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家长专区 > 健康成长 >

家长要教会孩子善于说“不” 会分辨是非

作者:博学源 来源:网络 更新时间:01-05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会与人分享,养成慷慨大方的美德。然而,如果孩子在与别人相处的过程中,总是担心伤害别人,不敢拒绝别人,这样的结果就可能是伤害了孩子自己。

作为父母该如何引导孩子学会拒绝、敢于拒绝、善于拒绝,让孩子活得真实明白,活得开心快乐?

讲述:对同学,儿子总是有求必应

吕女士(高一学生家长):或许是因为从小对儿子的教育中我们一直在渗透“分享”,因此,儿子一直不是那种小气的孩子。

班上经常有同学向他借东西,有时是一支笔,有时是一块橡皮,有时是一本书……对同学的要求,他总是有求必应。有些同学借走东西忘记还了,儿子也从来不会主动问同学要回来,只是自己没东西用了才会回到家里告诉我们,又缺什么东西了,迫不得已我们只好为他准备和添置新的用品。

平时,有同学身上钱带得不够多要买教辅或是吃饭问他借钱,他也总是从来不会说“不”,遇上好几回同学忘记还钱的事,他也都保持沉默,有时问他你为什么不提醒同学?他的回答是“那多不好意思”。

点评:不懂拒绝容易被人左右

“敢于拒绝,善于说不”,别说孩子了,即使是成年人,也很难做得好。但是,教会孩子学会说“NO”又是家长们不得不做的功课。

什么时候要说不。概括起来有三种原因,一是“不可以”,一是“不愿意”,还有就是“力所不及”。

什么情况下 “不可以”?当对方的要求违背了我们做人的原则,甚至违反了道德和法律的时候,那么就是“不可以”的情况。比如要求考试帮忙作弊、要求帮着欺瞒老师家长……更严重的,比如吸毒、打群架。这种情况下不懂得拒绝,绝对是害人害己。

什么情况下 “不愿意”?最常见的,是别人的要求和自己的意愿相冲突。比如吕女士的孩子所遇到的情况,同学有事向他借钱,借了不还。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懂拒绝,就会让自己不开心。

那么,什么又是“力所不及”?曾经有个初三的学生,同学邀请他一起去毕业旅游,明知道那条旅游路线的价格远远超出他的家庭所能负担的程度,但他还是答应了人家。当家长跟他说没有办法支持的时候,他爆发了,又哭又闹,甚至离家出走,直到班主任知道了这事出面安抚,才肯罢休。

主张:拒绝别人要善于讲技巧

让孩子学会分辨是非,学会取舍是关键。

让孩子分清是非黑白,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如果是“不可以”,哪怕对方是再好的朋友,对方的建议多么有诱惑,都必须坚决拒绝。因为一时的不忍,造成的可能是一辈子的遗憾。

如果是“不愿意”,那么就要引导孩子自己衡量一下,接受和拒绝两个选择的结果,哪一个是自己更愿意承受的。当孩子的选择很坚决,同时事情的结果并非无法承受的程度,就不必太刻意反对,因为那会让孩子觉得你在干涉他的自由。

如果是孩子“力所不及”,家长应该在事前提醒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人家对你寄予希望却又落空,会感到更失望、伤心甚至怨恨,而你也可能误了别人的大事。如果了解了后果,孩子依然不说“不”,那么让他受一受挫折,也许比起家长的说教更能让他吸取教训。

推荐一种最简单的拒绝方法——推迟法。当不想接受别人的要求,又不懂怎么拒绝时,可以说“我想好了再跟你说”、“我再考虑考虑”等,这是一种委婉拒绝别人的方法,不会使双方过于尴尬。

最新内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