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国的青年,非常优秀,但是非常困惑;非常聪明,但是不够自信。他们是多年来第一代能够在平安的社会接受完整的教育的一代。他们有幸出生在拥有选择的时代,但是时代并没有传授给他们选择的智慧。
因此,中国青年的父母们,我们的责任重大!让我们努力吧,争取成为“最好的父母”。
聚焦 先和孩子做朋友 李开复
在你心里你的孩子可能永远长不大,但是很多孩子在15岁或更早的时候就愿意把自己当作大人来考虑,这时家长完全可以用成人的谈话方式和孩子讨论问题,而不再是完全的“家长”作风。
培养理智讲理的孩子
中国人总是把“听话”当作一个孩子的优点。但是我希望我的孩子不要只做听话的孩子,我要他们成为讲理的孩子。我对“规矩”的定律有四个:(1)定好规矩,但是首先把规矩的道理讲清楚,不是盲目地服从;(2)在规矩内孩子有完全的自由;(3)违背了规矩孩子将受到已知的惩罚;(4)规矩越少越好,才能做到启发的作用。
培养成功学习的孩子
在今天这应试的学习环境里,我们很难对课业成绩不在乎。但是,孩子在这环境里的压力很大,我们要尽量体谅他们。不要对孩子希望太高,更不要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一定要在孩子身上实现。太高的、不合理的期望都只会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和对不起父母的罪恶感。不要把成绩看太重,打好基础和真的理解远远比成绩重要。
尽量让你的期望合理化。如果看到不合理的或不可能的目标,孩子可能会根本放弃了。尽量把自己对孩子的要求转成对孩子的建议。尽量不要把孩子和别人比。
鼓励孩子为了学习而学习,不只是为了分数。鼓励孩子自己动手,而不是只要考试成绩好就可以了,要鼓励他马上用到学过的知识,让他知道学这些知识对生活是有用的,而不是为了考高分才学。最重要的是要启发孩子主动地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培养自主独立的孩子
在中国,父母对孩子的关爱特别深,生怕孩子受一点伤害。所以他们对孩子更多的是保护,放不开手脚。这样导致了孩子有很大的依赖性。也有些父母会帮助孩子设计人生规划,但是这通常会使很多人忽视了自己真正的兴趣和选择的能力。
但是,二十一世纪将是“自主选择”的世纪。“在这个世纪里,人将拥有更多的选择,他们必须积极地管理自己。”进入了社会后,孩子必须自己决定自己的行业,自己的老师,自己的老板,自己的公司……每一天面临的都是选择。一个孩子如果长大了还是只会背诵知识,听话被动,等着别人帮他作决定或做事情,那他进入社会就算不被欺负,也不会被重视。
如何培养独立自主选择的能力呢?我下面提出五个“要”和五个“不要”:
*要教孩子“自己想办法”的习惯;要把选择权给孩子,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多指导,少批评;要培养孩子的好奇心,不要什么都教他们,让他自己去试,失败也没关系;要信任孩子,信任比惩罚更能够激起责任心。
*不要用太多规矩限制孩子的自由,要让自己的孩子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不要惩罚失败,失败是让人进步的学习过程;不要说教,如果孩子相信了你的说教,他可能失去判断力,如果孩子不相信说教,他可能叛逆或不信任你;不要生活上凡事都包办代替,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不要过多地插手孩子的事务,剥夺孩子自己的选择权。
培养快乐感性的孩子
一个人的快乐和他是否能做他有兴趣的事是有相当大的关系的。根据美国对1500名商学院的学生长达20年的追踪研究发现:追逐兴趣并发掘自身潜力的人不但更快乐,而且更容易得到财富和名利的眷顾。即便他们不能从这件事中获取财富和名利,他们也会得到终生的快乐和幸福。
很多家长让孩子去学钢琴、练跳舞。我认为有一些嗜好是很好的,可以帮助全面发展孩子,但是要适量。有些学习是很苦的,所以我都会用“让孩子有选择”的方法和孩子约法三章。当我的两个孩子都对音乐表示兴趣时,我们对他们说:尽力学三个月,三个月后,他们如果尽了力,他们可以决定要不要再学。结果,他们对音乐都没有兴趣,但是一个画画有兴趣,一个对戏剧有兴趣。于是,我让他们朝他们的兴趣发展。
培养自信积极的孩子
成长在一个期望高,只有批评没有夸奖的环境的孩子很难得到自信。给孩子正面的回馈。让他知道你注意到了他做的每一件好的事情。自信是需要逐步培养的,所以你可以帮助孩子做一个长期的可衡量的计划。
做孩子的朋友
在你心里你的孩子可能永远长不大,但是很多孩子在15岁或更早的时候就愿意把自己当作大人来考虑,这时家长完全可以用成人的谈话方式和孩子讨论问题,而不再是完全的
“家长”作风。把孩子当作朋友,当他认为和你聊天没有“被惩罚的威胁”时,他才会无所不谈。
家庭应是素质教育的乐园
要治孩子“病”父母先“吃药” 华东交通大学母亲教育研究所 王东华
通过多年的家庭教育研究,笔者认为,提高青少年素质的最好办法,就是提高监护人的素质,就是提高父母的素质,将家庭变成最好的教育单位,让家庭承担起不可推卸的教育功能。
孩子成长的问题,虽然表现在孩子身上,但根子却在成年人身上,在父母身上,要治孩子“病”,父母先“吃药”……
另外,提高监护人素质的关键一步是提高母亲的素质。从大量的家庭教育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孩子的问题大多是由母亲造成的,母亲的问题大多是由父亲造成的,父亲的问题大多是由社会造成的。没有家庭的稳定就没有社会的稳定,没有家庭的健康也就没有社会的健康。
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母亲教育。第一个层面是要让母亲认识到其对教育孩子的重大责任,要让她学会调动起父亲的积极性,同心协力地培养出好孩子。第二个层面是要让父母,尤其是母亲认识到,没有父母素质的提高就没有孩子素质的提高,父母素质的提高是孩子素质提高的基础和前提。第三个层面是教育社会,全社会都应该为母亲的成长提供条件,让母亲成为全社会最受人尊重的人。
笔者认为,要从战略高度认识父母教育尤其是母亲教育的重要性。为此,笔者建议将一些相关问题统一到母亲教育这一中心上,如女童的受教育问题、女性维权问题、遏制毒品及艾滋病蔓延问题等,劳动部门要拿出专门的经费对下岗女工给予特别的教育培训,让这些母亲把工作下岗当成教育上岗的一个机会。
打开过度保护的“牢笼”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祁立刚
今天的孩子大多是在父母的过度保护下成长起来的。这种过度保护将严重干扰孩子身心的正常发展,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
首先,过度保护往往会造成孩子人格发展的严重缺陷,对家长产生过分的依赖心理,缺少自信心和独立性,优柔寡断;第二,独立生活能力差,通用知识面狭窄,操作能力低下,行为幼稚,起码的个人生活都难以料理;第三,社会适应困难,社交无能,大多存在沟通障碍,无法与他人协作甚至无法和睦相处,难以参与社会或群体生活;第四,自我意识偏激,情绪情感脆弱,极易产生负向情绪,陷进持久的焦虑苦闷和抑郁的心境中不能自拔;第五,极度自我中心,对他人缺乏关爱,缺乏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报复心较重,且易产生盲目的攻击性暴力行为;第六,性心理发育发展不成熟,由于对父母的过分依赖,使爱心固着在父母身上,其进入青年期和成年期后的两性交往和婚恋过程中,将会产生许多问题。
对于儿童自理能力的教育培养,早期教育特别重要,而家庭作为早期教育的主要环境就更为重要。儿童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导引与熏陶,将为其一生的成长与发展打下一个健康的、具有“可持续发展潜能”的基础;相反,若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缺乏良好家庭环境的支持,则极有可能受到阻滞、伤害,甚至埋下潜在的危险。在许多日常生活的小事中,家长的教养态度和方法对孩子的自理能力的发展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孩子总体发展和将来的成就。从现实生活大量事例来看,家庭教育功能性不良往往是造成儿童自理能力低下的主要因素。
儿童自理能力的培养问题,从个体与民族、国家的关系的角度来讲,关系到的不只是一个孩子、两个孩子,而是关系到整个下一代、关系到民族和国家未来的大事。
教育不能失去“幸福感” 山东曲阜师范大学 李钧
素质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施教者的“素质”,家长的修养尤其需要加强。
一个合格的家长必须时时自问:我想让孩子养成哪些素质?这些素质我自身是否具备?
一个合格的家长必须回答这样一个问题: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什么?回答这个问题前,你要注意以下事件:某国家级科研机构的博士后跳楼身亡,某知名高校的著名化学家吞剧毒自杀,原因是“压力大”或没能得到某院士衔;某调查称,中国人普遍缺乏“幸福感”,也就是说大多数人是“不幸福”的……
一个合格的家长要思考,这种从名人到百姓的“不幸”、“不幸福”,是否会使孩子对生命产生一种虚无感?假如孩子此时问你“活着是为什么?”你该如何回答?
一个合格的家长应当明白,如果只注重分数而不注重素质,那么孩子今天可能会考取高分或进入一所名校,但是你无法保证他将来的幸福。
一个合格的家长应该与学校和社会一起,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实为“幸福感教育”!教育如果失去了“幸福感”这个核心,都是失败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