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在刚上学时也有写作业不专心的毛病,明明是快则半小时,慢则一小时就能完成的作业,他边写边玩非得拖两个多小时才做完,写作业时离开座位东串西走至少五六次。后来我们采取区别强化,言之必行的方法,效果不错。
1、如果孩子在写作业时,离座位次数能减到每小时3次之内,就允许他看电视,否则就禁止当天看动画片。为达到目的,我也放弃了孩子学习时的一切娱乐活动,不开电视,不听音乐,集中精力监督孩子。结果,第一个星期孩子哭哭啼啼,只有3天达到了标准,而经过我们三个星期的“监管”后,他就可以完全达到我们这个最低标准了。
2、等孩子能完全做到每小时离座位不超过3次的标准时,将标准调整提高。我根据孩子的耐受能力和适应情况,逐步地把标准提高到每小时离座位不超过2次、1次……,就这样,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孩子终于改掉了写作业拖拉的习惯。
3、坏习惯改掉后,还要加强监督,进行强化锻炼。这段时期,孩子最容易反复,稍有疏忽,就会功亏一篑,旧“病”复发。因此,要加强督促,在一定的时间内,对孩子进行“陪读”,使其良好的行为得到强化,真正形成习惯,不好的行为就不容易反复了。
对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运用区别强化的策略非常有效,这是心理学上经常使用的一种行为塑造策略,采用渐进方式对不良行为习惯进行改善,逐步要求孩子递减不良行为的发生次数。当然,这需要一定的耐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父母不能希望这些习惯在一夜之间就消除掉,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才能看见孩子的进步,才能坚持到底,最终得到预期的结果。(张秀丽、刘延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