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性格往往取决与父母的态度,不会教育孩子,就意味着不会做人,孩子的将来掌握在父母的手中,培养孩子是件大事情,关系到孩子的未来,所以是马虎不得的,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不仅仅是在对别人负责,更重要的也是在对自己负责!
3岁的卡娜想帮助妈妈摆桌子准备吃午饭。她起一瓶牛奶想往杯子里倒,可妈妈却一把夺过奶瓶责备地说:“咳!孩子,别动,你还小,会把奶洒得满地都是,让我倒。你来铺桌布吧。”卡娜生气地看了妈妈一眼,转身离开了房间。
安妮的儿子安东尼在他6岁时经常扣错上衣的纽扣。有一天安妮对儿子说:“宝贝,我有个主意。为什么你不试试,从最下面的纽扣开始扣,那会怎么样呢?”儿子安东尼照办了,用一双小手从最下面的那颗扣子开始扣,当上面不再有“多余”的纽扣时,他高兴得眉开眼笑。
第二天,安妮决定再用这种方法试试,帮助孩子解决别的问题。安东尼总爱把自己的衣服挂在带钩的衣架上,可是因为他不把裤子舒展开,而是弄成一团就往上挂,所以往往蹦上好多次,裤子总是挂不上去,儿子急得满脸通红,还不让妈妈动手帮忙,似乎偏要让裤子“听他的话”。
早教中心安妮在儿子失败几次之后轻声地建议他:“宝贝,要是你抓着裤子的背带抖一抖再往钩上挂,看看会怎样呢?”安东尼想了想拾起掉在地上的裤子,抓着背带使劲地抖了一下,往钩上一挂,裤子挂上了!孩子面带笑容高兴地喊道:“哇!成功了!妈妈,我挂上啦!”
还有一个小故事,一个年仅11岁的少年,把足球踢到一家商店的窗口上,砸碎了玻璃。商店老板找到少年的父母,要求赔偿损失。少年的父母赔了钱之后,却把账记到儿子头上,他对儿子说:“玻璃窗是你弄破的,你应该负起赔偿的责任。我现在先帮你垫上,你要利用假期的时间打工,把这笔钱还上。”
结果,少年干了整整一个暑假的活,才还清这笔总共15美元的账。
这个少年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里根。当了总统以后,里根还常常提起少年时的这件小事,他说是父母教他学会做个负责任的人,使他一生受益无穷。没有父亲的教诲,他很可能长成另一种人,当不了美国总统。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处理这件事?
会不会说:不就一块玻璃吗?爸爸妈妈帮你赔。
有这样坚强的后盾,做子女的还有什么好怕的?或者,你会严惩不贷,打骂、不让吃饭……这种管教有时会适得其反。
孩子或许会把惩罚记在心里,或许会化作仇恨——干脆再打几块玻璃,也不是不可能。
早期教育如果在你的管教下,孩子再也不犯错误了,那也要看看是迫于压力还是真的明白了道理。孩子做错事,是难免的,尤其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可能每天都会做错事。所以这就给我们父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果父母喜欢高声说话,孩子的声音估计低不了;如果父母经常口出脏话,孩子的口头语肯定也不少;如果父母不注意仪表,孩子可能会拖拖拉拉;如果父母处事强硬,孩子也许会比较霸道……
家庭教育是孩子的启蒙教育,孩子从出生到上学,或者到离家求学前,与父母的接触是最亲密最频繁的。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主要来自父母的言传身教。
作为父母,你有责任给孩子创造一个健康而又和谐的环境,所以父母的一言一行要慎而又慎。
中国幼儿网小编总结:当孩子要去做事情时,做为父母不仅不要阻止,更要去支持,如果孩子做的不好,要及时的给予鼓励,这样更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善于教会孩子做事的方法,要比代替孩子去做更有实际的意义,父母的行为总在无形中对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起着必然的联系,平时更要从自身做起,为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