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家长专区 > 健康成长 >

在感受中纠正

作者:博学源 来源:网络 更新时间:01-05
张亚凌(陕西)

对幼儿的某些不良行为,可以在特定的环境中让孩子感受行为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明辨是非,自觉地进行纠正。

比如,东东今年4岁了,是个很可爱的小男孩。一天,他妈妈发觉他从晨晨家回来时,裤兜鼓鼓的。通过细心的诱导,孩子自己从口袋里掏出来1辆漂亮的玩具小汽车。这时妈妈脑子里冒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偷”,但她却没有给孩子戴上“偷”的帽子并训斥他,而是和颜悦色地说:“东东,你很喜欢这辆小汽车?是晨晨送给你的?”

“我自己拿的,晨晨也喜欢,不会送给我的。”

孩子也许还不知道这种行为的不当之处,只是因为自己太喜欢了,又知道别人一定不给他,就自己悄悄“拿”了回来。冬冬妈妈耐心地给冬冬讲,不经别人同意不能拿人家的东西,应该送回去。冬冬不听,只是紧紧地抱着小汽车,像是怕它飞走似的。

第3天中午,冬冬一打开玩具箱就嚷嚷开了,原来是他最喜欢的“冲锋枪”不见了。冬冬妈妈显得很意外,像是想了半天才记起似的:“早上家里来了个小朋友,他太喜欢那支枪了,可能离开时拿走了。”在冬冬伤心地哭过闹过后,冬冬妈妈再次提起那辆漂亮的小汽车,提到晨晨发现小汽车不见了时的心情。

就这样,冬冬妈妈以“遗失”玩具冲锋枪为契机,让孩子体验了自己错误行为给别人带来的不愉快,从实际上接受了“己所不欲,勿施以人”的道理。冬冬送还了小汽车,以后,再也没有随意拿别人的东西了。

我的小儿子小笃行已经3岁了,什么事都只想着自己,从不让来我家串门的小伙伴分享他的玩具或食品。为此,我讲了许多道理,都无济于事。

我决定带他去访友串门,让他在感受同龄孩子的良好行为的同时自觉地认识并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在方方很热情大方地把自己心爱的玩具塞给小笃行玩时,我开了口:“方方真是个好孩子,知道把自己的玩具让给笃行玩。”边表扬还边亲热地摸摸方方的小脑袋:“这样的孩子,大家都喜欢。”小笃行呢,一声不吭,只是看着方方,勉强玩了一会儿,就拉着我要回家。在另一家孩子分给小笃行一大块巧克力时,我也同样表扬了这位小朋友。小笃行不止一次地看到同龄伙伴的友善行为和成人对这些行为的肯定,由此引发了自觉模仿的情感倾向。

一天,小笃行终于开口了:“妈,我也想让小朋友来咱家玩。”还怕我不同意似的又补充了一句:“我也会把东西分给他们的。”从此后,儿子的确变了,对小朋友慷慨多了,在家里也不再霸道了。

我的好话说了几火车,倒不及他的同龄人的“现身教育”!

最新内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