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家长专区 > 健康成长 >

研究表明:情绪失调威胁青少年身心健康

作者:博学源 来源:网络 更新时间:01-05

  心理教授对青少年进行的心理调查结果表明,青少年中61%心理不良,55%适应不良,成为青少年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现。心理调查分10个项目:人际关系紧张、适应性(社会、生活、学习、娱乐、择业)不良、孤独感、情绪失调、焦虑、抑郁、敌对、偏执、心理不平衡感、强迫性倾向。其中抑郁和焦虑排在第3、4位。

  随着整个社会环境的竞争加剧,给青少年的情绪造成一定的紊乱和适应的无所适从外,学生的学习成绩,将来的择业就业环境则成为影响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情绪的主要原因。必须要改变目前的应试教育体制,加强素质教育,特别是要加强自我心理调节技能的传授。现在有的教材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结合起来。实际上,学生道德品质与心理健康素质是两回事。

  少年时期的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很有可能迁移到他的青年和中年时期。

  最近,对北京30多所学校、2万名中学生进行心理调查显示:有28%以上的人有心理问题,有中度心理问题的3.9%,而存在严重心理健康问题的0.1%。抑郁型精神障碍占有很大比例。

  (一)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

  青少年具有特殊的心理和生理特征。

  中学时代,年龄段: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一亿人口)这一年龄段是长身体,长知识,形成和确立自己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时期,可塑性大,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易于接受外界影响但判断鉴别能力较弱。

  这正是一个人从儿童时代向成人的过渡阶段:

  ⑴、生理方面:生理变化突出,身体成长速度快,能量代谢频繁,性的萌发和成熟。

  ⑵、心理方面:最突出的是:生理年龄,生理机能未达到成年,但心理认为已经长大了,似乎什么都知道,都懂了。产生各种心理矛盾:①由儿童时代依附型向独立自主型转变,依附与独立自主的矛盾。②物质欲望的增长与家庭经济不能满足的矛盾。③对未来的认知与现实社会认知脱节的矛盾。④初入社会,社会活动能量与认知水平的矛盾。⑤性的试探与道德要求的矛盾。⑥学习文化知识的繁重负担与文娱爱好空间的矛盾。
⑶、自我意识方面。

  青少年生理、心理方面的变化,引起了少年心理上的最主要的变化,就是成人感和自我意识的分化。表现在认识上:是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分析自己;表现在情感上:则是自尊、自信、有责任感和义务感;表现在意志上:是自我监督、自我约束和自我调节。认识自己,完善自己。产生了早日成为一名独立的社会成员的意愿和需要。在这个过程中的成人感,对自己往往估计过高,产生威望、独立和自主的需要;而成年人还是如以前一样表示这不行,那不懂,评价偏低。这常常容易使少年激动,不服,委屈,甚至产生抵触情绪。青年自我意识的分化,使他在少年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把自我分成几种不同的我。如:回忆中的我,现实中的我,理想中的我,幻想中的我,空想中的我……以前充满浪漫主义、梦幻色彩的我,在现实中并没有出现、自己将脚踏实地的回到现实中时,失落感随之而来。苦恼、焦虑、忧愁、消极、空虚甚至恐惧感也会接踵而来。

最新内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