
方天劳怒气渐增,一柄剑使将开来,白光闪闪,莫瞧他身材矮小,这剑法上的造诣却果真不低。
郭襄心道:「这老儿招数刚猛狠辣,和那姓卫的掌法是同一条路子,只是带了三分灵动之气,却更加厉害些……」正想到此处,忽听得何足道喝道:「小心了!」一个「了!
」字刚脱口,但见他左手剑鞘一举,快逾电光石火,扑的一声轻响,已用剑鞘套住了方天劳长剑的剑头,右手断剑跟着递出,直指他的咽喉。
方天劳长剑不得自由,无法回剑招架,眼睁睁的瞧着断剑抵向自己咽喉,只得撇下长剑,就地一滚,才闪开了这一招。
方天劳滚在一旁,尚未跃起,但见人影一闪,潘天耕已纵身过来,抓住长剑剑柄,一抖一抽,脱出剑鞘,何足道与郭襄同时喝了声采:「好身法!」这脸有病容的老头始终不发一言,想不到武功竟是三人之首。何足道道:「阁下好功夫,在下甚是佩服。」回头向郭襄道:「郭姑娘,自从日前闻你雅奏,我作了一套曲子,想请你品评品评。」郭襄道:
「什么曲子啊?」何足道盘膝坐下,将瑶琴放在膝上,理弦调韵,便要弹琴。潘天耕道:
「阁下连败我两位师弟,姓潘的还欲请教。」何足道摇手道:「武功比试过了,没有什么余味。我要弹琴给郭姑娘听,这是一首新曲,你们三位爱听,便请坐着,若是不懂,尚请自便。」于是左手按节捻弦,右手弹了起来。
郭襄只听了几节,不由得又惊又喜,她自听瑶琴以来,从未听过如此古怪的曲子。原来这琴曲的一部分是自己奏过的「考盘」,另一部分却是秦风中的「蒹葮」之诗,两个截然不同的调子,给他别出心裁的混和在一起,一应一答,说不出的奇妙动听,但听那琴韵中奏着:「考盘在涧,硕人之宽。蒹葮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天一方……硕人之宽,硕人之宽……朔回从之,道阻且长,朔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独寐寤言,永矢勿谖,永矢勿谖……」郭襄听到这里,心中蓦地一动:「他琴中说的『伊人』,难道是我么?
这琴曲何以如此缠绵,充满了思慕之情?」想到此处,不由得脸上微微一红。只是这琴曲实在编得巧妙,「考盘」和「蒹葮」两首曲子的原韵丝毫不失,相互参差应答,却大大的丰富华美起来。
潘天耕等三人却听得半点不懂,他们不知何足道为人疏狂,性格中带着三分书呆子的痴气,既编了一首新曲,便巴巴的赶来要郭襄欣赏,何况这曲子也确实是为她而编,于是将眼前的大事也拋在脑后。但见他凝神弹琴,竟没将自己三人放在眼里,显是对自己轻视已极,此可忍孰不可忍?潘天耕长剑一指,点向何足道左肩,喝道:「快站起来,我跟你比划比划。」何足道全心沉浸在琴声之中,当真是神游物外,似乎见到一个狷介的狂生在山泽之中漫游,远远望见水中小岛间站着一个温柔的少女。于是不辞山远水长,一股劲儿的过去见她……。
忽然间左肩上一痛,他登时惊觉,抬头一看,原来潘天耕手中长剑指着他肩头,轻轻刺破了一点儿皮肤,如再不招架,只怕他便要挺剑伤人,但这一曲尚未弹完,俗人在旁相扰,实在大煞风景,当下抽出半截断剑,当的一声,将潘天耕的长剑架开,右手却仍是抚琴不停。这当儿何足道终于显出了生平绝技,他一手弹琴,一手使剑,无法再行按弦,于是对着第五根琴弦运气一吹,那琴弦便低陷下去,竟与用手按捺一般无异,右手弹奏,琴声中自也分出宫商角征羽五音,高下低昂,无不宛转如意。
潘天耕急攻数招,何足道顺手应架,双眼只是凝视琴弦,紧恐一口气吹的部位不合,乱了琴韵。潘天耕愈怒,剑招越攻越急,但不论长剑刺向何方,总是给他轻描淡写的挡开。郭襄听着琴声,心中乐音流动,对潘天耕的仗剑也没在意,只是双剑相交当当之声,扰乱了琴声。她双手轻轻击掌,打着节拍,皱眉对潘天耕道:「你出剑忽徐忽疾,难道半点不懂音韵吗?喏,你听着这节拍出剑,一拍一剑,那么夹着琴声之中就不会难听。」潘天耕如何理她。眼见敌人坐在地下,单掌持着半截断剑,眼光向自己瞧也不瞧,但自己兀自奈何不了他,更是焦躁起来,斗然间剑法一变,一轮快攻,兵刃相交的当当之声,登时便如密雨。
三 划石为局
这繁弦急管一般的声音,和那温雅缠绵的琴韵绝不谐和,何足道双眉一挑,劲传断剑,铮的一响,潘天耕手中长剑登时断为两截,但就在此时,七弦琴上的第五弦也应声崩断。潘天耕脸如死灰,一言不发,转身出亭。三个人跨上马背,向山上疾驰而去。郭襄甚是奇怪,说道:「咦,这三人打了败仗,怎地还上少林寺去?当真是要死缠到底么?」一回头,却见何足道满脸沮丧,抚着那根断弦,似乎说不出的难受。郭襄心想:「断了一根琴弦,那又算得什么?」当下接过瑶琴,解下半截断弦,放长琴弦,重行绕柱调音。何足道叹道:「七年修为,终是心不能静。我左手断他兵刃,右手却将琴弦也断了。」郭襄这才明白,原来他只是懊悔自己武功未纯,笑道:「你想左手凌厉攻敌,右手舒缓抚琴,这是分心二用之法,当今之世只有三人能够。你没练到这个地步,那也用不着气沮啊。」
何足道道:「是那三位?」郭襄道:「第一位老顽童周伯通,第二位便是我爹爹,第三位是杨夫人小龙女。除他三人之外,就算我外公桃花岛主、我妈妈、神鵰大侠杨过等武功再高之人,也不能够。」何足道道:「世间居然有此奇人,几时你给我引见引见。」郭襄黯然道:「要见我爹爹不难,其余那两位哪,可不知到何处去找了。」但见何足道惘然出神,兀自想着适才断弦之事,安慰他道:「你一举击败昆仑三圣,也足以傲视当世了,何必为了崩断琴弦的小事郁郁不乐?」何足道矍然而惊,道:「昆仑三圣?你说什么?你怎么知道?」郭襄笑道:「那三个老儿来自西域,自是昆仑三圣了,他们的武功果然各有独到之处,只是要向少林寺挑战,总嫌有些不自量……」
只见何足道惊讶的神色愈来愈盛,不自禁的住口不言,问道:「有什么奇怪啊?」何足道喃喃的道:「昆仑三圣,昆仑三圣何足道,那便是我啊。」郭襄吃了一惊,道:「你是昆仑三圣?那么其余两个呢?」何足道道:「昆仑三圣只有一人,从来就没三个。我在西域闯出了一点小小名头,当地的朋友说我琴剑棋三绝,可以说得上是琴圣、剑圣、棋圣。因为我长年住于昆仑山中,是以给了我一个外号,叫作『昆仑三圣』。但我想这个『圣』字,岂是轻易称得的?虽然别人给我脸上贴金,也不能自居不疑,因此上我改了自己的名字,叫作『足道』,联起来说,便是『昆仑三圣何足道』,人家听了,便不致说我狂妄自大了。」
郭襄拍手笑道:「原来如此,我只道既然是昆仑三圣,定然是三个人。那么刚才这三个老儿呢?」何足道道:「他们么?他们是少林派的。」郭襄更是奇怪,道:「原来这个老头反而是少林弟子,嗯,他们的武功果然是刚猛一路,不错,不错,那红脸老头使的可不是达摩剑法?对啦,那黄脸病夫最后一轮急攻,却不是韦陀伏魔剑?只是他加了许多变化,一时之间没瞧出来?怎么他们又是从西域来?」
何足道说道:「这件事说起来有个缘故。去年春天,我在昆仑的惊神峰绝顶弹琴,忽听得茅屋外有殴击之声,出去一看,只见两个人扭在一团,身上各受致命重伤,却兀自竭力拚斗。我喝他们住手,两人谁也不肯罢休,于是我将他们拆解开来。其中一人白眼一翻,登时死了,另一个却还没断气。于是我将他救回屋中,给他服了一粒少阳丹,救治了半天,终于他受伤太重,灵丹无法续命。他临死之时,说他名叫尹克西……」郭襄「啊」的一声,道:「那个跟他斗殴的,莫非是潇湘子?那人身形瘦长,脸容便似僵尸一般,是么?」何足道奇道:「是啊,怎地你什么也知道?」
郭襄笑道:「我也见过他们的,想不到这对活宝,最后终于相互殴死。」何足道道:
「那尹克西说,他一生作恶多端,临死之时心中懊悔,却也迟了。他说他和潇湘子从少林寺中盗了一部经书出来,两人互相防范,谁也不放心让对方先看,生怕对方学强了武功,便下手将自己除去,独霸这部经书。两人同桌而食,同床而睡,当真是寸步不离。但吃饭时生怕对方下毒,睡觉时担心对方暗算,提心吊胆,魂梦不安,只怕少林寺的和尚追索,于是远远逃向西域。到得惊神峰上之时,两人已是筋疲力尽,正知再这般下去,不出十日,生生的便会累死,终于出手打了起来。尹克西说,那潇湘子武功本来在他之上,那知虽是潇湘子先动手打了他一掌,结果反而是他略占上风。后来他才想起,潇湘子在峰上受了重伤,元气始终不复,若不是两人各有所忌,也挨不到昆仑山中了。」
郭襄听了这番话,想象那二人一路上心惊肉跳,死挨苦缠的情景,不由得悔然生怜,叹道:「为了一部经书,也不值得如此啊。」何足道道:「那尹克西说了这番话,已是上气不接下气,他最后托我来少林寺走一遭,要我跟寺中一位觉远和尚说,说什么经书是在油中。我听得奇怪,什么经书是在油中?欲待再问详细,他已支持不住,晕了过去。我准拟待他好好睡一觉,醒过来再问端详,那知他这一睡就没再醒。我想莫非那部经书包在油布之中?但细搜二人身边,却是影踪全无。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我平生足迹未履中土,正好乘此游历一番,于是便来少林寺走一遭。」
郭襄道:「那你怎地又到少林寺中去下战书,说要跟他们比试武艺。」何足道微笑道:「这事却是从适才这三人身上而起了。这三人是少林寺的俗家子弟,据西域武林中的人说,他们都是天字辈,和此时少林寺的方丈天鸣禅师是同辈。好象他们的师祖从前和寺中的师兄弟闹了意见,一怒而远赴西域,传下了少林的西域一支。本来嘛,少林的武功是达摩祖师自天竺传到中土,再从中土分到西域,那也没什么希奇。这三人听到了我『昆仑三圣』的名头,要来跟我比划比划,一路上扬言说什么少林寺武功天下无敌,我号称琴圣、棋圣那也罢了,这『剑圣』两字,他们却万万容不得,非逼得我去了这名头不可。正好这时碰上了尹克西的事,我想反正要上少林寺来,索性到木寺来斗上一斗,于是回避不见他们,自行到中原来啦。这三位脚程也真快,居然阴魂不散的也赶到了。」
郭襄笑道:「此事原来如此,可全教我猜岔了。三个老头儿这时候儿回到了少林寺,不知说些什么?」何足道道:「我跟少林寺的和尚们素不相识,又没过节,所以跟他们订约十天,原是要待这三个老儿赶到,这才动手。现下架也打过了,咱们一齐上去,待我去传了这句话,便下山去吧。」郭襄皱眉道:「和尚们规矩大得紧,不许女人进寺。」何足道道:「呸!什么臭规矩?咱们偏偏闯进去,还能把人杀了?」郭襄原是个好事之人,但既已和无色禅师结交,对少林寺已无敌意,摇头笑道:「我在山门外等你,你自已进寺去传言,省了不少麻烦。」何足道点头道:「就是这样,刚才的曲子没弹完,回头我好好的弹一遍给你听。」
当下两人缓步上山,直走到寺门外,竟是不见一个人影,何足道道:「我也不进去啦,请那和尚出来说句话就是了。」于是朗声道:「何足道造访少林寺,有一言奉告觉远大师。」这句话刚说完,只听得寺内十余座巨钟一齐鸣了起来,当当之声,只震得群山齐应。
突见寺门大开,分左右走出两排身穿灰袍的僧人,左边五十四人,右边五十四人,一共是一百零八人,那是罗汉堂的弟子,合一百零百八名罗汉之数。其后跟着出来十八名僧人,灰袍上罩着淡黄袈裟,年岁均较罗汉堂弟子为大,却是高了一辈的达摩堂弟子。稍隔片刻,出来七位身穿大块格子僧袍的僧人,这七位僧人皱纹满面,年纪少的也已七十余岁,老的已达九十高龄,乃是心禅堂的七老,这七老辈份甚高,有的身怀绝技,有的却是全然不会武功,只是佛学精湛,少林寺中连方丈也对他们十分尊敬。最后是方丈天鸣禅师缓步而出,左是达摩堂首座无相禅师,右是罗汉堂首座无色禅师。潘天耕、方天劳、卫天望三人跟在其后。在三人身后另有七八十名俗家弟子。
少林寺这等隆重的迎接来客,可说是极为罕有,过去纵然是官府大员或是名重武林的豪侠到来,也不过是方丈和无色、无相亲自出迎而已,心禅堂七老是决计不见外客的。原来那日何足道悄入罗汉堂,在降龙罗汉手中留下简帖,这份武功已令方丈及无色、无相等大为震惊。数日后潘天耕等自西域赶到,说起此事,寺中各位高僧更增了一层戒心。要知西域少林一支因途程遥远,百余年来极少和中州少林互通音问,但寺中众高僧均知,当年远赴西域支派的那位师叔祖,武功上实有惊人的造诣,他传下的徒子徒孙自亦不同凡响。
这时听潘天耕等言语之中,对昆仑三圣丝毫不敢轻视,真所谓善着不来,来者不善,寺中外观上一如其常,不动声色,但暗中却防范得极是严谨,并传下师旨,五百里以内的僧俗弟子,一律归寺听调。初时众人也道昆仑三圣乃是三个老头,后来听潘天耕等一说,方知只是一人,至于容状年纪,潘天耕等也毫不知情,只知他自负琴剑棋三绝而已。弹琴奕棋两项,驰心逸性,这是禅宗所忌,少林寺众僧是向来不理的,这数日之中,凡是精于剑术的高手,无不加紧磨练,要和这个号称「剑圣」的狂人一较高下。
潘天耕师兄弟自忖此事由自己身上而起,自当由自己手里了结,因此每日骑了骏马,在山前山后巡视,一心要拦住这个昆仑三圣,打得他未进寺门,先就望风披靡,然后再回到寺中,和各僧侣较量一下,瞧中州、西域两派,到底是谁强谁弱。那知石亭中一战,何足道只出半力,已令三人锻羽而遁。天鸣禅师一得讯息,心知今日少林寺已面临荣辱盛衰的大关头,「天下武学之源」这千年来的令誉,决不能在自己手中毁却,但心忖自己和无色、无相的武功,未必能强于潘天耕等三人多少,这才不得不请出心禅堂七老来押阵。但心禅七老的功夫到底深到了何等地步,谁也不知,是否真能在紧急当中出手制得住这昆仑三圣,在方丈和无色、无相三人心中,也只是胡乱猜测罢了。
且说老方丈见到何足道和郭襄,合什说道:「这一位想是号称琴剑棋三绝的何居士了,老僧未能远迎,还乞恕罪。」何足道躬身行礼,说道:「晚生滋扰宝剎,甚是不安,惊动众位高僧出寺相迎,更是何以克当?」天鸣心道:「这狂生说话倒不狂啊。瞧他不过三十岁左右年纪,怎能有如此深厚的内功?」于是又道:「何居士不用客气,请进奉茶。这位女居士嘛……」言下颇有为难之色。何足道一听他言中之意是要拒绝郭襄进寺,狂生之态陡然显露,仰天大笑,说道:「老方丈,晚生到宝剎来,本是受人之托,来传一句言语。这句话一说过,原想拍手便去。但宝剎重男轻女,莫名其妙的清规戒律未免太多,晚生颇有点看不过眼。须知佛法无边,众生如一,妄分男女,心有滞碍。」
天鸣禅师是位有道高僧,心地明澈,宽博有容,一听何足道之言,微笑道:「多谢居士指点,我少林寺强分男女,倒显得小气了。如此请郭姑娘一并光降奉茶。」郭襄向何足道一笑,心想:「你这张嘴倒会说话,居然片言折服老和尚。」见天鸣方丈向旁一让,伸手肃客,正要举步进寺,忽见天鸣左首一个干枯精瘦的老僧踏上一步,说道:「单凭何居士一言,便欲我少林寺舍弃千年来的规矩,虽无不可,却也要瞧说话之人是否真是大有本事,还是只不过浪得虚名。何居士请留一手,让众僧侣开开眼界,也好令合寺心服,知道本寺行之千年的规矩,是由谁而毁。」这人正是达摩院首座无相禅师,他说话声音洪亮,听得各人耳鼓中嗡嗡作响,显见中气充沛,内力深厚。潘天耕等三人听了,脸上微微变色。要知无相这几句话中,显是含有瞧不起潘天耕等三人之意,谓何足道虽然击败三人,却也未必便有过人的本领。
郭襄见无色禅师脸带忧容,心想这位老和尚为人很好,又是大哥哥的朋友,倘若何足道和少林寺僧众为了我而争斗起来,不论那一方输了,我都要过意不去,于是朗声说道:
「何大哥,我又不是非进少林寺不可,你传了那句话,这便去罢。」她伸手指着无色道:
「这位无色禅师是我好朋友,你们两家不可伤了和气。」何足道一怔,道:「啊,原来如此。」他转向天鸣,说道:「老方丈,贵寺有一位觉远禅师,是那一位?在下受人之托,有句话要转告于他。」天鸣低声道:「觉远禅师?」原来觉远在寺中地位低下,数十年来隐身藏经阁中埋头读书,没没无闻,从来没人在他法名之下加上「禅师」两字,是以天鸣一时竟没想到。他呆了一呆,才道:「啊,看守楞伽经失职的那人。何居士找他,可是与楞伽经一事有关么?」
何足道摇头道:「我不知道。」天鸣向一名传事的弟子道:「叫觉远来见客。」那弟子领命匆匆而去。
无相禅师又道:「何居士号称琴剑棋三圣,想这『圣』之一字,岂是常人所敢居?何居士于此三者自有冠绝天人的造诣。日前留书敝寺,说欲显示武功,今日既已光降,可肯不吝赐教,让咱们瞻仰瞻仰绝技?」何足道摇头道:「这位姑娘既已说过,咱们两家便不可伤了和气。」无相怒气勃发,心想你留书于先,事到临头,却来推托,千年以来,有谁敢对少林寺如此无礼?何况潘天耕等三人败在你的手下,江湖上传言出去,说是少林派的大弟子输了给你,你这「剑圣」两字,岂不是叫得更加响了?看来一般弟子也不是他的对手,非自己亲自出马不可。当下踏上两步,说道:「比武较量,也不是伤了和气,何居士何必推让?」回头向达摩堂的弟子喝道:「取剑来!咱们领教领教『剑圣』的剑术,到底圣到何等地步?」
寺中各种兵刃,早已备妥,只是列队迎客之际,不便取将出来,以免徒嫌小气,那弟子听无相一吩咐,一转身便取了七八柄长剑出来,双手横托,送到何足道身前,说道:「何居士是使自携的宝剑?还是借用敝寺的寻常兵刃?」何足道不答,俯身拾了一块石子,突然在寺前的青石板上纵一道、横一道的画了起来,顷刻之间,画成了纵横各一十九道的一张大棋盘。经纬界线笔直,犹如用界尺界成一般,每一道线都是深入石板一寸有奇。这石板乃是以少室山的青石铺成,坚硬如铁,数百年人来人往,从未磨耗半点,他随手用一块石子挥画,竟然深陷盈寸,这份内功,少林寺中看来无人能及,只听他笑道:「比剑太嫌霸道,琴音无法比并,大和尚既然高兴,咱们便下一局棋如何?」
这一手裂石为局的惊人绝技一露,天鸣、无色、无相以及心禅堂七老,无一面面相觑,心下骇然。天鸣禅师知道如此浑雄的内力,寺中无一人及得,他心地光风霁月,对胜负也不如何介怀,正要开口认输,忽听得铁链拖地之声,叮当而来,只见觉远挑着一对大铁桶,后面随着一个长身少年,走到天鸣跟前。觉远单掌行礼,说道:「谨奉老方丈呼召。
」天鸣道:「这位何居士要见你,有句话跟你说。」觉远回过身来,一看何足道,却不相识,说道:「小僧便是觉远,居士有何吩咐?」
何足道画好棋局,棋兴勃发,说道:「这句话慢慢再说不迟,那一位大和尚先跟在下对奕一局?」其实他倒不是有意炫示功夫,只是此人生平对琴剑棋三项,都是爱到发痴,兴之所到,连天榻下来也是置之度外,既然想到奕棋只求有人放对,早忘了比试试武功之事。天鸣禅师道:「何居士画石为局,如此神功,老衲生平未见,敝寺僧众,尽皆甘拜下风。」觉远听了天鸣之言,再看一眼青石板上的大棋局,这才知眼前此人竟是来寺献示武功,当下不动声色,挑着那担大铁桶,吸一口气,将毕生所练的劲力都下沉双腿,在那棋局的界线上一步步的走了过去。
只见他脚上铁链拖过之处,石板上竟被他拖出一条五寸来宽的痕子,何足道所画的界线,登时随抹随灭。众僧一见,忍不住大声喝起采来。天鸣、无色、无相等人,更是惊喜交集,那想得到这个痴痴呆呆的老僧,身上竟有这等深厚的内功,自己和他同居一寺数十年,却没瞧出半点端倪。要知一人内力再强,欲在石板上踏出印痕,本是决不可能,只因觉远肩头挑了一对大铁桶,桶中装满了水,何虑五六百斤之重,这几百斤的巨力以他肩头传到脚上的铁链,向前拖曳,便如一把大凿子在石板上敲凿一般,这才能铲去何足道所刻的界线,倘若觉远空身而行,那便万万不能了。但虽是有力可借,终也是极罕见的神功。
何足道不待他铲完纵横一共三十八道的界线,大声喝道:「大和尚,你好深厚的内功,在下可不及你!」觉远铲到此时,丹田中真气虽是愈来愈盛,但两腿终是血肉之物,早已大感酸痛,听他这么一喝,当即止步,微笑吟道:「一坪袖手将置之,何暇为渠分黑白?」何足道道:「不错!这局棋不用下,我已是输了。我领教领教你的剑法。」说着刷的一响,从瑶琴底下抽出一柄长剑,剑尖指向自己胸口,剑柄斜斜向外,这一招起手式实是怪异之极,竟似回剑自戕一般,天下剑法之中,决无如此不通的一招。觉远道:「老僧只知念经打坐,晒书扫地,武功一道可是一窍不通。」何足道却那里肯信?嘿嘿一声冷笑,纵身近前,那长剑斗然间弯弯弹出,剑尖直刺觉远胸口,出招之快真乃为任何剑法所不及。原来这一招不是直刺,却是先聚内力,然后蓄劲弹出。
倘若换作寻常武师,何足道出剑虽快,便可一击而中,但觉远的内功,实已到了随心所欲,收发自如的境界。何足道出剑虽快,觉远的心念却动得更快,意到手到,身意合一,他右手一收,扁担上的大铁桶登时荡了过来挡在身前,当的一声,那剑尖竟是刺在铁桶之上。剑身柔韧,弯成了个弧形。何足道急收长剑,随手挥出,觉远左手的铁桶横过,又挡开了。
何足道心想:「你武功再高,这对铁桶总是笨重之极的东西,焉能挡得住我的快攻?
倘若你空手对招,我反而有三分忌惮。」只见他伸指在剑身上一弹,长剑声若龙吟,叫道:「大和尚,可小心了!」长剑颤处,前后左右,瞬息之间攻出了四四一十六招。
但听得当当当当一共一十六下响过,何足道这一十六手「迅雷剑」,竟是尽数刺在铁桶之上。旁观众人见觉远手忙脚乱,左支右绌,果然是不会半分武功,显得狠狈之极,但说也奇怪,何足道这一十六下神妙无方的剑招,竟是连觉远的衣角也碰不到半点,全都给他胡里胡涂,以极笨拙极可笑的方法用铁桶挡了开去。无色、无相等一看,都不禁担心,齐声叫道:「何居士剑下留情!」郭襄也道:「休下杀手!」
真所谓当局者迷,旁观着清,众人都瞧出觉远不会武功,但何足道身在战局之中,自己竭尽全力施展,竟尔奈何不了对方半分,那会想到他其实从未学过武功,所以能挡住剑招,全仗他在不知不觉中所练成的上乘内功所致。何足道快击无功,斗然间大喝一声,剑挟寒光,一剑向觉远小腹上直刺过去。觉远叫声:「啊哟!」百忙中双手一合,当的一声巨响,两只大铁桶竟将一柄长剑生生的挟住。何足道使劲一夺,却那里动得半毫?他应变奇速,右手撤剑,双掌齐推,一般排山倒海般的掌力,直扑觉远的面门。
觉远双手提着铁桶,挟住了对方长剑,那里分得出手去抵挡?张君宝师徒情深,纵身扑上,使一招杨过昔年所教的「四通八达」,一掌斜击何足道的肩头。便在此时,觉远的劲力已传到铁桶之中,两道水柱从桶中飞出,也扑向何足道的面门。掌力和水柱一撞,水花四溅,泼得两人满身是水,何足道双掌之力便就此卸去。他正自全力和觉远比拚,顾不得再抵挡张君宝这一掌,噗的一下,肩头中掌。岂知张君宝小小年纪,掌法既奇,内力又是大为深厚,何足道立足不定,向左斜退三步。觉远叫道:「阿隬陀佛,阿弥陀佛,何居士饶了老僧罢!这几剑直刺得我心惊肉跳。」说着伸袖抹去脸上水珠,急忙走在一边。
何足道怒道:「少林寺卧虎藏龙之地,果真非同小可,连一个小小少年,竟也有这等身手。好小子,咱俩来比划比划,你只须接得我十招,何足道终身不履中土。」无色、无相等均知张君宝只是藏经阁中一个打杂的小厮,从未练过武功,刚才不知如何阴错阳差的推了他一掌,但说当真动武,别说十招,只怕一招便会丧生在他掌底。无相昂然道:「何居士此言差矣!你号称昆仑三圣,武学修为震古铄今,如何能和这烹茶扫地的小厮动手?
若不嫌弃,便由老僧接你十招。」何足道摇头道:「这一掌之辱,岂能便此罢休?小子,看招!」说着呼的一拳,便向张君宝胸口打去。这一半去势奇快,他和张君宝站得又近,无色、无相等便欲救援,却那里来得及?众人心中刚自暗暗叫声苦,却见张君宝两足足根不动,足尖左磨,身子随之右转,成右引左箭步,轻轻巧巧的卸开了他这一拳,跟着左掌握指变拳护腰,右掌切击而出,正是少派基本拳法的一招「右穿花手」。
这一招气凝如山,掌势已出,有若长江大河,委实是名家耆宿的风范,那里是一个少年人的身手?何足道自肩上受了他一掌,早知这少年的内力,远在潘耕三人之上,只是自忖十招之内,定能将他击败,见他这招「右穿花手」虽是少林拳的入门功夫,但发掌转身之际,雄浑沉稳,真是无懈可击,忍不住喝了声采:「好拳法!」
无相心念一动,向无色微笑道:「无色师弟,恭喜你暗中收下了这样一个得意弟子!
」无色摇头道:「不是……」但见张君宝「拗步拉弓」、「单凤朝阳」、「袖底切掌」、「二郎担衫」,连续四招,尺度之严,劲力之强,合寺僧人无出其右。
天鸣、无色、无相以及心禅七老见了张君宝这几招少林拳打得如此神威凛凛,无不相顾骇然。无相惊道:「他的拳法如此法度严谨,也还罢了,这等内劲……」说话之际,何足道已是出了第六招,心想:「我连这黄口少年尚自对付不了,竟然敢到少林寺来留简挑战,岂不教天下英雄笑掉了牙齿?」突然滴溜溜转个身子,一招「天山雪飘」,掌影飞舞,霎时之间将张君宝四面八方的裹住了。张君宝除了在华山绝顶受过杨过指点四招之外,从未有名师和他讲解武功,陡然间见到这种奇幻百端,变化莫测的上乘掌法,那里能够拆解?危急之中,身腰左转成寒鸡势,双掌举过额角,左手虎口与右手虎口遥遥相对,却是少林拳中的一招「双圈手」。这一招凝重如山,敌招不解自解。不论何足道从那一个方位进袭,全是在他「双圈手」笼罩之下。
猛听得达摩堂、罗汉堂众弟子轰雷也似的喝一声采,真是对张君宝这一招衷心钦服,赞他竟以少林拳中最平淡无奇的拳招,化解了最繁复奥妙的敌招。喝采声中,何足道一声清啸,呼的一拳向张君宝当胸击去。这一拳竟然也是自巧转拙,却是劲力非凡。张君宝应以「偏花七星」,双切掌推出。拳掌相交,只听得砰的一声,何足道身子一晃,张君宝却是向后退了三步。何足道「哼」的一声,拳法不变,又是踏上一拳,硬击硬打。张君宝所会的拳法有限,仍是应以一招「偏花七星」,双切掌向前平推,砰的一声猛响,张君宝这次退出了五步,何足道却是身子向前一撞,脸上变色,喝道:「只剩下一招,你用全力接我一下。」踏上两步,坐稳马步,一拳缓缓击出。这时少林寺前数百人声息全无,人人皆知何足道这一拳实是他一生英名之所系,自是竭了平生之力。
张君宝第三次再使「偏花七星」,这一次拳掌相交之时竟然无声无息,两人凝了一凝,在霎息间各自催动内力相抗。说到武功家数,何足道比之张君宝何步多出百倍?但一比并到内力,岂知张君宝在无意之间自「九阳真经」学得心法,内力绵绵密密,浑厚充溢,竟是不知不觉间自臻极高的境界。两人内力来回激荡数转,何足道「嘿」的一声,向后退了一步,一口热血涌到心头,想要强自忍住,但眼前一黑,终于还是喷了出来。张君宝不知适才这一下竟会使他身受重伤,心下歉疚无已,「啊哟」一声叫,奔开去便要扶他。何足道右手一挥,苦笑道:「何足道啊何足道,当真是狂得可以。」向天鸣禅师一揖到底,说道:「少林寺武功扬名千载,果然是非同小可,今日得令狂生一开眼界,方知盛名之下,实无虚士。」说着转过身来,足尖一点,已飘身在数丈之外。他停了停脚步,回头对觉远道:「觉远大师,那人叫我转告的一句话,是什么『经书是在油中』。」话声甫歇,但见他足尖连点数下,已隐身在一列古柏之后,身法之快,武林中实是罕见。众僧见他重伤之下居然仍能施展这等轻功,无不暗暗心惊。
大敌既去,众僧一齐望着天鸣,听他示下,心禅七老中一个精瘦骨立的老僧突然说道:「这个弟子的武功是谁所授?」他说话声音极是尖锐,有若寒夜枭鸣,各人听在耳里,都是不自禁的打个寒噤。天鸣、无色、无相等心中均早存有这个疑问,一齐望着觉远和张君宝。觉远师徒却呆呆站着,一时说不出话来。天鸣道:「觉远内功虽精,未学拳法,那少年的少林拳,却是何人所授?」达摩堂和罗汉堂众弟子均想,万料不到今日本寺遭逢危难,竟是由这个小厮出头,赶走强敌,老方丈定有大大的赏赐,而授他内功拳法的师父,也自必盛受荣宠。
(第一集完)
- 上一篇:第二集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