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家长专区 > 健康成长 >

"郁闷墙"寄苦乐 学生心理问题浮出水面

作者:博学源 来源:网络 更新时间:01-05

西宁市某中学门前的一家奶茶店内,设立了一面学生用来发泄情绪的“郁闷墙”。在这面墙上,学生们密密麻麻地贴满了自己的“心事”,内容大多是关于难以承受学习压力而烦躁、苦闷。从这一现象可以看出,省城中小学生在面对压力时无处倾诉,如此日积月累,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将变得十分严峻。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建构与培养研究”课题组近日发布了一项调查显示,在北京市、河南省、重庆市、浙江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5个不同地区抽样选取了16472名中小学生中,小学生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和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占到了20.6%,初中生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和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占17.1%,高中生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和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17.3%。我省情况也不容乐观,记者近日就在西宁市某中学旁的一家珍珠奶茶店里发现了一面学生用来发泄情绪的“郁闷墙”,上面贴满了许多学生的“心事”。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省外不少中小学都已经开设了心理方面的课程。然而,由于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省城的中小学校至今没有真正的心理辅导教师,也没有心理辅导课,更没有学生发泄情绪、倾吐心声的场所。

  “郁闷墙”寄托苦乐

  随着升学压力的加大,中小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而这些中小学生大多不愿意把自己的心事告诉父母、老师,而是闷在心里,或是选择写日记、写纸条等的方式表达。

  记者在西宁市某中学旁奶茶店的“郁闷墙”上看到,这里既有学生留下的纸条,也有老师、家长留下的。学生留下的纸条上的内容多是有关于学习的,如“学习,考试;再学习,再考试。学校的生活难道就这样单调?我不想再过这样的生活了”,“怎么办,每一门考得都不好”,“有8个人比我考的好。我一定要超过他们”;还有一些纸条则表现出了对其他同学的不满情绪,如“某某某你太可恶了”,“某某某我恨死你了”等等;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涉及学生早恋问题的,如“我永远爱你”,“你要努力争取他”等等。老师和家长留下的纸条多是激励型的,希望学生们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其中也不乏口吻较为严厉的,如“如果你现在不学习,以后长大想学习都没机会。不信你试试!”

  记者采访了一名留纸条的女生,当问到她是否害怕别人尤其是老师通过纸条知道她的某些想法时,她说,她所用的都是假名字,现在同学们也都这样做,都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以表达内心的压抑。

  设立“郁闷墙”奶茶店老板说,她是受到学生的启发设“郁闷墙”的,最初只是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可是没想到竟然会吸引那么多的学生,每天学校上、下学时总会有许多学生到这里来,相当一部分是来留言的。

  中小学生也需要心理教育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引起了有关部门和高校的多方重视,高校纷纷设立了心理学课程,并开展多种活动以减小大学生的心理压力。然而,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却一直被社会所忽略。

  西宁市第七中学的李老师对记者说,现在省城的中小学校大部分没有心理老师,也没有心理指导课,有的学校有“悄悄话”信箱等设施,原本是希望学生能通过这种方法向自己的老师说说心里话,教师也可以凭此对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心理辅导,但许多学生或是害怕老师的批评,或是出于对学校的不信任,不愿意与老师沟通。“郁闷墙”的出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泄情绪的场所,可以缓解不良情绪带来的压力,调节他们的情绪,对他们的心理健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同时也应看到它的不足,如果利用不当会对学生产生误导。

  西宁市贾小庄小学的黄校长对记者说,他们也意识到了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巨大作用,但苦于没有专业的心理教师。目前,学校也只能通过邀请专家讲课或上《思想品德》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学校也非常希望能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即使没有专职的,聘请客座教师在西宁市各区的学校间轮流上课也行。

  多方引导缓解压力

  对于目前省城中小学生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记者采访了青海省第三人民医院心理科的刘桂兰大夫。刘桂兰大夫说,现在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任性且缺乏宽容。他们面对较大的心理压力缺乏有效的排解方式,即使是在“郁闷墙”上发泄也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对于小学生而言,有时候可以通过这些简单的方式宣泄,达到较为良好的效果,但对于中学生,就不会很理想了,因为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在快速发展,他们不一定会把心里话写到纸上到处粘贴,写出来贴在墙上只是出于一种表现欲望,而真正的心里话他们更希望对好友倾诉。

  刘大夫说,对于从中反映出来的早恋问题,大众应该正确认识,不应称其为早恋,男女生走得比较近,只是关系比一般人好。男女学生喜欢打扮自己,喜欢接触异性,是他们进入青春期后生理上的一种发展趋势,家长和老师要对他们采取“引导为主,正确对待”的态度。如果处理不当,会起反作用,会伤到孩子的自尊心,影响个性的发展和人际关系。

  最后刘大夫还说,教育孩子不是学校单方面的责任,家庭与社会更应该参与其中。

最新内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