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父母的眼里,孩子的这些语言行为颇幼稚,很可爱,常将此看成是孩子调皮、聪明勇敢的表现,大不了轻描淡写地说孩子两句,很少有人将此与"暴力"一词联系起来,这是因为父母多怀着美好的心态看自己的孩子。殊不知孩子对他人的言语或人身攻击行为若得不到及时制止纠正,久而久之,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就会在他们眼里成为不可调和的矛盾,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少女忌妒他人比自己学习好而投毒杀人;10岁的男孩因意见不同杀害同学;耸人听闻的北京蓝极光大火事件,导致24人死亡,多人受伤。事件的起因也仅仅是两个13岁的孩子和网吧老板有点小矛盾,结果就给放了一把火。
我们眼中纯洁可爱的小天使因何有如此强的暴力心理?专家指出,孩子有暴力倾向心理,除了遗传因素外,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一)家庭教育:被溺爱的孩子往往个人意识太浓,受到限制易冲动;父母粗暴的孩子心理压抑,一旦爆发,易选择较激烈的行为去发泄;特别是在家庭教育中,孩子的亲人多热衷于向孩子灌输"暴力意识",使孩子从小接受一种"复仇式"教育,如怕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或学校吃亏,常教育孩子:"别人打了你,你就狠狠地打他,下次他就不敢打你了!"或训斥孩子:"真笨,人家打你,你不会还手吗?你长的手是干啥用的。"家长的过分保护和偏袒,使得孩子感到攻击别人是合理的。
(二)暴力影视:暴力影视中将暴力包装成勇敢者的行为,孩子们将暴力英雄视作偶像不足为奇。孩子们花很多时间在影视上,他们一边看暴力血腥镜头,一边嘻嘻哈哈,为那些血腥杀戮的场面喝彩。在他们心里,暴力与享受已混为一谈,慢慢地对暴力就会没有什么感觉。
(三)游戏软件:在电脑暴力游戏里,孩子以杀人为乐,杀戮越凶越多,则成绩越佳。从心理学角度讲,电子游戏有着特有的行为强化机制,可使成瘾行为不断强化。操作电脑游戏,可使孩子认为自己在斗智斗勇中战胜了对手,使他们产生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从而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孩子有暴力倾向心理,会影响日后与他人的正常交往,延续到青年期后,会出现人际关系紧张等,阻碍其一生的发展;同时会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影响社会治安、提高犯罪率等。这就需要我们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创造文明和谐的家庭环境;在影视和游戏方面,要有目的地引导孩子该看什么不该看什么,同时加强对孩子的日常生活管理,尽量让孩子少接触污染他们眼睛、腐蚀他们心灵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