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是指3~7岁这一时期的儿童,这是儿童正式进入学校前的一个时期,所以又称做学前期。幼儿教育是中小学基础教育的基础。如何使孩子在幼儿期得到健康发展呢?
首先要了解这一时期儿童的一般特征。进入幼儿期的孩子,由于身心各方面的发展,开始产生新的需要,渴望参加成-年-人的实践活动,特别是劳动和学习的需要。有条件的应把孩子送幼儿园,让其接受系统的正规的学前期教育。这一时期一般特征有:(1)儿童渴望独立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种新的需要与从事独立的经验及能力水平之间产生了重大矛盾,这是幼儿心理上的主要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活动形式就是游戏。(2)各种心理过程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抽象概括性和随意性只是刚刚开始发展。例如,花是好看的,果实是可以吃的,椅子是可以坐的,为儿童进入学校学习准备了重要条件。(3)从这时期起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
了解幼儿的一般特征之后,应做到以下几点:(1)家庭教育应把游戏作为幼儿的主导活动。随着幼儿年龄的增大,游戏的内容、形式、范围不断扩大,有的游戏需要与其他幼儿一起做,有的要家长陪着做,游戏水平不断提高,幼儿心理发展也得到促进。(2)幼儿的学习不是主导活动,但应重视幼儿的学习活动,从幼儿园的作业来进行,如讲故事、唱歌、跳舞、计算、美工等,既不同于婴儿时期的学习,又不同于学龄时的学习。(3)让幼儿做一些简单的力所能及的劳动。通过劳动,理解劳动的社会意义,使孩子初步掌握最简单的劳动技能和技巧,使孩子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培养孩子热爱劳动、克服困难的道德品质。(4)在幼儿游戏、学习、劳动进一步复杂化的基础上,在跟成-年-人交际的范围日益扩大的基础上,注意幼儿言语能力的培养和发展。(5)根据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更好地引导孩子从具体形象性向抽象概括性过渡,从而为孩子进入学校从事正规学习作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