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沈阳的一声“纯爷们儿”唱响大江南北,“纯”字在我们的生活中开始变的不一样,就连家庭也开始将这个字挂在嘴边,父母给孩子的爱要“纯”,这是六一期间家庭关注的热点话题,为此我们特意进行了调查,了解了相关事宜。
回想一下,你是怎么爱孩子的?
当你面前摊开的是一张不及格的考卷时,你会火冒三丈地批评责骂孩子——因为爱所以恨铁不成钢;当孩子考了100分或者得到一个荣誉证书时,你拥抱他、夸赞他、奖励他——因为爱所以喜形于色;当孩子“干了坏事”时,你毫不犹豫地伸手去打他——因为爱所以不能手软……
这些是不是爱?是爱,但不是纯粹的爱,爱得有点儿功利,常常让孩子失去安全感,无法感受到被爱。
那么,什么才是纯粹的爱?也许从下面这位母亲身上我们能找到答案。
三次家长会
她第一次参加家长会,是儿子上幼儿园的时候。那天,老师对她说:“你儿子在板凳上连3分钟都坐不住,可能有多动症,你最好带他去看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说什么了。她不想伤害儿子,强忍着泪水告诉他:“老师表扬你了,说你原来在板凳上1分钟都坐不住,现在能坐3分钟了。”那天晚上,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饭,并且没让她喂。
她第二次参加家长会,是儿子上小学的时候。家长会上,老师对她说:“全班不到50名学生,你儿子排在第40名。他智力上可能有些障碍,你最好带他去查一查。”回到家,儿子又问她老师说什么了。她不想伤害儿子,再次强忍着泪水对他说:“老师说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努力,一定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儿子听到这话时,黯淡的眼神一下亮了起来。从那以后,儿子好像长大了许多。
儿子上初中了,她去参加第三次家长会。她静静地坐在儿子的座位上,微微埋着头,紧张地等待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直到家长会结束,也没听到儿子的名字。她有些不习惯,以为老师把她儿子忘了。临别她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根据你儿子目前的成绩,考重点高中确实有点儿危险。”听到这话,她喜出望外。回去后,她告诉儿子:“老师说只要你努力,考上重点高中准没问题。”
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时,学校打电话来让她儿子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儿子被第一批重点大学录取了。不久,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张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交到她手上,并且哭着对她说:“我知道自己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可是,你一直欣赏我……你的那些话,是我学习的动力。”
此时,她再也止不住在心底积聚了十几年的泪水,任它流下,滴落在手中的通知书上……
爱,只有在不附加任何条件时,才是纯粹的爱。纯粹的爱不会因为孩子的成就、行为、表现有丝毫改变。它没有功利,全力呵护着孩子的情感,能真正带给孩子安全感,让孩子真实地感受到被爱。而当孩子坚定地相信你爱他、欣赏他时,他的内心就会有一个和谐、安全的港湾,就会获得支撑他加倍努力的坚固基础,从而顽强坚毅,勇往直前,牢牢地把握自己,并且最终获得成功。
然而反观从前的我们,看到孩子的“好”就尽情高兴,看到孩子的“坏”就尽情发泄。我们是不是一直太看重孩子的行为和自己的感受,却对自己的行为和孩子的感受忽略不计?
在一次心理咨询座谈中,一位女士这样描述她童年的心路历程:“为了当上优等生,我必须做得很好,并一直假装很享受这个过程,因为我害怕自己一旦做得不够好,就得不到父母的爱和认同。事实上,我的内心感到很无助。”
爱的付出和接受本应是无条件的,但很多时候,情况却演变成了家长为了表现爱、孩子为了争取爱而展开的一场激烈的竞赛:家长一个劲儿地给孩子施加压力,孩子则通过拼命努力获得好的表现和成绩来争取被爱的资格。结果,孩子心力交瘁、缺乏安全感、失去快乐。这种竞赛显然是不和谐的,充满这种竞赛的环境当然也是不和谐的。
当一个家庭有了孩子的时候,这个家庭的结构就发生了变化,儿童早教,丈夫对妻子的疼爱转移到了孩子身上,妻子对丈夫的关注,转移到了孩子身上,两口子都为这个小生命忙碌的奔波着,给孩子的“爱”也是最“纯”,最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