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家长专区 > 健康成长 >

父母要多给孩子一些选择

作者:博学源 来源:网络 更新时间:01-05
你得选择一下

  1 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

  让孩子去确定某件事时,你可以告诉他说:你得选择一下。

  2 学会用这句话激励孩子:

  这个早晨家里乱成一团,可冬冬却兴奋极了。妈妈一面在能装得下冬冬的特大旅行袋里放着衣服,一面对跟在身后的冬冬说:“你得选择一下,是带这只绒布狗,还是带那只泰迪小熊?因为我们的包里只能装下你的一件玩具。”

  “你得选择一下”这个说法,冬冬已经不陌生了。虽然他只有三岁,一个星期前,他就在去海滨还是去外婆家过暑假的选择中决定了去外婆家。

  选择玩具是小事,但去哪儿度假可是大事,孩子能选择吗?当然!在他还不能清楚地用语言表达自己心愿的时候,他就开始了自己的选择——在许多伸出的手臂中,他只奔向妈妈;你把玩具堆在他的面前,他却不理不睬地爬向门口,告诉你“我想出去玩”。当他开始说话时,还经常会说“不”,选择与决定始终伴随着孩子的成长。遗憾的是我们却常常忽略了孩子的选择能力,越俎代庖。

  孩子在幼儿时期,做决定的能力培养有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让孩子做决定,使他们更有判断力和决断性。身为父母,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做决定而不是代替孩子做决定。

  在一个商场的店庆活动中,两个三四岁的孩子围着赠气球的大姐姐争吵,一个说:“我喜欢红色,这个红气球给我。”另一个说:“我不要白色,白色的不好看。”赠气球的女孩子问:“你不喜欢白色,那粉红色的好不好?”孩子点点头,拿着气球走了。

  变通一下就能化解纠纷,孩子之所以坚持,是以为没有选择,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给孩子多提供一些选择。当他慢慢成长起来后,“可以选择”这样的观念就会逐步形成。

  你可能有点儿担心,孩子的选择总是和你的意愿相反会不会使局面失控呢?当我们晚上问孩子“要先讲故事还是先洗澡”时,你知道大部分的孩子会怎么回答吗?他们大多会回答“洗澡”。科学家曾做过类似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人类的习惯总是顺着问题出现的先后,选择最近的一个答案回答。

  这个有趣的实验无疑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如果孩子面对的是两件事,不知该怎么办,而你已经确定他应该怎样做,不妨试着用这个方式诱导孩子做决定。但是,这一招对只有两三岁的幼儿有效,而对大一点儿的孩子就需要你帮助他对多个选择进行分析了。先让孩子说出自己选择的理由,然后你说出你不同的理由,最后推荐你们都可能接受的几种选择,说服孩子重新选择。

  你总是将意识强加于孩子吗?那可真是糟透了。因为,在一定范围内让孩子做主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关键。

  孩子能将玩具收进玩具柜,那就放手让他去做吧,你没必要指示他非要将小熊放在第一层架子上;他总喜欢将水彩笔放在桌面上,你不必每次都在他去幼儿园后,再替他放回抽屉。实际上,三岁左右的孩子就有“乱”的意识了,不要低估他的主动性。当然,你要有点儿耐性。

  孩子的问题是往往偏执于自己的第一个判断,别介意让他吃点儿苦头。

  不少的父母常用这样的话来压制或打消孩子的尝试选择——

  “淋了雨你会感冒!”

  “ 周六去登山?那太危险了!……”

  你一遍遍地苦口婆心,他却是一脸的不相信。孩子和成人一样,需要经过自己的尝试来获得经验。在你确定孩子可以承受时,给他决定权,让他尝试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即使孩子失败了,也不要过于指责,对孩子的尝试或是选择不要否定,只要对他讲明失败的原因,而不是说:“看,我早说了吧,都是你不听话。 ”

  三岁的孩子已开始对自己有了一些了解,越来越表现出他的个性,有了“自我意识”,会开始感到自己和母亲是两个个体。这时,父母应该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独立性,逐渐给孩子一些自主权。例如孩子的衣物虽然是父母买的,但物权是孩子的,可由孩子自由支配,它能使孩子感受到长辈对自己的厚爱。大人尊重孩子的权利,可以使孩子增强自豪感、责任感,自信心也会增强。让孩子决定自己今天穿什么,还能培养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父母可以多给孩子讲解一些穿衣常识,如要看天穿衣,衣物应该怎样搭配颜色才算协调,使孩子获得许多有用的生活常识。

  给孩子穿衣的选择权后,可能会出现这样的麻烦,孩子一定要穿一件与天气不合的衣服,劝也不听,这怎么办呢?首先家长应该明白,孩子有逆反心理,出现这种情况是正常的,他们有时是想弄清在一件事上到底能走多远。所以这时大人不要着急生气,可以给孩子耐心地讲清为什么不应该穿这件衣服,也让孩子讲出一定要穿这件衣服的理由,当理由可以接受时,父母也可以让步。所有这些都不奏效时也可按孩子的意愿穿,然后让老师、阿姨、邻居来指出孩子的错误。因为孩子很重视自己在外人眼中的形象,就会马上提出改正了。父母千万不要因一时的冲动责骂孩子或硬让孩子穿上他不愿穿的衣物。

  有这样一个故事——

  “强强,快点儿做你的作业。做完后,你可以到外边去玩一会儿,可以自己决定玩什么。”

  “好,妈妈,我马上就做完了。”七岁的强强回答着,然后继续做他的作业。不一会儿,他就完成了。“妈妈,我做完作业了。我想去滑旱冰板。”说着就要去换鞋。

  “滑旱冰板容易摔坏,现在又刚下完雨,你还是打会儿篮球吧!”

  “不会摔坏的,别人不是都在滑。”

  “你真想滑?不怕摔?”

  “是的,我想滑。”

  “算了吧,你会摔坏的,还是去打篮球的好。”妈妈想了想说。

  “不,妈妈,我要去滑旱冰板。”

  “行了,听妈妈的话,做个好孩子。去打篮球吧!”

  孩子没办法,他不能自由决定自己的喜好,只好听妈妈的话,去玩其它的游戏了。  

  开始时妈妈告诉强强,他可以决定玩什么,而最后却是妈妈替儿子做了决定,甚至与强强争执,直至他同意不滑旱冰板为止。在这件事情上,妈妈没有遵守自己的诺言让强强自己做选择。如果我们要教孩子做出聪明的选择,就该给他们机会。如果需要的话,还要给他们机会去犯错误,让他们从经验中学习,而不是从我们的说教中领会。强强把妈妈看成是大老板,她不让孩子选择自己的爱好,不让他以身实践学会保护自己而不受任何伤害,不让他懂得如何忍受痛苦,如何锻炼自己的毅力。这样的妈妈就是以老板身份出现的,而不是以辅导者的身份出现。另外,妈妈有言在先,允许强强自选游玩项目,而后又自食其言,削弱了孩子对妈妈的信任。

  当然,若想使孩子心情舒畅地去执行,一定要花点儿时间与他们谈一下为什么要这样做,不这样会有什么后果。如果孩子有疑问,欢迎他们提出,大人可以与他们讨论,直到双方达成共识。这样再贯彻起来就不是简单地施展权威,而是使孩子也参与制订的计划,也会减少孩子的反抗心理。

最新内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