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家长专区 > 健康成长 >

给宝宝买鞋的误区

作者:博学源 来源:网络 更新时间:01-05
  误区一:鞋帮、鞋面越软越好
  由于儿童骨骼、关节、韧带正处于发育时期,平衡稳定能力不强,鞋后帮如果太柔软,脚在鞋中得不到相应的支撑,会使脚左右摇摆,容易引起踝关节及韧带的损伤,还可能养成不良的走路姿势。   
如果鞋面(尤其是头部)太软,会难以抵抗硬物对脚趾的冲撞,加上宝宝走路有用脚踢东西玩的习惯,过软的鞋面既不结实,又不安全。
  如果鞋底太软,就不能起到支撑脚掌的作用,当脚穿鞋下踩时,脚心腰窝外侧就会着地,引起小趾及第五跖趾部位向外排挤,影响脚外侧纵弓的生长;同时软鞋底薄,无钩心,隔暑隔热效果差,没有减震效果,对跟骨震动大,孩子的脚踝容易受伤害。
  如果鞋头太软,当脚踢到硬物时,就容易挫伤脚趾。孩子的踝关节发育还不成熟,支撑的平衡性差,穿后帮柔软没有主跟的鞋,脚跟得不到相应的支撑,会使脚左右摇摆不定,很容易引起踝关节韧带的损伤;同时,还可能养成不佳的走路姿势。
  不过,脚背处的鞋面还是要柔软些,以利于脚部的弯折。后帮应硬挺、包脚,以减少脚在鞋内的活动空间。所以,学生鞋专家丘理女士不提倡孩子穿休闲鞋、布鞋、球鞋等没有主跟的鞋,而应该穿皮鞋。

  误区二:鞋底的弯曲度越大越好
  许多童鞋在鞋垫的脚心部位装有一块凸起的软垫,妈妈们一般认为它能托起足弓,令宝宝感觉舒适,并具有保健作用。其实,这种鞋比较适合成-年-人穿着,对于儿童来说,它却缩小了足弓的伸展空间,使正处于发育期的足弓肌肉得不到必要的锻炼,长此以往可能会令宝宝变成扁平足。童鞋鞋底要有适当的厚度和软硬度,但过软的鞋底不能支撑脚掌,易使宝宝产生疲劳感。其实,鞋的舒适感除了来自合适的软硬度外,还取决于的鞋底的弯折部位,很多童鞋的弯折部位在鞋的中部,即脚的腰窝处,这样容易伤害宝宝比较娇弱的足弓。科学的弯折部位应位于脚前掌的跖趾关节处,这样才与行走时脚的弯折部位相符。

  误区三:厚底鞋舒适防震
  在行走时,鞋随着脚部的运动需不断地弯曲,鞋底越厚,弯曲就越费力,尤其对于爱跑爱跳的宝宝来说,厚底鞋更容易引起脚的疲劳,并进而影响到膝关节及腰部的健康。另外,厚底鞋为了表现曲线美,往往加大后跟的高度,这会令整个脚部前冲,破坏脚的受力平衡,长期如此会影响宝宝脚部的关节结构,甚至导致脊椎生理曲线变形,严重者将使大脑、心脏、腹腔的正常发育受到影响。因此,儿童鞋适宜的鞋底厚度应为5毫米至10毫米,鞋跟高度应在6毫米至15毫米之间。

  误区四:款式新,越新潮越好
  鼓头鞋、厚底鞋、旅游鞋、高跟鞋、翘底鞋、休闲鞋……成入鞋的流行款式会很快波及童鞋,漂亮时髦是这类鞋的主打。国内某些厂家,违背“将最好的给儿童”这一道德及商业准则,牟利成为生产商的唯一驱动力,用边角料劣质材料做样子货,而普通妈妈极难以辨别。大多数路边鞋,造型设计粗糙幼稚,材料低劣,常有毛边、线头、掉漆掉色、异味等等质量问题,影响孩子脚和身体健康。在香港,幼儿园小孩有统一服装和鞋。鞋都是款式保守的皮鞋,只有黑红两色,标准、工艺及质量极佳。相反,国内幼儿园服装和鞋都五花八门,看看好看,细察起来,质量极差,给幼小的脚带来种种伤害。

  相关知识:儿童鞋的选择
  1、款式:0一5岁的幼儿应以穿高过踝部的靴式鞋为主。好处:可以根据脚的肥瘦、宽窄适当的调节围度,使鞋既不压脚面,又可轻托足弓,是比较好的选择。
  2、材质:鞋面以天然皮革、尤以软牛皮、羊皮最为适宜,好处:具有优良的透气性及吸汗功能,同时,皮革的可塑性能自动补偿不同脚型造成的差异,又能保持鞋的形状。鞋里衬尽量选择舒适、柔软的棉织品。 鞋底最好是选择回弹性好、减震性高、防滑和耐磨性能优良的材料,如热塑弹性橡胶底(俗称牛筋底),它能够吸收地面对跟骨及大脑的震荡及保持稳定。
  3、鞋身:头部硬一些的鞋可以减少硬物对脚趾的冲击。 鞋面(脚背部)应柔软、易弯折,它直接影响脚的疲劳。 后帮部若太软,不能支承脚踝,使脚失去稳定性,很容易引起踝关节及韧带的损伤,还会养成不佳的走路姿势。因此,需要选择后帮硬挺的鞋。鞋底最好有5——8毫米高度的鞋跟,它可起到保护足弓、维护平衡的作用。
  4、鞋号:中国鞋号是以脚长为基准的,号差为5MM,按其标准,如宝宝的脚长为130MM,既应穿13号鞋。但13号的鞋长,并不是13MM,而应有几则以上的放余量。既留出了脚在行走时的伸长空间,又放出了合理的生长量。
  5、鞋型:即鞋的肥瘦程度。中国人以二型脚居多。偏瘦或偏肥的脚,可选用一型半或二型半(市场上有小部分销售)。

最新内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