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家长专区 > 健康成长 >

中学生成长的心理需要

作者:博学源 来源:网络 更新时间:01-05
中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青春期,是学生的基本行为习惯、性格、意志和品质形成的最关键阶段,国外有学者比喻这一阶段是“骚动、矛盾、动荡、暴风雨式的时期”。作为教育者,当教书育人,育其心智,育其才德。
对青少年要靠心灵感染,靠深入学生内心世界,引起他们情感的共鸣,适时地给学生日后登高攀远补充心灵钙质。总而言之,学生成长的需要就是教育者的第一需要。

一、学生成长需要——学会学习
根据初中生学习需要和自身的特点,应该对学生进行学会运用学习策略、学会管理学习时间、学会自我调控学习行为等训练。

1、 学会运用“计划和优化学习过程”学习策略

第一步,将学习过程四环节及要求简单表述:
(1)课前预习———持之以恒;
(2)课堂学习———专心致志;
(3)巩固复习———及时经常;
(4)作业练习———认真仔细。
这四个环节构成了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小循环,一个小循环就是一个周期。如果学生能够按照这个周期来学习,就能使知识被理解、消化、掌握、运用,并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第二步,通过自我测试的方式,了解自己掌握四环节的情况。

第三步,指导学生明确四环节学习习惯的要求,了解每种学习习惯的行动目标:
1)预习习惯。选择方法,巧排时间,通读教材,把握复习,找出重点,提出疑问,做好记录,适当练习;
2)听课习惯。迅速准备,目标准确,专心听讲,跟踪思路,积极思考,敢于提问,要点记录,总结消化;
3)复习习惯。及时抓紧,系统回顾,追踪记忆,讲究方法,先密后疏,巩固理解,把握关键,查漏补缺;
4)作业习惯。及时复习,准备充分,任务明确,按部就班,排除干扰,解题讲究,整洁规范,认真检查。学生明确了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行动目标后,最困难的是要将目标转化为行动,教会学生如何合理设定学习时间表。

2、 学会运筹学习时间
1959年8月24日革命前辈董必武专门为中学生写了一首“惜时诗”:“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古曰‘此日足可惜’,吾辈更应惜秒阴。”它告诫中学生,中学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是很有限的,应加以充分利用,促使自己成才。
珍惜时间、运筹时间要把握“三要素”。
第一要素是善于安排时间:即一要学会利用精力最好的时间来干最重要的事,二要学会安排什么时间最适合做什么事;
第二要素是学会制订学习计划:即一计划要符合实际,二计划要时间安排清晰,三计划要目标明确;第三要素是做到当日事当日毕:即一要制定周计划表,每天自省一遍,二要设定每项学习任务的完成时间,并限定自己如期结束,三要专心致志,在指定时间内有效学习,四要留有时间余地,给自己以机动。

学生每半天做一次时间规划,上午、中午、下午、晚上分开安排;其次,一段时间(一天、或一周)后要做时间反思,自问时间的运用是否得当、有价值。尤其是在经常拖延或觉得不起劲时,更要好好反省时间管理上出了什么问题,如太忙、太累、多管闲事、贪心、与人不合、身体不适……一定要彻底解决,从根治起。
总之,要训练学生成为有时间观念的人,做到准时、专注。

3、 学会自我调控
学习行为对于学生来说,制定并执行学习计划是学习过程中学会自我调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有些学生经常踌躇满志地订计划,不到两天,就把计划抛到九霄云外,过几天意识到了自己的放纵,又重新开始订计划,再坚持两天,又把计划抛到脑后。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把计划一直坚持下去,直到目标的实现呢?问题的关键就是增强学生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即自控力。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把弱的自控力分为两种形式:其一是对于应该做的事情,或者已经计划好要做的事情,总是不能启动,或者启动了很短的一段时间就放弃了,这时需要的就是坚持良好行为的自控力;另一种是自己感觉不应该做的事情,或者对自己无意义的事情,如一味的上网、游戏等,却总是放不下一直地做,这时候需要提高的是使行为消止的自控力。帮助学生坚持良好的行为,阻止不该发生的错误行为,提高学生的自控力。
第一、寻找榜样,体验紧迫感。我们要求每一个学生在周围的同学中找一个榜样,寻找他在学习中的表现能对你形成压力的感觉,而你在体验不如人家的焦虑中,采取不断靠近他的行动,形成一种积极的驱动力。
第二,宏伟目标的制定。体验了焦虑,就要制定目标,这个目标不管多宏伟都没有关系。比如,制订初三中考目标:语文780分、数学700分、英语772分、历史与社会790分、科学710分,总分达830分以上。这就是促使你锲而不舍的动力。
第三,近期目标和计划制定。小步伐前进,体验成功感,促进自我效能。我们要求每个学生制定一个目标计划,具体解决一个自己想要尽快解决的问题。这个计划一定要尽量详细,尽量充实,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第四,积极暗示。相信自己有能力做,感觉是在进行一场自己的自控力与自己的惰性之间的斗争。当惰性袭来时,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跨出第一步”,自控力就会得到增强,惰性自然就会减少。
第五,寻找合作伙伴,相互监督。一旦伙伴中有一个想偷懒,另一个可以提醒,这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合作伙伴的效用。
第六,远离有利于使自己放弃目标的伙伴,比如电脑、电视、VCD以及床铺、零食、聊天等。

二、学生成长需要——学会做人
步入初中阶段的学生,在成长中不同程度地都有烦恼,集中体现为渴望独立与现实依赖、心理闭锁与求得理解、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三大心理矛盾,于是,帮助学生化解心理矛盾,完成一个由克服“成长烦恼”到“自我觉醒”的成熟过程,就是我们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的过程,此过程也基本是在“交流本”中实现的。
1、 让学生充满自信心
一个人能相信自己的能力,对自己充满信心,也就能坦坦荡荡面对人生,以自己的内在力量应付外界的压力、自身的烦恼了。不过,自信不是自大,不是自傲,更不是空想,它是建立在勤奋学习和反复实践基础之上的。在训导学生建立自信心时,要求学生反复实践以下各法:
(1)成功体验法。在“交流本”上,有一个“今日闪光点”栏目,学生每天在此栏里记下一件对自己来说可以增强自信的事,这件事不一定“意义”很大,只要是对你自己算是成功,有所突破就行。“今日闪光点”栏目相当于学生的“成功簿”,它将学生每日的积极努力都积累起来并具体显现化,使学生不断看到自己的“阶段性成果”,从而增加自信。平时某些行动看起来“意义不大”,然而一旦它有了成功的结果,就可能裂变出一个更大的动机和更强有力的行动来。可以想象,一旦你坚持认真记录自己的“今日闪光点”,你一定会以实际行动去设法充实它,让它成为积累驾驭人生的“成绩记录”,成功脚印清晰可见。
(2)标语立志法。经常可以在学校、教室里看到各种各样的校训、班训,这对学生是一种激励、鼓舞信心的有效方法。我们要求每个学生在“交流本”第一页除了写上醒目的座右铭外,每天学生还要读懂“今日诵读”栏目里的内容。有的学生借助这些栏目改掉了一些不良习惯。比如阳阳从小学起就养成了上课讲话的坏习惯,他想改但总是改不掉。自从给自己定了“一天进一步”的座右铭后,他力争每天进步一点,慢慢的坏习惯被克服了,自己也感觉开心了。
(3)阅读传记法。一般缺乏自信者开始怯于与人交往,通过阅读,与历史或现实中生活的伟人、名人、英雄“交流”,从别人的思想中获得自信心,获得做一个成功者的自信力。有人说,读一本好书有如与一位好人进行一次有意义的谈话。因此,阅读传记法不失为提高自信心的一种好方法。在使用此法时,我们要求学生:一要养成阅读优秀传记作品的习惯;二要坚持做读书笔记,将重要的心灵感悟立即记录下来,并付诸行动。
(4)快步行走法。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姿势和行为其实就是心智活动的结果。一个低头弓背、无精打采、走路缓慢的人,一看就知道缺乏自信。不妨抬头挺胸,将走路的速度加快25%,这样无形之中会提高自信。因此,我们要求学生做一个加快步子的计划,在每天往返的上学路上,训练自己把脚步每天加快一点,既增强自信,又克服了以往边走边玩的不良习惯。
2、学做情绪的主人
处于多风多雨时节的少男少女,经常会经历情绪波动或感情骚动。其实,“情绪本身不是问题,如何处理情绪才是问题”。学生在受挫折后,情绪变化是正常的,我们要做的不是让他们不产生情绪,而是教给他们如何疏导不适的情绪。教给学生缓解和处理各种情绪的方法,就是提高学生情绪智能的有效途径。
第一,学会制作情绪“蛋糕”。首先,将自己近一周的情绪感受进行分类,在每类下边注明它占据了自己近一周里的多少时间;然后切出一个情绪“蛋糕”,明确表示出一周情绪情况;接着学生对自己情绪变化进行分析,哪一类情绪在本周内占主导地位,及时进行调节。
第二,学会自我调控情绪。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疏导学生情绪的办法有两类:一类是通过“拓宽胸怀”、“增强适应能力”、“转换心情”、“请人疏导”、“自知之明”、“助人为乐”等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保持乐观心态,“做自己情绪的主宰”,从而对情绪实施有效调节;二类是结合如何“控制无益的愤怒”、“摆脱徒劳的忧虑”、“消除无谓的懊悔”、“驱散嫉妒的阴云”等出现的情绪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寻找消极情绪产生的缘由以及危害,及时予以消释或克服。
在实践中,我们总结出常用的方法有十条,并编成“顺口溜”便于学生记忆,它们是:强制压抑、转移回避、合理宣泄、幽默解嘲、自我安慰、理解宽容、激励进取、调整目标、改变认识、助人奉献。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情绪调节的关键是主动及时,只有立即行动起来,你才会发现自己完全可以把握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

最新内容

推荐内容