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家长专区 > 健康成长 >

家长须知:应该如何为孩子"全心投入"?

作者:博学源 来源:网络 更新时间:01-05

前不久,英国广播公司网站发表的题为《中国是如何赢得教育竞赛的》报道称,中国在教育方面的表现(至少在上海和香港等城市)似乎跟其飞速的经济增长一样抢眼,超过了许多更为先进的国家。当经合组织去年发布其国际数学、科学和阅读测试———也就是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的结果时,许多人大感震惊。首次参加这一测试的上海在这3个科目中全都名列第一。与香港一起,在这场全球大排名中,超越了全球的主要教育体系。

英国记者据此对上海的教育投入与师资力量称道有加,同时也借香港一位教育专家之口,认为取得这个成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并不是所有的中国父母都是''虎妈''。但是,他们无疑都全心投入孩子的教育。”

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全心投入”,在上海乃至全国,其实早就是有目共睹、众所周知的现实,并无“奥秘”,无须“揭秘”。毋庸讳言,在学生知识水平测试的“全球大排名”中,上海能获得第一流的成绩,当然与家长的作用密不可分。然而,我们并无理由为海外舆论的赞扬沾沾自喜。眼下最需要的,倒是应该对普遍的流行的“全心投入”的内涵作一番理智的考量: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全心投入”?

即便以当代眼光看,鲁迅先生六七十年前的“家庭教育观”也富含科学性。他当年就提出:“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须用全副精神”,“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能淹没的力量。”无疑,鲁迅也主张要“全心投入”,即“须用全副精神”,“尽力的教育”,但是这种“全心投入”的目标,并非仅仅是知识,更是体力、道德、精神、力量。这,正是鲁迅“家庭教育观”的核心,是否也应该是当下为子女“全心投入”的父母们亟需点击与咀嚼的“关键词”?

为这个设问提供逻辑支撑的是冷酷的事实。就在今年国庆长假之后,亦即海外舆论再次盛赞上海“赢得教育竞赛”之际,这个城市里在4天内连续发生3起学生坠楼事件。据不完全统计,上海去年自杀死亡学生8人,比2009年增加2人。一项对徐汇区2778名中小学生心理咨询情况的调研显示,62.6%的学生感到学习压力较大,有22.8%的学生面临的困惑主要是人际沟通问题。而来自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的消息说,困扰青少年的比较普遍的问题就是厌学。一个学生向医生倾诉:“高三那年学习压力很大,就感觉情绪很低,有一次在摸底考的时候,就突然很不想做卷子,所以就把卷子给撕了。没有人能理解我,父母又逼着我去学习,想要我考个好大学,有时候就很想有自杀的冲动。”有专家分析认为,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之下,家长、学校、学生三方都有自己的苦衷和无奈。对家长来说,诸如“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之类的理念,鬼使神差般左右着其片面而严苛地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致使本该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孩子长期承受着高压。许多家长虽然对孩子充满着关爱,充满着希望,事实上对成绩的苛求却反而是害了孩子。在认知误区越陷越深的过程中,越是“全心投入”,就越是适得其反。甭说具有“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能淹没的力量”,恐怕尚未遇见“新潮流”,孩子们就可能“淹没”、毁灭了自己。

最近,在美国高校从事课程设计工作的专栏作家方柏林推出了他的被称作“美国教育''卧底者''手记”的新著《知识不是力量》。看这个书名,就觉得颇有些标新立异的“另类”气息。不是总说“知识就是力量”吗?为什么知识不是力量呢?作者这样解释道:“此书名为《知识不是力量》,目的不是要宣扬知识无用论,而是希望借此书名重新思考学习的本质。”依我看,在将学习成绩视作教育的顶级乃至单一检验标准的当下,倒是真需要来一个“矫枉过正”,倡导一下“知识不是惟一力量”的观念,让越来越多的家长明白,不是仅仅要夺“高分”,而是促进孩子智商、情商、体魄的全面发展,才是最有价值的“全心投入”,或者说投入产出比才是最高的。

最新内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